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北十堰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病原监测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5岁以下儿童临床诊断为腹泻病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结果:从622份粪便标本共检阳性标本413例,阳性率为66.39%(413/622),其中轮状病毒246例、诺如病毒90例、札如病毒19例、星状病毒11例,致腹泻大肠埃希菌29例。轮状病毒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的1月,感染对象主要为6月~2岁婴幼儿;诺如病毒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感染病毒的对象主要为6~12月婴幼儿,札如病毒、星状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特征;细菌性腹泻发病高峰在5~9月,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为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感染对象主要为3~5岁婴幼儿。结论:2013-2014年湖北十堰城区感染性腹泻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轮状病毒为2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为3~5岁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 方法对医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住院及门诊尿标本326,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29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 结果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中多数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52%,其次克雷伯菌属、肠球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肠杆菌科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严重;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也很严重.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阴性杆菌,由于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依据药物报告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1998-2003年福州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谱及耐药谱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近年来福州市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谱及耐药谱的变迁.方法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细菌及真菌,以全面系统的生化反应、诊断血清、诊断胶乳、显色培养基等鉴定分离菌,以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998-2003年病原菌总检出率为63.1%,病原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1%,沙门菌为2.4%,克雷伯菌为25.2%,酵母菌为22.2%,枸椽酸杆菌为7.1%.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耐药率最低者为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结论与1996和1997年比较,志贺痢疾杆菌近年未曾检出,条件致病菌克雷伯菌、酵母菌、枸椽酸杆菌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趋于严重,对利福平、红霉素和青霉素G已100%耐药.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菌近三年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临床分离的616株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叮、复方磺胺、环丙沙星耐药率大于60%,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新耐药率在50%左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2004~2006年分别为27.96%、32.68%、35.12%.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及青霉素类/克拉维酸、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第一代头孢、第二代头孢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宜选用;青霉素类/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呋喃类耐药率较低,临床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耐药率也较低,由于易诱导ESBLs应慎用;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各科的分布情况及其标本来源,分析其耐药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分离革兰阴性菌85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前两位,两种细菌对所监测的13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市2005-2007年报告的3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该类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我市2005-2007年报告的3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录人计算机,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5-2007年共发生3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总数的6.98%。②发生高峰季节是春、夏和秋季。③人群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④潜伏期最短的6h,最长的6d;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⑤传播方式以粪-口途径、人-人接触,食物、水源传播为主。结论我市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水平较高,且卫生管理上存在监管未到位等薄弱环节;提示今后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自身检验能力,同时要在高峰季节前做好预防该类疫情的关键控制点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丹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13-114,133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常规培养检出的396株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分析其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征、耐药状况。结果大肠埃希菌从临床标本中以痰液和脓液标本的检出最常见,分别占24.24%和23.49%,其余依次是尿液、其他分泌物、血液、引流液、其他标本、胆汁,分别占20.20%、18.18%、6.06%、5.30%、1.52%、1.01%: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6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梅红俊 《大家健康》2013,(24):103-104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中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临床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病原菌分离情况,并进一步对大肠埃希菌的科室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检出泌尿系统感染菌株总计1218株,其中含有361株大肠埃希菌,百分比为29.64%,此外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念珠菌的含量也较多。361株大肠埃希菌中81株来自门诊患者,剩余240株皆来自住院患者,而在住院患者中分布最多的科室当属泌尿科。经过耐药分析可知,本次研究所得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等药物有着很强的耐药性,而在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哌拉西林等药物上则耐药性较低。结论:本院尿路感染菌种最多的当属大肠埃希菌,该类菌种对不同常规抗菌药物皆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用抗菌药应合理与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一起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大量存在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不断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并可能污染水源、饮料及食品等。水及食品中含大肠杆菌的数量愈多表明被粪便污染的情况愈严重。这次食物中毒是由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当细菌污染食品后4~10h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等中毒症状。现将因设家宴而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性病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  Zhu Q  X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27-1429
