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重组脑钠肽(rhBNP)与利尿合剂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远期疗效的临床评估.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46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rhBNP组20例,予重组脑钠肽治疗,利尿合剂治疗组26例,予利尿合剂(多巴胺和速尿)治疗,住院期间所有患者都同时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房(L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治疗后1个月LVDd,LA、LVEF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利尿合剂组则治疗后3、6个月均无明显改善,P>0.05,rhBNP组治疗后3、6个月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都有改善,P<0.05.结论 rhBNP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末端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参考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均分为I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n=30)。记录4组患者治疗前的血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4组患者的NT-proBNP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可用于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和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的临床意义及不同BNP水平预测CHF的价值。方法:对196例疑似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快速测定BNP,并同时收集患者其它相关的临床资料,诸如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胸片等检查结果,比较分析BNP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最后诊断将196例患者分为CHF组、肺病组和非CHF非肺病组3组。结果:(1)BNP对CHF预测的准确性高于其它单项临床表现。(2)BNP界值为100pg/ml时,预测CHF的准确性最高。(3)CHF组、肺病组、非CHF非肺病组BNP水平分别为(876.3±669.2)pg/ml、(90.8±110.4)pg/ml、(88.9±130.8)pg/ml,CHF组BNP水平明显高于肺病组和非CHF非肺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与其它单项临床表现相比BNP值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以住院期间任何时间出现的肌酐值较入院时升高≥26.5μmol.L-1作为肾功能恶化的标准,分为肾功能恶化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2组间BNP水平差异,并分析BNP水平与肌酐升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恶化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肾功能恶化组之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恶化程度越高,BNP水平越高;BNP水平与肌酐升高值之间呈正相关(r=0.373,P<0.01)。结论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例心力衰竭(NYHA Ⅱ、Ⅲ、Ⅳ)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心功能NYHA Ⅲ、Ⅳ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即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BNP较高的患者再住院事件发生率高于BNP正常者.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浓度对早发心绞痛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110例早发心绞痛患者入院时的血浆BNP浓度,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0例;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心绞痛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记录住院和随访平均6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检测所有对象的BNP。结果:心绞痛组中UAP、SAP者与对照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94.88±35.92)、(40.19±23.05)与(35.85±14.96)ng/L。UAP者平均BNP浓度高于SAP者和对照组(均P<0.01),SAP者与对照组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P者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SAP者(20%:6%,P<0.05)。SAP者、UAP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者BNP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分别为P<0.05、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可以预测早发心绞痛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创新》2015,(16)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两组患者都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平均心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平均心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及LVEF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可明显降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的水平,同时还可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0 引言 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各有不同,其临床意义也有所不同. 心源性胸痛,特别是缺血性胸痛临床危险性大. 快速正确诊断及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既要避免漏诊,又要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留观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别嘌呤醇对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尿酸及B型利尿钠肽(BN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及尿酸浓度的变化,探讨别嘌呤醇对伴随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一次性BNP及尿酸在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结果:别嘌呤醇治疗7天后试验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血浆BNP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别嘌呤醇治疗能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BNP及尿酸,并因此可能改善此类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床边快速测定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评估床边快速测定B型钠尿肽(BNP)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疑似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床边快速测定BNP,由不知道BNP结果的两位心内科医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反应等综合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BNP≥100ng/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3%,阴性预测值为9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100ng/L是预测心力衰竭的最强有力指标,OR值为27.9,结论:床边快速测定BNP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或排除心力衰竭,与其他单项临床表现相比,BNP值得最好的心力衰竭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RS时限(QRSD)、血浆脑钠肽(BNP)与心功能关系。方法 51例CHF患者,30例对照组。CHF组QRSD分为QRSD1组(QRSD≤120 ms,n=21),QRS2组(QRSD﹥120 ms,n=30)。比较CHF组和对照组及CHF各亚组间QRSD差异,进一步分析QRSD与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等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随访观察9~12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为高危组、低危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衰组QRSD、BNP、LVDE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中QRSD亦比低危组明显延长。心衰组QRSD与LVDED,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CHF患者中联合监测QRSD和BNP,动态评估心衰进展,以利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测定BNP,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比较BNP同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27±15)pg/ml、(352±29)pg/ml、(580±31)pg/ml和(1045±38)pg/ml。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显著性(P<0.001)。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8,P<0.05)。【结论】BNP能很好的反映心功能情况,动态观察BNP变化水平有助于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加用依拉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拉普利组35例,依拉普利加安体舒通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拉普利与安体舒通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两药联合治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1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40例作为研究2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中血浆B型脑钠肽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1)研究1组、研究2组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1组与研究2组TNF-α及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1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研究2组及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检测血浆B型脑钠肽可以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B型尿钠肽(BNP)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检测了79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BNP及D-二聚体水平,并加以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BN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与D-二聚体水平呈对数正相关(r=0.4398,t=4.297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BNP分泌增加,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BNP与D-二聚体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以及磷酸肌酸钠治疗组(n=40),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测B型利钠肽水平。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LVES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均较治疗前降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B型脑钠肽(BNP)在儿童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53例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儿童及同年龄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Triage法测定其血浆中BNP水平。结果 左室功能不全患儿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75pg/mL[IQR,22~551pg/mL]vs7.5pg/mL[IQR,5—11pg/mL];P〈0.05)。发生90天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病人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7300g/mL[IQR685—1510pg/mL]vs35pg/mL[IQR,14—92pg/ml];P〈O.01)。BNP〉300pg/mL的病人死亡、住院风险增加(HR,63.6;P〈0.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在儿童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病人中增加,并可以预测90天死亡、住院的复合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