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重视开展病机学创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论证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重视病机学创新性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简要回顾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介绍瘀热病机学说的基本内涵,提出对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学说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认为开展"瘀热"病机学说研究的前瞻性意义包括:①创新病机学说,有助于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②重视对"复合病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医应对难治病证的临床能力,促进中医学术发展;③有助于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研究的方法 学探索;④有利于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中医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李辉  孙宇婷 《中医学报》2011,26(5):558-559
目的:探讨吴存亮教授治疗口苦的临床经验.方法:归纳吴存亮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口苦的诊疗及科研工作经验并进行分析.结果:从病因病机各家学说制定了口苦的治疗原则:"和"为贵;并整理出其遣方用药的特点.结论:吾师将其经验总结为"口苦勿局于寒热;口苦当着眼于气机;治疗以和为贵;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相似文献   

3.
刘铁军教授首次提出"脏毒腑秽学说"以指导临床实践,认为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迁延不愈、预后再发等病因病机是"脏毒腑秽"所致.该学说认为,糟粕聚于体内,腑气不通,影响"六腑中轴"的正常运转,生成腑秽,聚而成浊化毒,变生百病,临床分为"腑气,腑浊,腑毒,脏毒"四个阶段.通过将腑秽排出体外,以"通腑除秽"作为治疗原则,并兼顾其它各系统疾病.这一独特"脏毒腑秽学说",结合现代医学"肠肝循环"和"肠道菌群"等理论,传承《内经》与《伤寒论》等精华,守正创新,体现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对中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瘀热病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瘀热属中医学病机概念范畴.其致病范围较广,可见于临床各科病证.近20年来已由一些医家关注"瘀热"的致病作用,从瘀热辨治临床各科疾病,但大多仅为零星、初步的临床报道.迄今为止,以周仲瑛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报道最早、最多,对"瘀热"理论的阐发较为系统、深入.今后拟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文献、临床、实验等方面开展研究,以冀形成系统的"瘀热"病机学说,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梅芳教授运用五轮学说论治眼疾的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病例的整理,介绍了张梅芳教授对五轮学说理论的诠释以及运用五轮学说理论治疗眼睑疾病、角膜病、眼底病、白内障等方面的临证经验.张教授认为五轮学说所论的"轮标脏本"、"轮脏相应"符合中医学整体观的原则.五轮辨证时既要详察五轮,又不可拘泥于五轮,应从整体出发,四诊合参,将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结合.五轮辨证应与其他辨证方法综合起来考虑,相互补充,既要注意五轮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到脏腑经络之间复杂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宪海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载,提出了老年肺炎发病的"虚毒"学说,特别在老年肺炎恢复期治疗上,采用培土生金,益气养阴等方法,应用六君子汤、生脉散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选取老年肺炎恢复期代表性验案二则,以体现其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相似文献   

7.
子午流注学说是在祖国医学中"天人合一"学说思想指导下研究人体营卫气血阴阳定时盛衰规律的一门学说.在临床实践中,观察了88例慢性肾衰患者,运用子午流注学说理论进行择时中药保留灌肠护理,特别就症状及肾功能变化与时辰的关系进行了对比.以此说明慢性肾衰择时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睡前灌肠.  相似文献   

8.
谭敬书教授在学术上提出了官窍脏腑相关学说、清窍清阳相关学说,形成了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基本思路,病证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宏现与微现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法,活血化瘀的辩证思维,病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组方原则,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畸形儿发生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大致的原因可以分成三个方面:遗传因素,妊娠中胎儿的生长环境,还有分娩时的创伤.笔者经多年临床经验积累,运用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理论以中医、中药为主的诊断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理论依据来自"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中医骨伤科学"、"骨伤科生物力学"中"肌纤维肌节的滑行学说横桥学说"、"人体机能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邓铁涛教授从事各家学说教学与研究心得的梳理,介绍了邓老在仲景学说、东垣学说、叶(天士)吴(鞠通)学派、王清任学说等方面运用其相关理论、方药,以解决当代临床实际问题的实践与发挥。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