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74例老年抑郁症(老年组)与78例早发性抑郁症(对照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抑郁症有精神因素和躯体因素诱发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发作时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抑郁症与早发性抑郁症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同胞及子女的血脂特点,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控制情况。方法: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同胞及子女72例(病例组)的临床资料。血脂分析结果,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与81例非冠心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病例组血浆胆固醇(TC),脂蛋白a[Lp(a)],TC/HDL-C,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病例组高脂血症,高血压比例较对照组高,服药率低,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同胞及子女除了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BMI,高血压患病率,血浆TC,Lp(a)及TC/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 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同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开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的MMPI特征。方法:使用网络心理CT系统对3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34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进行MMPI测试,并与58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效度量表与临床量表:除量表说谎、男女子气外,大部分量表均示两患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与抑郁症组比较,后者在疑病、抑郁、癔症、精神衰弱、社会内向等量表高于前者(P〈0.05);②心理防御机制量表两患者组在退缩、转移、投射等量表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与抑郁症组比较,后者在量表转移一项高于前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均有明显的MMPI偏离模式;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时要注重对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O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应用电子气压泵及灌注导管测压仪对30例腹泻型、30例便秘型IBS患者及25例健康者进行肛门直肠压力及感觉阈值测定。(2)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肠黏膜NO的含量。结果:(1)肛、直肠压力:IB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型组乙状结肠和直肠运动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便秘型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直肠内脏感觉阈值:腹泻型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便秘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黏膜NO含量腹泻型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与运动指数呈负相关,与感觉阈值呈正相关(P<0.05);而便秘型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与运动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肠黏膜NO含量变化可能在IBS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腔隙性脑梗塞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晨晖  徐仲邦 《江苏医药》1996,22(11):759-760
对35例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及25例老年非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1.腔隙性脑梗塞组血清LP(a)、Apo-B100、TG值较对照组长比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0.01、<0.05)。2.Apo-AI、HDL-C则对照组高于腔隙性脑梗塞组(P<0.05、P<0.01)。3.Apo-A1/Apo-B100比值,对照组大于腔隙性脑梗塞组;TC/HDL-C比值,腔隙性脑梗塞组大于对照组。4腔隙性脑梗塞组高血压者21/35(60%);对照组14/25(56%),无明显差异。提示,腔隙性脑梗塞与高血压无明显关系,与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发病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60例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和观察2组(60例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另将6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脂质的变化及不同症状抑郁症患者血清脂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 TC、LDL-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TG、HDL-C 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C、TG、LDL-C 水平明显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HDL-C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TC(3.91±0.89)mmol/L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G(1.54±0.61)mmol/L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LDL-C 与 HDL-C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TC(3.57±0.72)mmol/L、LDL-C(2.68±0.62)mmol/L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TG、HDL-C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着一定的血脂水平异常,伴发焦虑状态,也可使血脂代谢异常,临床上应对患者血脂进行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学文  钱志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85-1486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同点。方法对52例青年(≤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56例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高于老年组(P<0.001或P<0.01),男性多(P<0.01),甘油三脂高(P<0.05)。青年组心电图ST段抬高多及ST段无变化多(P<0.05)。结论吸烟、大量饮酒、肥胖、高甘油三脂、心血管家庭史是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骨代谢异常的改变;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患腰椎(L2-L1)及股骨端(Neck,Wark三角和Troch)的骨密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酶免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患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差异,P<0.01,BGP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差异,P<0.01,DPD高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综合因素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的MMPI特征.方法:使用网络心理CT系统对3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34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进行MMPI测试,并与58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效度量表与临床量表:除量表说谎、男女子气外,大部分量表均示两患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与抑郁症组比较,后者在疑病、抑郁、癔症、精神衰弱、社会内向等量表高于前者(P<0.05);②心理防御机制量表两患者组在退缩、转移、投射等量表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与抑郁症组比较,后者在量表转移一项高于前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均有明显的MMPI偏离模式;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时要注重对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Judkins法对244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42例确诊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与102例对照者比较。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预防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调脂治疗中应注意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肾炎性肾病患儿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肾炎性肾病(NSI)患儿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例小儿NS Ⅱ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强的松治疗8周,而川芎嗪治疗组在强的松治疗基础上加川芎嗪治疗8周,观察两组蛋白尿转阴和水肿消退时间,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GMP-140、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前,小儿NS Ⅱ各组血浆GMP-140、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正好对照组(P<0.01);治疗后,川芎嗪治疗组蛋白尿转阴和水肿消退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缄短(P<0.05,P<0.01),同时GMP-140、血小板聚集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常规治疗组GMP-140、血小板聚集率仍高于正好对照组(P<0.05)。