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在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状态以及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使用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提升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联合达格列净对机体糖脂指标、内脏脂肪、慢性炎症刺激的调节效应。方法 选择单纯二甲双胍效果不佳肥胖/超重型T2DM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比较2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水平、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lc、2hPG、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INS、HOMA-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T2DM经饮食加运动加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0.25g,餐中服,每日3次,盐酸吡格列酮15mg,每日1次;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g,餐中服,每日3次;两组均联合格列喹酮,初始量15mg,餐前30min口服,每日3次,根据血糖调整剂量,观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PG和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及格列喹酮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均较用药前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FIns、2hIns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格列喹酮日用量为(93.8±32.9)mg,对照组为(116.7±41.0)m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能显著降低血糖、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磺脲类药物用量,副作用少,早期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迮建成 《吉林医学》2015,(3):408-40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稍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低于吡格列酮,两药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在降IR方面,二甲双胍低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7.
高雅  潘天荣 《安徽医学》2017,38(9):1133-113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安徽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符合入选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被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6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FPG、餐后2 hPG与HbA1c明显降低,HOMA-IR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6周后观察组BM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BMI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沙格列汀不增加体质量且不良反应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②方法对因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血糖效果不佳,改为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入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组和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治疗组,治疗观察12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体重和HbAlc、胰岛素用量及发生低血糖情况.③结果观察结束时,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组和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组其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单纯胰岛素纽(P〈0.01,P〈0.05)。分别比胰岛素组减少24%和18%;HbAlc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亦低于胰岛素纽(P〈0.05),但各组间体重无差异(P〉0.05)。④结论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或联用吡格列酮均可以节省胰岛素用量,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糖,减少低血糖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和心功能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老年T2DM应用二甲双胍者117例,分为达格列净组和阿卡波糖组,比较两组糖代谢、心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达格列净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改善,阿卡波糖组餐后2h血糖(2hPG)、胰岛β细胞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降低,C肽较治疗前升高。在心功能方面,达格列净组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提高,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达格列净组改善程度大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2DM应用达格列净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均能改善糖代谢,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能带来更多的心功能获益。  相似文献   

10.
徐春  胡晓丹 《当代医学》2022,28(4):76-78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应用两种不同胰岛素增敏剂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n=45)和吡格列酮组(n=45)。二甲双胍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吡格列酮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MI、HOMA-IR、FINS和FBG等糖代谢水平,FSH、LH、E2、T和LH/FSH等内分泌代谢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BMI、HOMA-IR、FINS和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吡格列酮组HOMA-IR和FIN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HOMA-IR、FINS和FB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吡格列酮组HOMA-IR和FINS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和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FSH、LH、E2、T和LH/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13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程6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D)、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肝酶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症状、体征、肝脏B超和cT表现.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酸(AST)、谷草转氨酶(ALT)、r-谷氨酞转移酶(GGT)、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NF-α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组与吡格列酮治疗组疗效相近,合并应用二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对NAFLD的治疗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吡格列酮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治疗,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餐后2 h胰岛素(postprandial insulin, P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function, 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 HOMA-IR)、血脂水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FINS、PINS、HOMA-β、HOMA-IR、血脂、BMI均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A1c、HOMA-IR、血脂及BMI均低于吡格列酮组,FINS、PINS、HOMA-β均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的疗法均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与吡格列酮相比,西格列汀对血糖、血脂的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经过3个月治疗以后,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HbAlc、FINS、HOMA-IR及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HbAlc、FINS、HOMA-IR及TC、TG、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疗效方面,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用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且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二甲双胍无效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接受吡格列酮治疗,研究组接受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体脂分布、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不良反应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后2h胰岛素(PINS)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且研究组FINS和PINS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内脂肪百分比指标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FA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PPARγ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研究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他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P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8例NAFLD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12例)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B组,26例),观察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酶学、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以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转氨酶均下降,B组转氨酶复常率高于A组(75%对56%,P<0.05);体重指数(BMI)在A组从26.0±3.4降至3个月的24.8±3.3和6个月的24.3±3.1(P<0.05),B组从26.5±3.3至25.4±2.5和25.0±2.3(P<0.05);腰围在观察期间2组均下降(幅度2cm至4cm);6个月治疗后空腹、糖耐量试验2h(OGTT-2h)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脂浓度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B组高于A组(P<0.05);代表胰岛素抵抗的指标HOMA-IR在2组均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NAFLD患者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肝酶学的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钠加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组(A组),二甲双胍加格列美脲(对照组B组),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BMI、BP、 HbAlc、FPG、2hPG、FIns 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 两组与治疗前比较HbAlc、FPG、2hPG、FIns 、HOMA-IR 、I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 BP、 HbAlc、FPG、2hPG、Fins、HOMA-IR、IA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为下肢及颜面水肿,发生率为7.02%.结论 罗格列酮钠能显著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具有一定程度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利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吡格列酮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l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餐后血糖、HbAl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DM)的疗效。方法60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30例)和二甲双胍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罗格列酮组与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1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显著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吡格列酮组RBP-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二甲双胍组RBP-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的RBP-4、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BMI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 对于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吡格列酮在降低脂肪炎症因子RBP-4、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