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一大热点,已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常见的ICPis有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传统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有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 然而多数患者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 寡进展是获得性耐药的主要进展模式之一。因此, 进一步认识免疫治疗耐药后寡进展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免疫治疗出现寡进展之后的治疗进行系统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逐渐成为晚期肿瘤的一二线治疗方案,通过下调T细胞的抑制功能发挥作用,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虽然免疫系统的激活是ICIs治疗的基础,但它也是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背后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内科治疗主要包括靶向基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然而对于靶向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临床获益有限,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ropm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抑制剂在某些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检索目前PCSK9与NSCLC的相关研究可发现PCSK9在肺癌细胞的迁移、凋亡及化学耐药中均发挥调节作用。抑制PCSK9或可成为治疗NSCLC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最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之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利用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有效的抗肿瘤效应。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不良反应、超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老年NSCLC免疫治疗策...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越来越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我国获批肺癌适应症上市,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免疫治疗给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带来极大生存获益的同时,也伴有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Es,irAEs)的发生,如免疫相关性肺炎、皮肤毒性、消化道毒性等[1]。其中,皮肤系统毒性是ICIs最常见的irAE之一[2]。虽然irAEs的总体发生率比较低,但也可导致严重后果,其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发生时有报道[2]。RCCEP是一种常见发生于皮肤的irAE[3-4],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多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病理学特征,临床研究中,RCCEP的发生率为77.6%[5]。而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关于RCCEP的临床干预相关...  相似文献   

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PIs)的出现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类分子通过阻断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抗原4 ( 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或其配体( PD-L1)来调节抑制性免疫应答.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immune-rel...  相似文献   

8.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其一线治疗的适应证也在逐步获批,肺癌免疫治疗正向着早期新辅助治疗方向推进.在免疫单药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免疫联合放疗、化疗及双免疫治疗使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提高,强强联合是肺癌治疗的大势所趋.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疗效显著,并向小细胞肺癌领域扩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肺癌免疫治疗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筛选肺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如何优化免疫治疗的方案,如何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如何克服免疫治疗的耐药,以及如何监测管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在临床研究或审批中,肺癌免疫治疗将会给我国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相似文献   

9.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抗体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家族中的明星成员,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而与之相关的心血管损伤事件也不再少见,现已成为肿瘤心脏病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抗体等所带来的心血管损伤进行综述,介绍其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肿瘤免疫治疗进展,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有可能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诱导持久反应,但因其作用机制,可导致不同于其他癌症疗法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常见的irAEs包括皮肤毒性、结肠炎、肝炎、内分泌不良反应、肺炎、风湿病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免疫调节疗法极大地改善了晚期肿瘤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成为最具前景的新型癌症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疗效卓越和方法创新,在201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较成功的领域和研究的热点,并摘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  相似文献   

12.
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预后不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90%,NSCLC一般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3种类型,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往往相似,晚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约为13%[1]。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多项研究显示免疫联合治疗为各种类型的晚期NSCLC患者可带来显著的临床疗效[2],为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提高带来新的转机。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为主的检查点抑制剂是晚期NSCLC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预后不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90%,NSCLC一般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3种类型,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往往相似,晚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约为13%[1]。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多项研究显示免疫联合治疗为各种类型的晚期NSCLC患者可带来显著的临床疗效[2],为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提高带来新的转机。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为主的检查点抑制剂是晚期NSCLC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使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全身和系统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是针对转移性或复发性病变。然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ICIs低应答率只能使约1/3的肿瘤患者获益,并且伴随着许多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发生。因此,寻找高效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适合治疗的群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检查点治疗效果,成为了当前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微卫星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smatch repair defects, MSI-H/dMMR)、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等潜在的免疫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在消化道肿廇中的研究进展逐一展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免疫疗法和筛选合适的治疗群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继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之后,免疫治疗是肿瘤领域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是癌症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希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增强肿瘤免疫的同时,也加强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机体正常的免疫稳态被破坏,出现免疫相关副反应( immune-r...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及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疗效,但客观缓解率较低,其疗效暂不明确。目前有效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标志物一直没有定论。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肿瘤突变负荷(TMB)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及免疫疗效呈正相关,可用于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但TMB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文综述了TMB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目前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率。与化疗相比,对于肿瘤细胞表面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抗PD-1/PD-L1治疗后生存期显著延长且不良反应较少。抗CTLA-4药物单药治疗效果有限,通常与PD-1/PD-L1药物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另外一些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依吉利单抗、替拉戈鲁单抗等在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未来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或许能提供帮助。对ICI在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免疫治疗的发展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进行展望,可以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s, ICIs)是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的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阻断上述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强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通过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有效的抗肿瘤作用。抗PD-1抗体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治疗的≥65岁晚期无驱动基因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获益,但晚期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未从治疗中获益;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增加。与单纯化疗对比,抗PD-1抗体Nivolumab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未获益。抗PD-L1抗体Atezolizumab联合化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单纯化疗明显增加。抗PD-1抗体Nivolumab和CTLA-4抑制剂Ipilimumab双免疫治疗的PD-L1表达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获益,但>75岁的患者并未获益,且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明显增加。抗PD-L1抗体Durvalumab与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双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获益,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活化T细胞,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日益引起各科临床医师的重视。其中,ICIs诱发的免疫相关肝毒性(immune-mediated hepatotoxicity,IMH)甚至可导致肝衰竭或死亡,其发生率有逐渐升高趋势。本文针对IMH的发生、可能机制、病理以及诊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