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在于邪正斗争和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在邪正斗争的发病过程中则以“正虚”为主要关键。《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又因邪、正的消长盛衰而有虚证、实证的分别。“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虚证指正气虚损,实证为邪实而正气不虚。正气是否虚损为区别虚证、实证的主要根据。因此,形成了中医学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中医虚证进行探讨,本文通过测定部分虚证患者的免疫反应及观察使用扶正固本药前后免疫反应的变化,初步阐述了虚证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的虚与实,是辨别机体正气盛衰情况的两个辨证纲领。“虚”是指正气不足,“实”,指邪盛而正未衰。《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精气”  相似文献   

3.
<正>气虚弱,抗邪无力是人体感染邪气和发病的根本原因,正邪交争关系到中风先兆、中风急性发作及中风恢复的全过程。黄燕教授提出:中风先兆,邪气不甚亢盛,正气亦不甚虚弱,邪正相持,治疗以祛邪为主;中风急性发作,人体正气渐弱,邪气渐旺,邪盛正衰,治疗应祛邪兼扶正;中风恢复期,人体正气渐盛,邪气渐衰,正胜邪退,治疗以扶正固本为要,兼以祛邪。  相似文献   

4.
益气扶阳,是祖国医学补法中的内容之一.是用扶助正气的药物,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疗法,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它是扶助正气,驱除邪气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正虚为主的病证.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与邪两个方面,而且非常重视人体正气的作用.机体的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也就是正气强盛,邪气就无从浸入,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此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千”(《素问·刺法论》).相反,在正气  相似文献   

5.
免疫学是六十年代以来进展较快的一门科学。追朔到古代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已察觉机体具有天然的防病、抗病能力。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相似文献   

6.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病因学中常用的理论为“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它出自《素问·评热病论》 ,是中医解释人体得病的理论依据 ,说明人体致病的因素是“其气必虚”。其中虚 ,历代医家多从正气虚而招致病邪的侵袭 ,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张景岳在《类经》中说“邪必因虚而入” ,现行教材皆宗此说。然则此说并不全面 ,其理解只是致病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 ,要完全致病因素 ,应全面认识。邪之所凑的基本条件是在适当的条件下 ,邪气侵袭人体 ,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津液运行 ,阻滞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 ,致使机体全身或局部的阴阳偏盛偏衰 ,失其平衡而表现出病态。1 正…  相似文献   

7.
从六淫邪气论毒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邪气发病",《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说明引发疾病的致病因素便是"邪气",简称"邪".  相似文献   

8.
《素问·标本病传论》说 :“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 ,是谓妄行。”这足以说明弄清标本的重要。近年来 ,在中医书刊中常见这样一些提法 ,诸如“正气为本 ,邪气为标” ,“旧病为本 ,新病为标” ,以及“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等等。笔者拟对标本辨证中几种提法讨论如下。1 关于正气为本 ,邪气为标病因学认为 :所谓正气 ,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 ;所谓邪气 ,是指六淫、七情 ,以及饮食劳倦等一切内外致病因素 ,亦即“致病之谓邪”。疾病是正邪双方抗争的结果。在疾病过程中 ,二者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 ,这就是本 ;而另一方占次…  相似文献   