结论:GMP-140参与NS Ⅱ的发病过程,川芎嗪可抑制NS Ⅱ患儿GMP-140的产生而改善症状、缓解NS 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非高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血压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性的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收治的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51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血压均为正常水平,观察组99例,血压均低于正常水平。另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记录每组成员24 h期间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动态血压节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成员的血压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血压值虽在正常范围内,但也低于健康组( P <0.05)。并且,观察组成员的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对照组高于健康组( P <0.05)。结论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一般偏低,动态节律的异常率较高,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并发症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朱春怀  许涛  刘和俊 《安徽医药》2015,19(12):2339-2342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4月住院期间死亡的165例AMI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既往病史及手术史、入院时检查、临床诊断、及院内死亡情况、死亡原因。根据患者发病及死亡年龄,将患者分为早发死亡组和非早发死亡组。结果(1)早发死亡组家族史比例高于非早发死亡组(P<0.01)且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早发死亡组(2 d)明显低于非早发死亡组(7 d);(2)早发死亡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早发死亡组( P<0.01,P<0.05);(3)与非早发死亡组比较,饮酒、饱食是早发死亡组患者发生AMI的独特诱因( P<0.01,P<0.05);(4)治疗方案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急诊支架植入、溶栓治疗、择期介入治疗所占比例均较小;(5)非早发死亡组下壁心梗较早发死亡组所占比例较大(P<0.01),早发死亡组心梗部位以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为主(24/34,70.59%),非早发死亡组以合并下壁为主(74/131,56.49%);(6)早发死亡组死亡原因中以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为主(24/31,77.42%),非早发死亡组以泵衰竭(包括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为主(55/131,41.98%)。其中早发死亡组死亡原因较非早发死亡组心力衰竭例次较低(P<0.01),心室颤动例次较高(P<0.05)。结论早发AMI院内死亡患者多具有遗传因素且较多累及前壁,饮酒、饱食是其独特的发病诱因,致死原因多为室颤。应重视LDL、CPK、Fib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屈露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3):75-75,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7例AMI合并高血压(A组)与79例AMI无高血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有吸烟史、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及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史的比例高于B组(P<0.05),且女性比例高于B组(P<0.05),A组餐后诱发及无典型胸痛者较B组高(P<0.05),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等并发症均高于B组(P<0.05)。结论:AMI合并高血压者具有较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病程中易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等严重并发症,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赵青  肖朗 《天津药学》2004,16(6):36-38
目的: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用参麦注射液的临床指标和血液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评价参麦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ECOPI)患者96例,其中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抗炎、平喘、祛痰、吸氧等治疗;试验组46例,接受常规治疗联用参麦注射液,用法为1次/d,静脉滴注,40ml/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分别为93.48%、76.00%(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氧分压明显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异常升高的血液免疫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3/96)。结论:联用参麦注射液对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氧饱和度、纠正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免疫学指标有明显疗效,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0例单纯老年矽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入院后及就诊后10 d内症状自评量表( SCL-90)、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并收集2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包括结核接触史、吸烟量、矽肺期别( P <0.05),不包括职业、接尘工龄、卡介苗接种史、文化程度、月人均收入(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矽肺并发肺结核危险因素包括结核接触史、吸烟量、矽肺期别(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强迫、偏执、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SCL-90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抑郁加重、对社会不满、轻生念头、拒绝治疗(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矽肺并发肺结核抑郁危险因素包括抑郁加重、对社会不满、轻生念头、拒绝治疗( P <0.05)。结论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抑郁加重、对社会不满、轻生念头、拒绝治疗,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心理治疗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为有效治疗患者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刘大男  李金生  赵慧强 《贵州医药》2002,26(11):966-9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9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MI)患者,包括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的Hp特异性抗体(HpIgG,HpIgM)浓度,并同步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栓素B2(TXB2)、血液流变指标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同时与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NC)进行比较。结果:AMI组Hp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HpIgM阳性率及OD值明显高于NC组(P<0.05),与OMI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未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时,HpIgG阳性与AMI具有相关关系(OR为3.047,95%CI 1.055-8.796,x^224.241,P=0.03),校正后二者仍有相关关系(OR为3.262,95%,CI 1.015-10.485,x^2 23.94,P=0.047),AMI组HpIgG,低切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NC组(P<0.05),TXB2明显高于NC组(P<0.01),Fg,血浆粘度明显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NC组(P<0.001),Fg,低切全血比粘度高于OMI组(P<0.001);TXB2、中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迹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OMI组(P<0.05),AMI组中Hp( )组Fg,TXB2明显高于Hp(-)组(P<0.05),及OMI组中Hp(+)组(P<0.001),并且IgG与Fg,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P均<0.05),调整与Fg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IgG与Fg仍呈正相关(P<0.05),结论:Hp感染与CHD(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Fg,血液流变指标,TXB2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结果研究组依从率82.5%高于对照组的54.0%,预后改善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步行速度判定预后效果,研究组5min 步行(536±23)m 长于对照组(378±2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综合护理干预明显缩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质量增加,提高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疾病过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100例,按年龄分组,≥70岁者42例为老年组,≤60岁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发病特点、梗塞部位、合并症、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AMI病发率老年组为28.6%,对照组7.4%;合并糖尿病老年组35.7%显著高于对照组15.5%(P<0.05);起病时无胸痛老年组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2.1%(P<0.05);多部位心肌梗塞老年组21.4%显著高于对照组3.4%(P<0.05);梗塞后综合征老年组14.3%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5);恶性心律失常老年组35.7%显著高于对照组15.5%(P<0.05);心力衰竭老年组30.9%显著高于对照组12.1%(P<0.05);心源性休克老年组14.3%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5);并发肺部感染老年组19.1%显著高于对照组3.4%(P<0.05);住院病死率老年组28.6%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1)。结论:年龄因素是影响老年AMI临床发病过程和住院病死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