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脘痛肝郁脾虚证胃粘膜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标记免疫组织学技术,对61例胃脘痛肝郁脾虚证患者胃粘膜T淋巴细胞亚群浸润状况进行观察,以冀深入探讨该病证的免疫病理学基础,为胃病证候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其诊治水平。结果表明,该病证Ⅰ、Ⅱ型CD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浸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脾虚证Ⅱ型CD2+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非常明显较Ⅰ型为重(P<0.01);病证组Ⅰ、Ⅱ型胃粘膜CD8+T淋巴细胞浸润数有所增加,因此CD_4~+>CD_8~+比值病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_4~+≤CD_8~+者与之相反(P<0.01)。提示该病证存在着免疫功能的改变,其病理机制之一为免疫抑制细胞活跃,从而可能使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2.
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病存在着神经体液失调、免疫系统异常、消化机能障碍等多方面的规律性变化,采用各种不同研究手段深入研究肝郁脾虚证,对慢性胃病的诊断,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它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而慢性胃炎中以脾虚胃热型居多,且该证型病程较长又易反复发作。主要是由于胃粘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4.
脾虚患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病理组织学及胃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观察沈鹰,刘正民,韦嵩,罗祝泉,周民伟为了解脾虚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杆菌(HP)时胃粘膜局部的防御反应,我们对不同证型的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HP感染程度、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胃液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脾虚证和脾虚痰湿证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胃宁乐方治疗慢性胃病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选择慢性胃病脾虚证30例、脾虚痰湿证42例,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用胃宁乐方对脾虚痰湿证患者进行干预治疗1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免疫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证和脾虚痰湿证CD_4~+、CD_4~+/CD_8~+比值皆明显下降,脾虚痰湿证CD_3~+也明显下降,但CD_8~+明显上升;与脾虚组比较,脾虚痰湿证CD_4~+/CD_8~+比值进一步下降,但CD_8~+明显升高(P<0.05)。经干预治疗后脾虚痰湿证CD_3~+、CD_4~+、CD_8~+皆恢复正常,CD_4~+/CD_8~+比值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证和脾虚痰湿证的T细胞亚群调节具有不同模式特点,脾虚痰湿证较脾虚证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是一种脾虚失代偿表现;胃宁乐方能纠正细胞免疫紊乱状态,其治疗慢性胃病机制可能与T细胞免疫调节有关;慢性胃病治愈后仍需调脾固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动态观察51例慢性胃病脾虚证患者血浆环核苷酸、~3H-TdR 淋巴细胞转化和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变化。cAMP 在脾虚证演化中起主导作用;cAMP 与 cGMP 并无互为消长的关系,阴阳学说的现代概念应建立在整体条件下神经体液调节的正负反馈基础上,而不能简单地把 cAMP 与 cGMP 作为这个学说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肝郁脾虚证消化性溃疡的神经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观察肝郁脾虚证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T淋巴细胞亚群浸润状况及其血清P物质含量改变,探讨该病证在神经免疫学方面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病证组胃粘膜CD3+、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均值非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CD8+T淋巴细胞浸润数有所增加,因此CD4+>CD8+比值病例非常明显降低于正常,而CD+≤CD8+者则非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血清P物质含量病证组非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T淋巴细胞浸润与P物质含量增高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P<0.01)。提示神经肽类分泌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消化性溃疡病证为该病证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儿脾胃虚弱与细胞免疫关系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桂芳 《中医研究》2000,13(5):51-52
小儿患厌食症和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符合脾胃虚弱、经检验患儿细胞免疫指标:总T淋巴细胞(Tc)、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均低于正常值,经服健脾中药后,三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提示:脾胃虚弱与细胞免疫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改良Martinek微量测定法检测74例肝硬变患者和100名健康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含量,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8例肝硬变患者和60名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肝硬变患者血清ADA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并按肝郁脾虚型、热郁血瘀型、阴虚络阻型顺序依次递增,各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OKT8明显高于健康人、OKT4/OKT8比值则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病脾虚者血清胃泌素与胃排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和同位素闪烁胃排空检查等实验方法,对慢性胃病脾虚证患者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及胃排空情况进行检测。在所观测的33例中,其结果提示:①测定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可作为脾虚证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②脾虚证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原因,与血清中胃泌素水平下降程度有相关关系;③健脾益气药治疗脾虚证与能增强胃泌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结果湿热蕴脾证组与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组比较QOL总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得分最低,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脾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以BP,GH,VT,SF,MH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除VT下降不甚明显外,其余得分均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蕴脾证组、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理、心理、社会机能受到很大影响;湿热蕴脾证组患者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较轻微;肝郁脾虚证组虽然其与湿热蕴脾证组相比肝损害较轻,病情相对稳定但生活质量却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  相似文献   

12.