目的:探讨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采用PCR扩增和菌落原位杂交检测HPIEC-irp2毒力岛基因,并用血清学分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类致泻大肠杆菌。结果:从1032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652株大肠杆菌,经血清学和PCR毒力基因分型,检出各类致泻大肠杆菌225株,其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20株,ETEC81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47株,产志贺样毒素侵袭性大肠杆菌(ESIEC)74株,产毒素大肠杆菌(EIEC)3株。所有致泻大肠杆菌和未能分型的普通大肠杆菌株,再用HPIEC-irp2探针作菌落原位杂交,共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irp2)112株,总阳性率为17.2%。其中41例是从致泻大肠杆菌ESIEC(24/74)和SLTEC(17/47)中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87.5%),腹痛(58.0%),腹泻(>6次/d,75.9),发热(50.9%),以粘液便为主(69.6%)。结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近年来湖南郴州幼儿腹泻沙门菌感染变迁及耐药性,为郴州幼儿腹泻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湖南郴州门诊和住院的腹泻患儿,以粪便培养分离出沙门菌株的感染性腹泻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迁情况、血清型特征、临床表现及耐药性。结果 共收集1 854例腹泻患儿,其中采集粪便样本1 560份,培养分离得到沙门菌株248株(15.90%)。248例沙门菌感染腹泻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58:1,随着年龄增长沙门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015—2020年期间,不同年份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0月是沙门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其中7—10月为发病高峰;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41.06%、21.14%;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为主,其中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占95.56%,体温>39 ℃的患儿占75.81%;腹泻次数均≥3次/d,≥10次/d的患儿占32.26%;粪便性状中稀水便占46.38%,黏液便占29.84%,血便15.73%,脓血便6.85%;有腹痛症状的患儿占51.21%;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儿占22.18%;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占12.10%;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6.04%;对亚胺培南、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0、1.98%、4.95%;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100.00%,对亚胺培南、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甲氧苄氨嘧啶均无耐药性;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47.31%,对其他类型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不高。结论 近年来湖南郴州幼儿腹泻沙门菌感染呈平稳趋势,夏秋为高发季节,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为主,治疗优先选择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鉴定系统,对临床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在694株大肠埃希菌中,尿液标本分离率最高(47.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60.8%,其中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有较高的耐药率,阴性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有较低耐药率.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阴性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要重视对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与预防腹泻的发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56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腹泻物中的致病菌种群,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456份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致病菌183株,总分离率为40.1%,其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27株(占14.8%),假单胞菌23株(12.6%),志贺菌属61株(33.3%),副溶血弧菌属16株(8.7%),沙门氏菌属8株(4.4%),类志贺邻单胞菌12株(6.6%),豚鼠气单胞9株(4.9%),变形杆菌菌9株(4.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8株(9.8%)。部分肠道致病菌对头孢噻肟(CTX)、诺氟沙星(NFLX)、环丙沙星(CIP)、阿米卡星(AMK)等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多样,主要是志贺菌属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等,耐药性不同,临床医师应按照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22-124+129
目的 研究医院骨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2019 年9 月本院检验科接收的骨科患者送检标本80 例的检测报告,经西门子WALKAWAY-96PLUS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革兰阳性菌(G+)检出率为72.5%,最高检出者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G-)检出率为27.5%,最高检出者分别为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G+对青霉素类抗菌药敏感性最低,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G-对青霉素类抗菌药敏感性最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结论 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复杂,需引起关注,避免抗生素滥用问题持续恶化,确保科学给药,提升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2月间尿液标本中分离的161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61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泌尿内科(62.7%)、重症监护病房(13%)及内科病房(10%)。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0、.00%5、.6%1、6.8%、23%、26.7%、33.5%、43.5%、48.4%、50.9%、52.8%、60.9%、62.1%、73.9%、80.7%、90.1%和92.5%。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效地控制由其造成的感染临床上应根据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按国家标准和NCCLS推荐的K-B法对艾滋病标本和体检标本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结果两组标本中检出的沙门菌的菌型分布以B群、C群和D群为主,病人标本检出伤寒沙门菌112株(36.84%),肠炎沙门菌84株(27.63%),德尔卑沙门菌27株(8.88%),其他为阿贡那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体检标本检出沙门菌血清型比较多的是伤寒沙门菌26株(31.71%),肠炎沙门菌17株(20.73%),阿贡那沙门菌6株(7.32%)。药敏试验显示沙门菌敏感性最好的抗生素为氨曲南,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趋势增高,多重耐药比较严重。结论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参考本地区的菌群、耐药性变化的监测结果,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标本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的invA基因序列、志贺菌的ipaH基因序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序列、副溶血性弧菌的td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多重PCR反应对样品中上述4种病原茵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同时优化反应体系。结果:本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该方法能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3.56pg的沙门菌DNA,94.85pg的志贺菌DNA,14.1p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115.32pg的副溶血性弧菌DNA。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适用于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标本中多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莫志航  宁炎 《海南医学》2012,23(18):78-79
目的了解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 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 pneumoniae)的发生率、耐药性,以便于对ESBLs进行监测和治疗。方法对102株E.coli和78株K. pneumoniae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规定的ESBLs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ESBLs的发生率,并检测产ESBLs的E. coli和K. pneumoniae的耐药性。结果13.7%(14/102)的大肠埃希菌和26.9%(21/78)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除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合酶抑制剂耐药率较低外,对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对产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亚胺培南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