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三者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33例(其中细菌性肺炎患者13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98例),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 PCT、IL-6,免疫比浊法测定 CRP。结果细菌性肺炎组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的 IL-6、CRP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性肺炎组的 PCT 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5);PCT 在非细菌性肺炎组与健康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PCT 判断细菌性肺炎的 Cut-off 值为0.27 ng/mL,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3.6%、71.3%。结论PCT、IL-6和 CRP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PCT 在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否为细菌感染中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91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29例,支原体肺炎32例,病毒性肺炎30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患者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CRP、WBC及NC水平;比较三患者组PCT、CRP、WBC及NC阳性率。结果 1细菌性肺炎患者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CRP、WBC及NC水平,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性肺炎患者组PCT、CRP、WBC及N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患者组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性肺炎患者组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 PCT能很好地鉴别肺炎患儿的种类;PCT、CRP、WBC及NC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儿童肺炎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25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性肺炎组82例,支原体肺炎组66例,细菌性肺炎组108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较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CRP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及细菌性肺炎组CRP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CRP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RP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检测对儿童肺炎诊断具有鉴别意义,其动态观察可指导临床诊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各67例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7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急性期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显著低于细菌性肺炎组(P均0.05)。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者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发现恢复期支原体肺炎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PCT与CRP水平可帮助早期鉴别支原体感染肺炎和细菌性感染肺炎,并可作为疗效观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鉴别诊断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效能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有关血清CRP鉴别诊断小儿CAP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CRP阳性率高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毒性肺炎和正常健康人(均P<0.001);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CRP阳性率亦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和正常健康人(均P<0.001);而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清CRP阳性率则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毒性肺炎患者及正常健康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RP、PCT与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支原体肺炎(MPP)组61例,细菌性肺炎组53例,病毒性肺炎组44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2例为对照组,对比四组儿童的血清CRP、PCT水平。将MPP组依据病情分为轻症组(33例)和重症组(28例),对比两组血清CRP、PCT水平。结果 MPP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MPP组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重症组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CRP、PCT水平与支原体肺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PCT水平在MPP的疾病进展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辅助评估MPP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液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20例,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深部痰液标本,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痰液中PCT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P〈0.01)。支原体肺炎组痰液中PCT值轻度增加,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诊断价值不明显。3组痰液PCT阳性检出率均略高于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液是临床检测最易得的标本,痰液PCT的检测可作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辅助诊断,检测快速、方便,对指导临床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鉴别小儿肺炎感染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肺炎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30)、病毒性肺炎组(n=30)、支原体肺炎组(n=30)。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n=17)、中轻度组(n=40)、重度组(n=33)。选择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小儿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及对照组CRP检测阳性率、CRP水平;比较中轻度组、重度组、危重组患儿的CRP水平。结果对照组CRP检测阳性率、CRP水平低于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P 0. 05);细菌性肺炎组CRP水平、CRP检测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P 0. 05);危重组患儿CRP水平高于重度组,而重度组高于中轻度组(P 0. 05)。结论 CRP检测在小儿肺炎感染类型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定量检测对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入院肺炎患者82例,其中病毒性肺炎28例、支原体肺炎27例、细菌性肺炎27例,以期间随机选取的体健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对照组空腹12h静脉取血,分别检测其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结果 WBC:细菌性肺炎组[(9.62±3.61)×109/L]高于病毒性肺炎组[(5.28±2.1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RP:支原体肺炎组与病毒性肺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细菌性肺炎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为:细菌性肺炎组(1.81±1.41)ng/mL、对照组(0.04±0.03)ng/mL、病毒性肺炎组(0.10±0.08)ng/mL、支原体肺炎组(0.13±0.13)ng/mL,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3个肺炎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PCT阳性率进行比较。细菌性肺炎组PCT阳性率(96.30%)远远高于其余各组,并且病毒性肺炎组(0.00%)、支原体肺炎组(3.70%)和对照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全定量检测是一个比较好的鉴别细菌性肺炎和其他因素引起肺炎的指标,对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肺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13例肺炎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PCT和CRP表达情况.结果 肺炎患者的血清PCT、CRP阳性检出率和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细菌性肺炎组高于其他2组肺炎患者(P<0.05或P<0.01);血清PCT检测肺炎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33%、95.00%、96.67%和40.86%.血清CRP检测肺炎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02%、97.50%、98.11%和39.00%.