脾虚证与血循环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脾虚证与血循环关系研究徐重明汪自源(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200081)聂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630020)脾有消化吸收、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根据中医学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等脏腑理论,国内已对脾虚证与血循环的关...  相似文献   

13.
余轶群  陈飞松 《北京中医》2007,26(4):229-231
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慢性胃病属中医痞满证的范畴,中医研究表明Hp感染多为气机阻滞,湿热内蕴。既往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感染慢性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我们在康胃方的基础上组成健脾消满方,分别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治疗痞满证120例。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部不规律的疼痛、嗳气、纳差、饭后饱胀感、消瘦、腹泻或便秘等症。近代研究证实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简称HP)有关,故此属中医“邪气客胃”的病理改变,对于老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据我们临证所见,以脾虚证多见,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偏阴虚者多为脾虚胃热型,偏阳虚者多为脾虚胃寒型,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证候,并夹有食滞、湿热、痰湿(浊)等,故总体上老年性胃病患者是以脾虚为本,以血瘀为标,根据纤维胃镜检测,发现H…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研究25例脾虚证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肠化生分型及胃粘膜与血浆环核苷酸含量测定,发现肠化生率,结肠型肠化生率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率在良性胃病与胃癌间,在脾气虚证与脾虚气滞证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0.001。提示 cAMP 量变可能是引起脾虚证、胃粘膜肠化生和胃癌的物质基础,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可能是引起"肠型胃癌"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应高度警惕脾虚气滞证胃病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和血浆 cAMP 降低患者的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16.
用改良Martinek微量测定法检测74例肝硬变患者和100名健康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含量,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8例肝硬变患者和60名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肝硬变患者血清ADA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并按肝郁脾虚型、热郁血瘀型、阴虚络阻型顺序依次递增,各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OKT8明显高于健康人、OKT4/OKT8比值则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0.01),但3个证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ADA似与肝硬变程度及中医证型有关,可考虑作为本病中医辩证分型、判断病情与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朱良春证治胃病经验钩述浙江省绍兴市中医医院(312000)董汉良,胡再永关键词:中医师,朱良春,脾胃病,经验朱良春主任医师为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临床经验丰富,总结其经验的《朱良春用药经验》一书,切切实实地记载了他的实践经验,现将其证治胃病经验钩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虚患者胃粘膜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鹰  韦嵩 《中医研究》1995,8(3):16-18
本文观察了75例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三种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含量,发现脾虚组患者胃粘膜PGE_2、6-keto-PGF_(1a)、6-keto-PGF_(1a)/T×B_2比值及cAMP含量均明显低于肝气犯胃组(P<0.05~0.01),TXB_2、cGMP及cAMP/cGMP比值则两组差异不显著,还发现胃粘膜PGE_2、6-keto-PGF_(1a)与cAMP呈明显的正相关。提示脾虚时胃粘膜PG_s和环核苷酸含量有一定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脾虚时胃粘膜代谢和功能变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病存在着神经体液失调、免疫系统异常、消化机能障碍等多方面的规律性变化,采用各种不同研究手段深入研究肝郁脾虚证,对慢性胃病的诊断,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病与痰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5):195-196
慢性胃病与痰瘀青海医学院(810001)韩文关键词慢性胃病,痰湿,血瘀,理论研究慢性胃病主要包括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及癌肿等,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医多从虚寒、肝郁、湿热、阴亏几个基本证型论治。但从临床来看,慢性胃病在发生发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