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01/2015-12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204眼Ⅲ~Ⅳ期DR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6例116眼,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和对照组(54例88眼,未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术后6mo,研究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6mo,研究组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6mo,研究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有4眼出现术后并发症(3.4%),与对照组(5眼,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Ⅲ~Ⅳ期DR患者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较单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能进一步改善临床效果,减轻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及CM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6-01我院确诊DR患者120例24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分为:联合组60例120眼采用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60例120眼仅采取P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 of macula thickness,CM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BCVA值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CMT、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的CMT、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显效65.0%、有效30.0%、无效5.0%,对照组显效50.8%、有效36.7%、无效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PDR较单纯PRP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08/2019-08我院收治的DR患者182例32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91例164眼)与对照组仅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91例162眼),治疗前、治疗6mo均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记录a、b波振幅、峰值时间变化;并检测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视网膜微循环参数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视网膜水肿、出血及渗出吸收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mo,两组患者a、b波振幅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观察组b波振幅高于对照组(P<0.05),但a、b波峰值时间及a波振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6mo,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BCVA改善,黄斑区渗漏面积、CMT降低(P<0.001),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黄斑区渗漏面积、CMT低于对照组(P<0.001),视网膜中央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01),水肿、出血及渗出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可促进视力改善,减少荧光素渗漏,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及渗出吸收,有助于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抑制新生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与降糖药联用对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12眼科住院的伴有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98例126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64眼)和对照组(49例62眼);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卡波糖片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 比较两组患者12mo后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效果、血清HIF-1α、VEGF检测,以及眼部功能。 结果:治疗12mo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2mo两组患者的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mo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视网膜睫状后短动脉和中央动脉的PSV、ED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mo后,两组患者的HIF-1α和VEGF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IF-1α水平分别为35.90±11.36、 46.75±12.08mmol/L,VEGF水平分别为89.72±13.61、110.30±16.74mmol/L,治疗组的HIF-1α和VEG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与降糖药联用治疗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眼底微循环,缓解病情进展,下调HIF-1α和VEGF水平,抑制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2′5—二羟苯磺酸钙胶囊(江苏省医海生物工程技术公司、江苏汉合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法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60例2型糖尿病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组例(51眼)服用国产2′5—二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照组例(53眼),服用导升明胶囊(从Boxium,奥地利依比威大药厂)12周。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3%,对照组为92.5%,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服药期间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国产2′5—二羟苯磺酸钙胶囊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02/2016-11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DR患者54例6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34眼)和研究组(27例34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片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5mo。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视力、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68%(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视野灰度值、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视力、血糖及炎症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3%(1/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 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视力、血糖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532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对263例(506眼)分别接受532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和单纯532激光光凝治疗的D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变化情况.结果 视力: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治疗后有效213眼(83.86%);单纯532激光组有效183眼(72.62%).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治疗有效230眼(90.55%),单纯532激光组有效193眼(76.59%).两组视力及眼底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DR的有效方法,羟苯磺酸钙是防治DR的有效药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可以控制或减轻DR的进展,大部分患眼可以保存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联合治疗.治疗5 mo后,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野、荧光造影及眼底照相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斑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血管瘤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羟苯磺酸钙治疗100例DR患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患者血浆ET-1、CGRP的浓度.观察时间分为服用药物前和服药后2周、1月、3月、半年共5个时间点.结果 DR患者服用药物前血浆ET-1、CGRP含量分别为(186.15±43.89)ng/L、(46.37±13.28)ng/L.服用药物治疗后不同时间(2周、1月、3月、6月)ET-1含量分别为(153.82±39.54)、(121.27±38.45)、(72.61±30.24)和(71.89±24.37)ng/L;CGRP含量分别为(43.42±12.78)、(59.65±15.72)、(68.87±25.36)和(67.91±24.75)ng/L.