结论 肺炎尤其是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和CRP表达显著上调,二者可作为肺炎诊断及鉴别肺炎类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细菌性及真菌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水平。方法选取56例感染患者,其中细菌性感染33例(细菌组)、真菌性感染23例(真菌组),另选择3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3组血清PCT及hs‐CRP水平。结果细菌组、真菌组、对照组血清hs‐CRP分别为(38.1±10.5)、(36.5±9.8)、(7.2±3.6)mg/L ,细菌组、真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真菌组、对照组血清PCT分别为(7.35±2.12)、(3.15±1.03)、(0.42 ± 0.16)ng/mL ,细菌组、真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真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感染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均升高,但较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不明显,故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真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各6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三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其血清CRP阳性率。结果治疗前,支原体肺炎组血清CRP水平和血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治疗后1周,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和血清CR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细菌性肺炎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肺炎血清CRP阳性率高于支原体肺炎,血清CRP检测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6例CAP患者(大叶性肺炎16例、小叶性肺炎60例)及18例健康者进行血清PCT(免疫发光法)及CRP(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 CAP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大叶性肺炎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患者(P<o.05).结论 血清PCT、CRP联合检测有助于CAP诊断及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者血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6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病毒性肺炎20例(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20例(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20例(细菌性肺炎组)。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L-2R、G-CSF水平。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肺炎患儿血清sIL-2R、CRP含量;比较不同年龄肺炎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分析肺炎患儿体温与血清G-CSF水平关系。结果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sIL-2R、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60例肺炎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为61.7%,其中1~2岁患儿的血清G-CSF阳性率最高。60例患儿中发热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发热患儿。结论测定血清中G-CSF、sIL-2R、CRP水平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肺炎患儿CRP、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6例肺炎患儿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结果、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及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为细菌组(n=133例)、病毒组(n=168例)和支原体组(n=165例)。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4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肺炎患儿发病急性期(1~3 d)、恢复期(4~20 d)及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各组发病急性期血清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各组肺炎患儿发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水平及异常率。结果细菌组急性期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NEUT均显著高于病毒组、支原体组和对照组,LYMPH显著低于病毒组、支原体组及对照组(均P<0.05);病毒组急性期血清CRP显著低于支原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NEUT均显著低于支原体组和对照组,LYMPH显著高于支原体组和对照组(均P<0.05);支原体组急性期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LYMPH显著高于对照组、NEUT低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组及支原体组急性期CRP血清水平及CRP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均P<0.05)。病毒组急性期及恢复期CRP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与白细胞,可以提高小儿肺炎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T)联合检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l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老年CAPl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检查分为细菌组66例、病毒组28例、支原体组32例,以47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各组别CRP、PCT检测情况,并研究细菌组中肺炎的严重程度与CRP、PCT的关系。结果4组别CRP、PCT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CRP水平:病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CT水平:细菌组与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细菌组不同严重程度分组中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别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RP、PCT联合检测对CAP病原体的鉴别、病情的判断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 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相关性.方法 11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PCT、hs-CRP,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细菌性肺组炎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855,P<0.01),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的PCT与hs-CRP均无相关性(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和hs-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hs-CRP阳性率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者PCT 与hs-CRP检测结果 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在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者77例(细菌组),病毒感染患者25例(病毒组),另选同期10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均显著地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的血清PCT、CRP和WBC水平均显著地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血清CRP和WBC(P〈0.05),并且血清CR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均显著地大于wBC(P〈0.05)。【结论】血清PCT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CRP。结果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组CRP阳性率为87.5%,肺炎史原体肺炎组CRP阳性率为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早期鉴别及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升高时,可考虑为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混合感染,或提示有较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各种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129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组。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PCT,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0.0%、80.0%,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21.3%、65.2%,两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PCT检测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