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熟练掌握机械通气患者正确的吸痰方法,提高吸痰成功率。方法 根据患者痰液性状、位置、体位变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及气道压力变化。采取相应的吸痰方法。结果 有效减少因吸痰操作不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结论 安全吸痰是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清 《吉林医学》2010,31(20):3261-3261
机械通气是ICU监护危重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之一,它对防止痰痂形成、预防肺不张有重要作用。若吸痰操作不当、吸痰过频或不及时可造成诸多并发症,如缺氧、心律失常、气道损伤、感染等。因此安全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我院ICU2009年1月-200912月共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患者106例,经过安全有效吸痰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通气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铭菊 《中原医刊》2005,32(24):83-83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可改变气道呼吸动压力,妨碍纤毛运动,阻止痰液的排出,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如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感染、窒息等,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伊明 《华夏医学》2004,17(4):630-631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的作用。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有效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不易咳出,因此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吸痰过频可加重患者低氧血症,但如不及时吸痰,  相似文献   

5.
6.
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晖 《中原医刊》2006,33(3):30-3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技巧。方法采用随机观察的方法,对行机械通气24h以上47例患者实施的100例次吸痰操作进行了观察。结果能够做到安全吸痰的仅32例次。结论适时吸痰,吸痰前后给予80%氧气3m in,采用密闭式吸氧法等是保证安全吸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舒适度及安全性。方法将机械通气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吸痰前给予生理盐水2ml缓慢注入气道内,观察组吸痰前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10ml以2ml沿气管内壁缓慢注入。结果观察组在吸痰过程中舒适程度(刺激性呛咳、疼痛、躁动)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利多卡因滴入气道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吸痰时的舒适程度,减少或避免吸痰过程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的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雪影 《华夏医学》2004,17(5):712-713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影响痰液排出,因此,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粘膜损伤,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通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因此临床上抓住吸痰时机,适时吸痰,从而使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人工机械通气普遍应用于危重新生儿 ,挽救了许多危重新生儿的生命。但正压机械通气易引起粘膜纤毛功能受损 ,气管内插管又易阻止痰液排出。因此 ,吸痰是护理新生儿机械通气的重要操作技术。有效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肺部并发症 ,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的关键之一。现将我科对机械通气患儿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用人工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共12例。年龄 1~ 3d,其中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 8例 ,胎粪吸入征 3例 ,颅内出血 1例。经鼻气管插管 8例 ,经口气管插管 4…  相似文献   

10.
在ICU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吸痰是最平常的护理技术,传统常规吸痰1次/2h,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因吸痰操作不当及过于频繁所造成的诸多并发症时有发生。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及感染等。因此,为探讨吸痰的正确方法,保证病人安全,临床观察100例护士的吸痰操作,得出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吸疫时的有效深度.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病须行机械通气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 cm)和观察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 cm).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生命体征、痰鸣音改善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吸痰效果如吸痰间隔时间、日吸痰次数、痰鸣音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肺部感染、气道损伤、痰痂堵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吸痰时在吸痰管深入气道遇阻力后回提2 cm的情况下,可明显改善吸痰效果,改善部分生命体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时机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吸痰是需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因吸痰操作不当或过于频繁而造成许多并发症 ,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感染等 ,为了正确掌握吸痰方法 ,确保病人安全 ,我们把 68例需吸痰患者的操作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8例 ,男 30例 ,女 38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 5 6岁。其中气管插管患者 48例 ,气管切开患者 18例 ,面罩呼吸机 2例。呼吸机治疗持续时间最长 2 0d ,最短 46h。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 2 4例 ,脑血管意外 10例 ,肺性脑病 2 6例 ,各种癌症 6例 ,其他 2例。1.2 吸痰方法 ①选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 ,病死率较高 ,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但正压机械通气易引起粘膜纤毛受损 ,气管内插管又易阻止痰液排出 ,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重要操作技术 ,有效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肺部并发症 ,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的关键之一。现将我科对机械通气患儿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 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 ,用人工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共 32例。其中出生胎龄 2 8~ 37W2 2例 ,胎龄大于 37W的 1 0例。原发疾病 :肺透明膜病 1 8例 ,胎粪吸入综…  相似文献   

14.
潘佩玲 《吉林医学》2012,33(9):1955-1956
目的:分析选择不同的吸痰时机给机械通气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将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68例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听诊组、压力组、咳嗽组和感觉组,每组17例。听诊组即根据听诊状况选择是否吸痰(以痰鸣音为标准),压力组剂根据呼吸机对压力的耐受情况选择是否吸痰(以报警声为标准),咳嗽组即在患者出现咳嗽时选择吸痰,感觉组即根据护士对患者情况的自主分析选择是否吸痰。对比患者取得的通气效果。结果:各组经不同时机吸痰后取得的通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听诊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根据听诊状况选择是否吸痰(以痰鸣音为标准)利于患者通气顺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经皮SpO2值及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吸痰后SpO2值,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经皮Sp02值及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吸痰后sp02值,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中Sp0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对机械通气患者正确适时吸痰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锡琴 《现代医学》2002,30(2):128-128
目的 掌握机械通气患者正确适时的吸痰护理技术。方法 根据监测仪器指标变化,听诊等判断吸痰时机,并采取正确的吸痰方法。结果 确保了6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正常通气氧合,有效地预防了肺部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因吸痰不当造成的损害。结论 准确判断吸痰时机,并采取有效的吸痰护理,可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因吸痰不当造成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鲜蓉华  沈玉会  刘利 《大家健康》2013,(15):150-151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吸痰是新生儿机械通气的重要护理操作技术,有效吸痰为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并把吸痰引起的副作用降到最限度,减少肺部并发症,从而达到通气与换气功能的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熊萍 《大家健康》2014,(9):225-226
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的一种方法[1]。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吸痰,需要断开与呼吸机的连接,不能维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而密闭式吸痰时操作者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气道与外界不相通,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有效降低了吸痰过程中患者肺容量的损失,维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氧合和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操作简便、迅捷、安全。两种方式截然不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2014年,收住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90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64天,最短4天,其中昏迷40例,神志清楚1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封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中应用的效果及其临床管理.方法 通过对150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封闭式吸痰的临床观察,对照传统开放式吸痰.观察封闭式吸痰的操作方法、临床管理及其优越性.结果 封闭式吸痰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得到认可,与传统开放式吸痰相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越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依从性.结论 封闭式吸痰操作方法简化、优点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加强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