结果显示,羟苯磺酸钙治疗后,患者血浆ET-1、CGRP含量发生变化,ET-1降低,CGRP升高,ET-1/CGRP比值降低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提示血浆ET-1、CGRP在羟苯磺酸钙治疗DR可能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其对DR诊治疗效的随访判定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120例非增生性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研究组患者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视力、30°内阈值敏感程度)、炎症因子指标(血清hs-CRP、VEGF、IGF-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5mo,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均低于治疗前(t研究组=24.81、19.59、8.567、17.79,t对照组=12.02、8.60、10.32,10.85,P<0.05),视力、30°内阈值敏感程度均优于治疗前(t研究组=-5.24、-8.79,t对照组=-2.26、-3.39,P<0.05); 研究组患者的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视力、30°内阈值敏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7、-9.47、-13.54、-5.59、2.65、4.05,P<0.05)。(2)两组患者治疗5mo,血清hs-CRP、VEGF、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研究组=34.30、23.33、42.118,t对照组=18.68、17.46、26.73,P<0.05); 研究组的hs-CRP、VEGF、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79、-7.43、-15.35,P<0.05)。(3)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2,P<0.05)。(4)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 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DR,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关,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贝斯(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implediabeticretinopathy,SDR)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技术检测20例正常人及15例并发SDR的患者服用多贝斯治疗前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和睫状体后动脉(pos-toriorciliaryartery,PCA)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结果:治疗前SDR的CRA和PCA的血流速度较正常人下降,阻力指数较正常人升高(P <0.001)。治疗后PCA血流参数基本恢复正常,CR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01),但仍低于正常P <0.05)。结论:多贝斯对SDR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577nm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01/06来我院就诊的DR患者104例180眼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药物治疗组(32例56眼)和激光治疗组(50例86眼)及联合治疗组(22例38眼),分别给予药物治疗、577nm激光治疗、药物治疗联合577nm激光治疗,随访6mo后,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的改善程度。 结果:激光治疗组的视力改善程度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 眼底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及新生血管消退率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效果好于单因素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577nm激光联合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行羟苯磺酸钙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40例62眼重度N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31眼)和观察组(18例31眼)。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后给予羟苯磺酸钙12mo治疗。12mo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VCA、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有效率分别为55%、84%,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mo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2mo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mo,两组患眼间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mo的RNFL平均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2mo的RNFL平均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mo,两组患眼间RNFL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有效减轻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的远期视功能损伤,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治疗较单纯激光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重度NPDR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联合和血明目片药物治疗前、后的眼底变化,评估其对NPDR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10/2011-06的DR患者67例129眼,按其眼底病变程度分为早期和中期。将早、中期患者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早期病变的试验组为A1组(16例29眼),对照组为A2组(14例26眼);中期病变的试验组为B1组(19例38眼),对照组为B2组(18例36眼)。试验组服用羟苯磺酸钙及和血明目片3mo,对照组患者服用芦丁片,维生素C,肌苷片治疗。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进行视力、眼压、散瞳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羟苯磺酸钙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后,A1组较A2组眼底改善者明显,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B1组较B2组眼底改善者明显,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A1组较B1组眼底改善者明显,有效率高(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和血明目片对NPDR具有改善和稳定病变的作用,对早期病变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effect of calcium dobesilate on the alteration of the blood-retinal barrier was studied in 41 adult-onset,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inimal or no retinopathy,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oral calcium dobesilate (1000 mg twice daily) or a placebo for 12 months. The posterior vitreous value and the penetration ratio, determined by vitreous fluorophotometry, reflected stabilisation of blood-retinal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the calcium dobesilate patients and deterioration of blood retinal barrier in those given placebo. During the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he study, one year,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microaneurysm and capillary closure gradings was observed. No side effects were associated with calcium dobesilat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atients,NPDR)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4-12/2017-04我院收治的重度NPDR患者92例184眼,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激光组、联合治疗组各46例92眼。激光组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羟苯磺酸钙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眼底检测参数、视网膜微循环参数水平差异。 结果:治疗7wk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联合治疗组的眼底检测参数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S2波幅(Ops OS2)、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水平高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联合治疗组的视网膜微循环参数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速度(MV)的水平高于激光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水平低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重度NPDR患者接受羟苯磺酸钙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提升整体疗效,改善眼底结构及视网膜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