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多因素连续复合诱变的方法,对克拉维酸产生菌带小棒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进行系列诱变,以抗生素抗性作为理性筛选标记,从含青霉素35 μg/ml的琼脂平板上筛选到青霉素抗性突变株YT-201-57#,在摇瓶实验中,对青霉素的抗性由8μg/ml提高到45 μg/ml,克拉维酸产景较出发菌株提高10.3%,且高产遗传特性经5次传代仍稳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筛选获得阿维拉霉素A含量高的菌株,进一步提高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发酵阿维拉霉素的水平。方法 对绿色产色链霉菌AVL4(S. viridochromogene AVL4)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ARTP诱变系统对其原生质体进行了诱变研究。结果 S. viridochromogene AVL4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以活化斜面转接至种子摇瓶培养24h的菌丝体为出发菌丝体,以SMM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采用12mg/mL的溶壁酶,30℃酶解反应60min。以原生质体为诱变对象,ARTP处理40s后的菌株经菌落形态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一株编号S251的菌株,其摇瓶发酵阿维拉霉素的生物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9.3%,其中,阿维拉霉素A占组分含量81%,较原始出发菌株AVL4含量提高6.4%,而且斜面连续转接五代遗传相对稳定。另外,成功实现变株S251的50L罐发酵验证,其产素水平最高达到4500U/mL,较对照菌株AVL4提高27.4%。结论 ARTP处理AVL4菌株原生质体,能够有效提高绿色产色链霉菌产阿维拉霉素的能力,获得的变株S251具有非常好的生产阿维拉霉素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出那西肽高产菌株.方法 以活跃链霉菌CB040517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氧化锂诱变处理,并结合前体复合氨基酸抗性筛选,选育那西肽高产菌.结果 通过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的考察,确定紫外最佳诱变剂量为100s.在分离培养基上层加入氯化锂和底层加入复合氨基酸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选育得到那西肽高产菌株UV-19-A12,其摇瓶效价达904.00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72.5%,经过五代斜面传代试验考察,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结论 紫外诱变和氨基酸抗性筛选可以获得那西肽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6.
7.
氨甲酰妥布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氨甲酰妥布霉素高产菌株。方法通过诱变剂和诱变条件的考察,确定最佳选育手段,从而筛选到效价高、组分好的优良生产菌株。结果UV、NTG等诱变方法处理后得一稳定高产菌株,效价为2 182 U.mL-1,为出发菌株的1.3倍。结论UV、NTG诱变可明显提高菌株产量。 相似文献
8.
9.
60Co诱变选育平阳霉素高产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平阳霉素高产菌株。方法 以平阳霉素产生菌-平阳链霉菌为出发菌株,采用60C0诱变处理并通过遥瓶试验。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其产素能力达到出发菌株效价的1.86倍。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埃莎霉素Ⅰ产生菌WSJ-IA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埃莎霉素Ⅰ高产菌株。方法 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MPMS)对出发菌株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和紫外复合诱变,设定不同的诱变时间处理孢子悬液,通过致死率确定合适的诱变条件,利用突变株摇瓶发酵效价筛选出正突变菌株。结果 在MPMS射频功率为100W,处理距离5mm,气体流量12.5SLM,等离子体-紫外辐射时间为50s时,菌株致死率为96.08%。在此诱变条件下,以突变株的初筛效价为指标的突变率、正突变率分别达到63.96%和22.52%,复筛效价是出发菌株1.5倍以上的有5株,占复筛菌株的9%。最终筛选出一株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221%、埃莎霉素Ⅰ组分含量提高192%的正突变株IA-425。42L自动发酵罐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埃莎霉素Ⅰ产量达到(2000±200)μg/mL左右。结论 新型等离子体复合紫外诱变方式,可有效提高菌株的埃莎霉素Ⅰ发酵产量和组分含量。这为埃莎霉素Ⅰ的大规模发酵和临床前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普那霉素产生菌的推理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普那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对普那霉索产生菌始旋链霉菌进行推理选育,原始出发菌株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ATCC25486经过12次单菌落分离,其间经历5次UV诱变并分别筛选0.1%AA^r突变株、0.3%AA^r突变株、0.1%VH^r突变株、200u/ml KTM^R突变株、0.1%DOG^r突变株,获得了突变株S.pristinaespiralis 12-55,其生产能力较原始出发菌株S.pristinaespiralis ATCC25486提高了100倍,达到3000u/ml。传代试验表明普那霉素高产突变株S.pristinaespiralis 12-55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HCCB2003—8的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优化PCR条件扩增出FMN还原酶、PII.合酶的基因片段。与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做同源比较,snaA和snaB碱基序列分别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snaC碱基序列完全匹配。将snaA、snaB和snaC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SDS—PAGE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后基因分别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
从雄甾二酮的转化产生菌偶发分枝杆菌MF2出发,经紫外诱变结合平板筛选,获得一株主要转化生产睾酮的突变株TS-N-121。该菌株可以胆固醇等单一或混合甾醇作为原料,经一步培养转化生产睾酮,其含量占总转化产物的90%以上,转化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5.
紫堇达明为中药元胡中高效、微量活性成分,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ATCC 13273)具有转化左旋四氢巴马汀产生左旋紫堇达明的生物转化活性。本研究采用紫外诱变法对原始菌株进行诱变处理,以期获得左旋紫堇达明高产突变菌株。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孢子浓度为107个/mL,照射距离为30 cm,照射时间为30 s为最佳诱变条件。筛选得到的突变株UV-056对底物的转化率达到62.58%,左旋紫堇达明转化产率达到33.12%,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1.00%和67.63%。检测表明,突变株经连续传代后仍可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研究了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XC416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以40g/L为宜,通过在对数生长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可以使生物量增加23%~31%,普那霉素的产量可以提高20%~36%;在稳定期补加20s/L的葡萄糖虽然对生物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56%~76%;而在对数生长期中后期和稳定期前期分两次各补加10g/L的葡萄糖,则能使普那霉紊的产量提高1.92倍。5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和抗生素合成的初期分三次共流加36g/L葡萄糖不仅有效地延长了抗生素的合成期,还提高了菌体合成抗生紊的能力及产物得率.最终使普那霉紊的产量提高1.02倍。 相似文献
17.
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AV-h-169用亚硝基胍进行处理后得到了一不产阿弗菌素的突变株AV-m-481,从该突变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出化合物AV-L-1和AV-L-2。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测定表明它们分别为阿弗菌素A1a和A2a的糖苷配基。 相似文献
18.
以丝裂霉素产生菌丛生链霉菌638及其衍生菌株作出发菌株,用UV诱变再经过易出误差修复和建立在丝裂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基础上的靶问育种新技术,得到许多突变型菌株。精氨酸抗性突变型菌株14-39孢子形成延迟,产生的丝裂霉素效价比原始菌株638提高7倍,丝裂霉素提取得量最高可达82m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