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味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及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动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拟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痹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吸氧、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脑保护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破瘀豁痰汤,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降血脂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中风痰瘀阻络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67例符合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加西医基础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西医基础治疗为主,疗程2周左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90.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后减分值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桂枝茯苓丸加味半夏地龙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半夏地龙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两组均连续治疗1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95%CI=77.90%~99.20%),对照组为60.71%(95%CI=42.62%~78.8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99 8,P=0.036 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χ~2=0.000 0,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其收益为OR=0.12(95%CI=0.02~0.60),NNT=3(95%CI=1.85~9.72)。  相似文献   

6.
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祛痰通络汤。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按中国中风量表评分(CSS),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值为(7.43±2.57),对照组为(5.67±2.3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的祛痰通络汤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用涤痰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辨证给予涤痰汤加减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用涤痰汤加减治疗,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温胆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国 《光明中医》2009,24(7):1340-1342
观察温胆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胆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比较,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显示治疗组疗效优干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胆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气清肝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煎剂益气清肝通络汤.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清肝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瘀阻络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王欣  崔如珍 《新中医》2015,47(3):45-47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芪再造汤和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防治感染等基础治疗,改善脑循环及现代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芪再造汤内服和针灸。疗程8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Ashworth法评价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估肢体综合运动功能,进行痰瘀阻络证候评分。结果:疾病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91.11%,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95.56%,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和痰瘀阻络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NIHSS评分和痰瘀阻络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Ashworth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芪再造汤和针灸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脑络通颗粒对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仅予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脑络通颗粒,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斑块、血脂、血流变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2)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阻力指数、血脂、血流变、炎症因子等指标均获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2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脑络通颗粒治疗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可通过改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阻力指数、血脂水平、血流变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等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临床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李学国 《北京中医药》2007,26(5):287-288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张燮  刘文操 《中医药研究》2013,(12):1469-1470
目的观察对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3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脂、血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峰  彭美玉 《河北中医》2000,22(6):467-46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另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48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0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瓜萎蕴白半夏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低于对照组(68.75%),经统计学处理,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确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汪振宇主任医师自拟逐瘀泄毒汤3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吸氧、降低脑水肿、调控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自拟方药,疗程均为2周。结果:实验组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降低血浆Hcy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泄毒汤3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中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降低Hcy。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评分变化。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依达拉奉+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予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西医治疗,控制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豨莶通栓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及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豨莶通栓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意识状态、临床体征、自主活动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豨莶通栓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并结合针灸,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P 0. 05,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运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痰瘀阻络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