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艾美华  陈悦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48-1049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27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一共有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共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共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低,使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进而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确诊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对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15~30 mg·kg-1·d-1静脉滴注,7~10 d后改为红霉素片口服5~7 d;观察组患儿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10 mg·kg-1·d-1静脉滴注,5~7 d后改为乳糖酸阿奇霉素片口服3 d。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4%,低于对照组的28.07%(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可有效缓解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2013-01~2015-01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萍 《内科》2014,(4):409-410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之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易巧玲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199-1201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米诺环素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RMPP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X线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X线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0.05);随访半年,未见实验组患儿出现牙釉质发育不良、骨骼发育不良、色素沉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米诺环素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阿奇霉素联合穿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呈华 《山东医药》2009,49(47):52-53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穿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联用阿奇霉素与穿琥宁静滴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静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穿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体温恢复正常值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分别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实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vs 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vs 34.15%),且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其痛苦,不良反应少,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7),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给予NCPAP通气,观察组静脉输注大剂量沐舒坦,30 mg/(k·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PaO2、PaCO2和OI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12 h和24 h的PaO2、PaCO2和OI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沐舒坦联合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  相似文献   

12.
伍剑 《临床肺科杂志》2014,(8):1446-1448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期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早产儿病例120例,根据患儿家长意愿分组为固尔苏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在常规进行心电监测、入恒温箱、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不应用固尔苏,固尔苏组给予固尔苏用药治疗。结果固尔苏组患儿的平均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固尔苏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气漏和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固尔苏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死率和NR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快速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肺顺应性,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致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目标性救治措施救治重症手足口病( 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在该院住院的13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研究组)采用目标性救治。同时将该院2010年未进行目标性救治(均按国家诊疗规范救治)的15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病情加重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的高血糖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1)。结论目标性救治措施为重症HFMD的救治提供了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救治方案,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高血糖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经验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应用。结果两组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相似(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疗程、住院费用及二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两周后患者功能状态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T具有指导AECOPD抗生素治疗的作用,有效防止抗生素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佐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03月-2012年03月本院诊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则再给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哮喘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气喘缓解、咳嗽消失、哮鸣音消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PEF、FEF25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佐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少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9-1600
目的探讨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率进行统计;治疗前后行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儿PaO2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提高更为明显;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PaCO2均无明显改变,且两组患者差别亦不明显,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对发生重症肺炎的患儿实施CPAP治疗无需有创操作,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肺栓塞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rt-PA组28例、UK组27例及对照组29例,rt-PA组采用小剂量rt-PA联合抗凝治疗,UK组采用尿激酶(UK)联合抗凝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凝治疗,比较三组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①rt-PA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与UK组的92.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rt-PA组与UK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rt-PA组与UK组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不良反应比较,UK组发生不良反应较rt-PA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与UK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急性肺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c-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采用c-VATS和VAMT手术治疗肺癌患者5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者术后第1 d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前1 d以及术后1 d、3 d和5 d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c-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以及置管时间均少于VAMT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VATS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第1 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VAMT组(P0.05)。c-VATS组患者术后1 d、3 d和5 d血清中CRP水平显著低于VAMT组(P0.05)。c-VATS组和VAMT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7.41%和20.8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c-VATS组和VAMT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70%和4.17%,转移率分别为7.41%和12.50%,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和转移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VATS和VAMT手术治疗肺癌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c-VATS安全性优于VAMT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60例。常规治疗组438例,采用传统的医疗模式,按经验进行治疗、护理及相关检查。临床路径组422例,依据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检查、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间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抗生素的费用。结果两组间比较,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8±1.2)d]、总住院费用[(4472.28±524.30)元]和抗生素费用[(86.43±25.80)元]均低于常规治疗组[(9.5±1.5)d、(5182.07±467.54)元和(176.68±18.6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中,诊疗过程更加规范,缩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降低,而不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操训练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7例在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呼吸操训练。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SpO2)、肺部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SpO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1;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7±1.5)d,低于对照组的(16.6±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呼吸操训练能够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