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治疗,吸氧、抗血小板、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变化血脂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血脂情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现代医学在明确其发病机制基础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诊疗方案。2004年12月—2006年12月,笔者在现代医学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UAP患者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UAP患者82例,均符合文献[1]中UAP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63±9.2)岁;初发劳力性5例,恶化劳力性19例,静息…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现代医学在明确其发病机制基础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诊疗方案。2004年12月-2006年12月,笔者在现代医学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UAP患者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个类型,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近年研究证实在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是其重要发病机制制,据此笔者以丹红注射液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一种类型,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猝死的风险极高[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血小板发生聚集,导致管腔狭窄程度加重。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丹红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1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治疗组9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CRP、FIB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与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CRT、FIB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微循环指标改善是安全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观察丹红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丹红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子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0d后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肌酶检查,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治疗组为40.0%,对照组为1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方式变化、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态势,冠心病事件日益增多,由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所致猝死及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不能及时纠正其进程会导致严重后果,我科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今就新近收治的21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曹志多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06-2007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AMI和心源性猝死。临床上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UAP 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UAP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UAP诊断和治疗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7.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光 《中医药导报》2009,15(11):18-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观察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它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且可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与降低血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VAS疼痛评分与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常规使用硝酸酯类,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治疗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丹红20ml静滴,疗程为15天,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66.7%。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组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变化。结果 2组均能明显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丹红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4 d。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心电图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较好、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改善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方法:将加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14天。检测治疗前后心绞痛病人的疗效、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血脂等指标变化,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它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的病人症状、改善心绞痛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6%与80%;治疗组调脂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