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Wnt信号通路关键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血清IL-21、血清DKK-1、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TJC、SJC、WOMAC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血清IL-21、DKK-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便秘、失眠、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RA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的骨保护机制。方法:将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侧肾俞、足三里及阿是穴艾灸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生化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LTB4、IL-17、TNF-α、MMP-9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和血清中RF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CRP、ESR、LTB4、IL-17、TNF-α、MMP-9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中医症候、休息痛、晨僵时间、握力、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的改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ESR、CRP、RF、PL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方对RA疗效显著,能降低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配合抗风湿病联盟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参照欧洲抗风湿病联盟2013年更新的用药指南制定用药方案:甲氨蝶呤片7.5 mg口服,每周1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0 mg口服,每天2次;硫酸羟氯喹片20 mg口服,每天2次;美洛昔康片15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法治疗,使用点燃的壮医药艾在病变关节附近施行温和灸,探寻热敏点,然后进行壮医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均2周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手握力、晨僵时间、28个关节肿胀关节个数(SJC 28)、28个关节压痛关节个数(TJC 28)、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患者对自身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tGA)、医生对患者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hGA),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最终163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观察组81例,对照组82例。两组治疗4周后双手握力、晨僵时间、SJC 28、TJC 28、PtGA、PhGA、DAS 28及RF、A-CCP、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SJC 28、TJC 28、PtGA、PhGA、DAS 28评分及CRP、ES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RF、ACCP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69/81),高于对照组的70.73%(58/82,P0.05)。结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乌红藤酒熏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10 mg口服,每周1次,来氟米特10 mg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二乌红藤酒熏蒸治疗,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4/25),对照组为88%(22/2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关节压痛数(TJC28)、关节肿胀数(SJC28)、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类风湿因子(RF)水平、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水平、28个关节超声滑膜增厚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SJC28、TJC28、晨僵时间、VAS评分、DAS28评分、ESR、CRP水平、28个关节超声滑膜增厚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但2组RF、抗CCP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出现1例肝功能异常,于试验结束时恢复正常。结论二乌红藤酒熏蒸治疗可明显改善寒湿痹阻型RA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元市中医院风湿疼痛科中药口服+中药熏蒸为主治疗的RA病例40例及中药口服为主治疗的RA病例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关节肿胀数(SJC 28)、关节压痛数(TJC 28)、患者对疼痛VAS评分、HAQ量表评分及ESR、RF、CR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SJC 28)、关节压痛数(TJC 28)、患者对疼痛VAS评分、HAQ量表评分及ESR、RF、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SJC 28、TJC 28、VAS、HAQ及ESR、RF、CRP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口服配合中药局部熏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快速缓解R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CRP、ESR、RF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及深入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藤莓汤(Tengmei Decoction, TMD)联合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DMARDs)治疗中/高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98例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97例,口服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治疗组101例,口服TMD、MTX、LEF联合治疗,干预时间12周。观察治疗前后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RA活动度、28个关节压痛数(TJC28)、28个关节肿胀数(SJC28)、患者对疾病的整体评估(PGA),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RP、PLT情况,同时观察WBC、ALT、AST、BUN、SCr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TJC28、SJC28、PGA降低(P<0.01),对照组CRP、ESR、RF以及治疗组CRP、ESR、RF、PLT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DAS28、TJC28、SJC28、PGA、CRP及ESR水平降低(P<0.05, 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高疾病活动度者比例降低,临床缓解及低疾病活动度者比例升高,两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8,P=0.02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7% (3/101)]较对照组低[9.28% (9/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D联合cDMARDs改善中/高活动度RA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cDMARDs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6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另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 DAS-28)评分、关节功能[晨僵时间、28个关节肿胀数(28-swollen joint count, SJC28)、28个关节压痛数(28-tender joint count, TJC28)及双手握力]、炎性细胞因子CRP、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ti-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水平、血液流变学[ESR、D-二聚体(D-...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9例活动性风寒湿痹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口服、每周1次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蠲痹颗粒,每次15 g,冲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次60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疗效、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关节肿胀数(SJC28)、关节压痛数(TJC28),进行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身病情总体评价(PGA)、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总体评价(MDGA),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DAS28、CDAI、SDAI、SJC28、TJC28、患者疼痛评分、PGA、MDGA、ESR、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在改善DAS28、CDAI、SDAI、SJC28、TJC28、疼痛评分、PGA、MDG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RA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颗粒治疗(45g/d);对照组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120mg/d)。