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动物模型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之冠心病,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据首位,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对胸痹心痛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研究还没有确定统一的诊断标准以及实验的各辨证检测指标。仍需进一步加强胸痹心痛的实验研究。“心血瘀阻”证是胸痹心痛的重要证型,建立病证结合的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动物模型,是对胸痹心痛研究的主要环节,而贵州小型猪是比较合适的实验动物,可作为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动物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
仲景"阳微阴弦"理论在对胸痹心痛的辨治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阳微阴弦"反映了胸痹心痛病病机与证病机的一致性,即是胸痹最基本和主要病机。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病机观高度概括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并显示了冠心病心绞痛多种危险因素。笔者自2006-03~2007-01期间收集到169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探讨以"阳微阴弦"理论为指导的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与冠心病部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阐释胸痹心痛的病机及发病,为临床立法、处方、诊治、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胸痹心痛患者舌象及变化规律,分析其在胸痹心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120例临床确诊为胸痹心痛(冠心病)患者的舌象,对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具有典型的特征,血瘀证是胸痹心痛的主要证型(占全部观察病例的70%).据舌可以判断胸痹心痛的病位深浅及轻重.结论 舌诊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有利于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为疾病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发挥传统医学在现代疾病诊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即胸痹心痛系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多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阻、血脉阻滞而成胸痹。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单独成篇详加论述,脉证合参,分而治之,某些内容还散见于他篇和《伤寒论》之中,对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笔者以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内经》称“厥心痛”“真心痛”,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先明确提出了“胸痹”这个病名,认为是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以致寒凝气滞和痰浊阻心脉,影响气血运行所致,并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进行了专门论述。胸痹病实际包括心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诸多证候病,这与西医把冠心病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之胸痹、真心痛.西医称冠心病、心绞痛。我们自2003年1月以来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胸痹证的心血瘀阴证候即冠心病、心绞痛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痹心痛证是临床常见疾病。轻者,胸闷如窒,心悸刺痛;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相当于西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病情顽固,治法繁多。笔者临床多年,现将胸痹心痛证中医辨治八法简述如下:1养血和营,益气止痛法...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类证浅窥晏云齐甘肃省靖会电灌工程管理处医务室(730726)吴芬莲,刘家骏甘肃中医学院(730000)关键词冠心病,证侯类型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外台秘要》论“病源于心痛者,由风寒邪气乘于心也,心为诸脏之主而藏神,...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不同病症均在不同程度上与冠心病类似,在冠心病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及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可分别列属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不同的中医病症,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则可参照中医脉痹、心痹的相关证型论治,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林慧娟教授运用心痛宁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林教授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血瘀、痰浊、阴虚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根据其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基本病因病机特点,制定了益气养阴、活血止痛的心痛宁方。并附有验案结合病症说明选方用药上的审机论治及组方配伍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即胸痹心痛系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多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阻、血脉阻滞而成胸痹.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单独成篇详加论述,脉证合参,分而治之,某些内容还散见于他篇和《伤寒论》之中,对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笔者以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及其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冠心痛的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以及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资料.结果: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系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病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痛的发生与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胱抑素-C、热休克蛋白60、冠心痛易感基因、脂联素等密切相关.关于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方面,学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可喜进展,但观点并不统一.结论: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血瘀证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在中医属胸痹、真心痛范畴,主要是由于寒凝、情志、体虚因素引起的血行不畅,心血痹阻,脉络不通,中医证型中以血瘀居多。因此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本质就在于血液循环障碍。中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强调胸痹心痛病位在心,病机关键在于血脉瘀阻.同时历代医籍中记载了大量的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方剂.从而也反证了心血瘀阻是胸痹心痛的最常见证候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胸痹心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胸痹心痛常常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导师翁锦龙认为通过阳微阴弦理论进行辨治,胸痹心痛临床常分为以下几种证型:阳气亏虚证、瘀血内阻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临床采用补气温阳、养血活血、化痰理气、宣痹温通等治法常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绍武治疗胸痹心痛经验方调心汤的组方思路及方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武先生基于三部六病学术理论,在四脉定证原则指导下,针对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阳不足,寒邪、痰饮、气滞、瘀血标盛的病机,协调整体气血,突出局部辨病,气血寒痰瘀同调,脑心肝脾肺肾共治,创制胸痹心痛经验方调心汤,临床疗效肯定,为胸痹心痛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参芪汤是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结合临床经验,针对临床上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之症,以气阴两虚、兼淤血内阻为常见证型而组方。我院于1998~2009年用参芪汤治疗胸痹心痛之症,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党参治疗冠心病心气虚证的研究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参治疗冠心病心气虚证的研究体会林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100700)关键词党参,冠心病,心气虚关于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历代医家有较多论述,多数认为属本虚标实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篇在论述胸痹的病机时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香丹注射液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液中加入香丹注射液20ml,参脉注射液40ml,每日1次静滴,20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扩张血管、抗凝、选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2受体阻滞剂等常规综合治疗.合并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者分别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缓解心绞痛发作总有效率、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心痛证候发作,以及对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首次明确将胸痹作为独立疾病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