9.
卫气的含义,《内经》、《难经》后的古今海内外中医典籍、教科书、工具书多以卫气能卫护肌表,抗御外邪,故由此得名,与营气象男女对立一样地阴阳相对而言。然而《内经》,《难经》并无此言,甚言卫气有时反使腠理开邪气入,遇邪则病作,离邪则病休,行外不抗里邪,(见《素问·疟论》、《灵枢·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一词各家解释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自己观点,即“虚邪贼风”,指自然界中的六淫、戾气等外感病邪,“虚邪”和“贼风”所指相同,属同义复用.“虚”,指邪气肉眼不见,虚无缥缈;“贼”,指邪气在不觉中侵入人体,恰如盗贼在我们不察时盗走财物.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正邪斗争互为消长的过程,疾病的产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机体抗病能力——正气不足而失去卫外屏障功能,使病邪得以乘虚而入所致。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亦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金匮要略》亦云:“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等,这些论述反映了中医发病学中重视邪正关系的可贵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外内合邪"的发病观首见于《黄帝内经》,现今"外内合邪"的内涵已与《内经》本义有所差别。在理论研究中,学者普遍将"外内合邪"的含义阐释为外来邪气与人体内在因素——或指内生之邪、或指体质偏颇与正气不足——相合而发病。在关注外内邪气致病的前提下认知、论治疾病,并且人群调研和动物造模也倾向于对外邪与内邪、外邪与体质、外邪与正虚关系的探讨与研究。如此就偏离了《内经》人体之气本为一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的本义。在《内经》中,"外内合邪"实则体现出人体之气"阴阳俱感""中外皆伤"的发病观。结合近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内经》原文解读与临床启示分析着手,阐发"外内合邪"发病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气"在现代中医学中多与"邪气"相对称,是表达邪正病机理论的重要概念。然而《黄帝内经》中"正气"表达"正风"之义,本质内涵是与时节所应方位相正的风,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属于现代外邪的范畴。"正气"在魏晋南北朝最早出现生理性内涵,后逐渐成为"人体生理之气"的明确代指。再至宋代《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言彻底确立了"正气"生理之气的认识以及与邪气相抗争的对立关系,成为现代"正气"概念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前 言 呕吐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本质为胃失和降,气反上逆。多种疾病诸多因素只要影响到胃,迫使胃气上逆时,均可致呕吐发生。呕吐既作,津气两伤,水谷难进。经言“人以水谷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又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因此,及时正确地治疗呕吐证,对于顾护人体正气,促进疾病向愈转归是有临床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郭淑云教授认为,正虚毒结是消化道肿瘤发生的两大因素,正虚为本,毒结为标,对此类病症,如何辨别病性寒热尤为重要。郭教授重视患者自身对寒热的感觉以及饮食寒性热性的问诊来辨明寒热,并细辨寒热错杂及寒热真假之证。治疗上,早期邪盛而正未衰,人体正气有能力祛邪,当以祛邪为主,使邪气外出;中期邪气盛,正气渐虚,机体尚能耐受祛邪药物的作用,治宜扶正、祛邪并用,扶助人体正气,以祛邪外出;晚期正虚而邪实,人体正气虚衰,邪气盛实,则需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相似文献   

16.
正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正气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的证候总称~([1])。虚,指无形正气的不足,包括气血阴阳,津液的不足;损,指有形物质的损耗~([2])。《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阳气受到扰动,不能安于其位,精血渐耗,发展为虚劳。汪泳涛~([3])认为,阴精亏虚是仲景论虚劳的主要病机特点。1虚劳病因——虚邪贼风《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虚",指邪气肉眼  相似文献   

17.
2 .5顺应天时阴阳消长之势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分别决定着年、日的时间周期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 ,若天与日。”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一年及一日内太阳运动具有同步的节律性 ,治疗疾病要掌握这种天时阴阳消长之势 ,以选方用药 ,因时制宜。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素问·厥论》) ,影响于疾病常表现为春夏易于热化 ,秋冬易于寒化。故治疗疾病当顺时令而调阴阳 ,春夏之令 ,治宜抑阳助阴 ,药宜寒凉 ,慎用温热 ;秋冬之时 ,治宜助阳抑阴 ,药宜温热 ,慎施寒凉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相似文献   

18.
补泻针法 ,始见于《内经》,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和《素问·离合真邪论》等三篇的记载较为详细、完整。综观原文 ,《内经》补泻针法的操作特点可概括为两点 ,1补法 :以静为特征 ,纳入 ;2泻法 :动势明显 ,放出。即补法轻柔和缓 ,动作幅度小而不明显 ,注重由外入内的行针过程 ;写法则力重势猛 ,动作幅度大而明显 ,注重由内出外的行针过程。此外 ,泻针法的立意 ,是根据病证的虚实外在表现及发病机理的朴素认识而制定的 ,根据“有余者泻之 ,不足者补之”的原则 ,对盛实之邪气 ,应予祛除 ;对虚衰之正气 ,应予培补。因此 ,针刺…  相似文献   

19.
《内经》载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就是说:正气(机体的抗病能力)充实于内,外来邪气不能侵犯,而邪气(一切的致病因素)的侵犯,必先由于正气的不足。《内经》对发病机理的概括性阐述,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外邪是构成疾病的重要条件,外邪必须通过内在因素,才能发病的道理。在中医治疗疾病时,除了注意致病之邪以外,在用药处方上主要着重调整机体的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扶正固本治法,就是依据上述理论制订的。扶正固本,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在疾病的缓解阶段,来调理人体阴阳、气血、经络等。通过扶助正气,增强人体内在抗病能力,以驱除病邪,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扶正  相似文献   

20.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寒湿邪侵犯人体,除外界因素外,还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风湿病不能一味地祛风,应当从整体出发,“有诸内必形诸外”,故历代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说法。兹就风湿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辨证思维简述如下。1风湿病与肝的关系《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筋即筋膜,为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和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