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与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JC28、SJC28、疼痛VAS评分、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ESR、PGA、MDGA及DAS28、CDAI、SDAI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蠲痹颗粒是治疗RA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电磁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处于炎症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电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目(TJC)及指数、肿胀关节数目(SJC)及指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项目进行观察与记录,并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压痛关节数目及指数、肿胀关节数目及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压痛关节数目及指数、肿胀关节数目及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及CR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及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效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87.5%,对照组分别为34.3%和74.3%。两组显效进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电磁疗法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其在缓解关节压痛和肿胀方面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电针加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对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证候改善、局部关节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68例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西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甲氨蝶呤及来氟米特,电针加西药组电针双侧肝俞、肾俞、悬钟、足三里、太冲、合谷,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压痛数评价,患者和医生对疾病活动性进行整体评价,进行健康评估量表、中医证候评分、28个关节活动指数(DAS 28)、ACR 20达到的人数比较,治疗前后对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结果:电针加西药组与西药组在治疗后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压痛数、血清CRP含量、患者和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及健康评估问卷、DAS 28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P0.01),西药组ES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电针加西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电针加西药组在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和压痛数、中医证候评分、健康评估问卷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电针加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90%(30/33),优于西药组的66.67%(22/33,P0.05)。结论:电针对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改善整体肝肾阴虚证候及局部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电针配合西药治疗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吕建敏  刘广宇  赵海河  林文涛 《陕西中医》2022,(11):1613-1616,1620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平衡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Th17、Treg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及其磷酸化翼状头转录因子P3(p-Foxp3)表达水平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RA病情评价量表(DAS28)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明显较低,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Treg、Foxp3、p-Foxp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Th17/Treg、Th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临床体征及症状,通过对Th17细胞和Treg细胞含量进行调节,改善免疫功能,并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HCQ)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以MTX联合HCQ治疗RA患者12周的完整病史,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肾气虚寒证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S28)。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5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均减少,RF、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RF、ESR等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肾气虚寒证组(P0.05),5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HCQ治疗中医RA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虚寒证组。  相似文献   

15.
温伟强  黄胜光  谭宁  朱辉军 《中医杂志》2012,53(14):1219-1222
目的 筛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的有效方剂. 方法 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用归脾汤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综合及疾病疗效,进行RA主要症状体征及贫血症状评分,同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及健康指数调查(HAQ),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 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贫血症状积分及HAQ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而血小板、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指定标准50%改善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均能完成临床观察.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RA贫血疗效优于归脾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化瘀中药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2剂.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每日1次,每次0.25μg;钙尔奇D片,每晚1次,每次600mg.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SJS)、关节压痛指数(TJS)、健康评价量表(HAQ)、休息痛VAS评分,以及骨密度(BMD)、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类风湿因子(RF)、血清皮质醇(COR)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SJS、TJS、休息痛VAS评分、HAQ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Ca、OC、25-(OH)D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RF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SR、CRP、P和COR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休息痛VAS评分、Ca、OC、COR、25-(OH)D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化瘀法可能具有提高性腺分泌、促进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对RA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从脾论治,加用健脾除湿汤。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R、CRP、R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改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土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次2次/d;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三土汤,1剂/d,水煎分3次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及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治疗4周时、治疗12周时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3%,对照组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土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快速有效缓解关节肿胀,控制炎症,降低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甲氨喋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组同时加用秦氏消痹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ACR20、ACR50反应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6.47%;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后,休息痛VAS、受试者整体状况评估VAS、研究者整体状况评估VAS、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晨僵、HAQ、DAS28、ESR、CRP、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的SJC、TJC的改善情况在治疗8周后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HAQ、DAS28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ACR20达标率在治疗第8周及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CR5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可有效改善病情,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