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雅娴  田英  高洁 《吉林医学》2010,(24):4039-4040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并做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lc为(5.37±0.58)%,FBG为(4.42±0.83)mmol/L;糖尿病组的HbAlc为(9.76±2.68)%,FBG为(8.96±4.94)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lc为(10.76±2.65)%,FBG为(11.34±5.32)mmol/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lc为(7.78±0.38)%。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产检的4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检测,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为(8.42±1.98) mmol/L,对照组为(4.37±0 62) mmol/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9.83±2.51)%和(4.9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耐量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77.78%和96.67%,显著优于空腹血糖与糖耐量检测(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即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57-15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m 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生化管采集静脉血3 m L检测空腹血糖,采样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30±2.2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4.70±0.90)%。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8.50±3.60)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4.80±0.80)mmol/L。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比健康对照组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正常或偏低的标本要结合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值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 34例血糖增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糖化血清蛋测定。其中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 13例 ,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 4 72± 1 36mmol/L ,与正常对照组 (血糖化血清蛋白 1 6 7± 0 4 3mmol/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无糖尿病脑血管病 2 1例 ,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 2 0 3± 0 4 7mmol/L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提示血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对急性脑血管病血糖增高的原因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陈宝琴  王海英 《吉林医学》2006,27(7):739-740
目的:观察应用凌晨3:00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疗效。方法:对40例有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凌晨3:00注射4~6U。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h血糖(2hPG),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FPG从治疗前(9.5±1.6)mmol/L下降至(6.0±0.4)mmol/L,治疗2个月后仍保持为(5.6±0.4)mmol/L;2hPG从治疗前(13.8±0.8)mmol/L下降至(7.4±0.4)mmol/L,在治疗2个月后保持为(7.9±0.3)mmol/L;FPG和2hPG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个月后,HbA1c从治疗前(8.3±0.6)%下降至(6.5±0.3)%,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黎明现象具有快速稳定的降血糖和降糖化血红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和果糖胺(F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糖和血清FA检测。结果: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及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的血糖水平(15.9±2.33mmol/L,9.8±1.97mmol/L)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6±0.77mmol/L,P<0.01)。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FA(4.31±1.45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A(1.65±0.27mmol/L,P<0.01)。糖尿病患者组与无糖尿病患者组的F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FA水平(1.90±0.23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1);而无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无显著性相关(r=0.367,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糖与FA,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成人122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糖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含量[(9.29±1.44)%、(9.19±1.77)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8±0.15)%、(4.62±0.1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成人15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糖测定,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8.46±1.53)%、(8.87±1.9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0.20)%、(5.51±0.2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诺和龙每次0.5~2.0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观察12周,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治疗前(9.4±2.8)m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6.1±1.1)mmol/L(P<0.01);餐后2h血糖治疗前(13.9±4.0)m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8.4±1.6)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想控制率为16.1%,一般控制率为71.0%,有效率为87.1%;低血糖发生2例,占3.0%诺和龙具有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及稳定空腹血糖的作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肖剑锋 《当代医学》2016,(11):33-34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共计100例;对照组为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5±0.5)、(6.5±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2±0.6)、(4.3±0.8)mmol/L,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空腹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方法 简单,干扰因素少,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的意义. 方法:将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每组60例.A组采取综合干预,B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A组社区糖尿病患者经综合干预后,其空腹血糖水平(7.15±0.6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10.26±0.67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4±0.49%)均较B组患者更低(P<0.05). 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综合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生化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免疫比浊抑制法和硝基四氮唑蓝(NBT) 还原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生化含量,同时测定餐后2h血糖(2hPG)在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组的含量变化.结果 糖尿患者病组:尿微量白蛋白(42.45±11.30)ug/mL,HbAlc(8.17±2.37)%,GSP(313.25 ±42.13)μmol/L,2hPG(15.21±4.45)mmol/L,;正常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10.32.±3.35)ug/mL,HbAlc(5.45±2.37)%,GSP(213.25 ±21.13)μmol/L,2hPG(6.32±5.31)mmol/L,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白蛋白、Hb A l c、G S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及糖Hb A l c、GSP是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别对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及50例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感染组)且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组男性32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56.3±11.5)岁,对照组男性40人、女性31人,平均年龄(55.9±11.6)岁,感染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病程、脂肪肝患病率、糖尿病阳性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69±7.78)U/L〕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11±7.48)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空腹血糖〔(7.07±2.16)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8.62±2.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70±2.84)mmol/L,(9.6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餐后2 h血糖感染组〔(11.28±1.96)mmol/L〕高于对照组〔(10.54±2.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波动幅度(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感染组〔(1.61±0.59)mmol/L〕大于对照组〔(1.41±0.3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的C肽释放试验呈现高峰后移至餐后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持续对肝脏造成损害,影响肝糖原的合成、分解以及糖异生作用,导致空腹血糖偏低,而餐后血糖较高,血糖波动大;肝炎病毒对胰腺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无明显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65例正常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为(5.67±0.35)%,FBG为(4.88±0.56)mmol/L;糖尿病组的HbA1c为(9.68±3.12)%,FBG为(9.54±4.25)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1c为(13.52±1.85)%,FBG为(12.01±4.35)mmol/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1c为(7.4±0.65)%,FBG为(7.92±1.85)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1c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健康宣教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葛军  刘文斌  刘钧钧  韩君华 《吉林医学》2010,31(32):5821-5823
目的:探索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相对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方法:选择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就诊患者为糖尿病知识教育对象,随机分组,设参加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为研究组(100例);而不参加该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设对照组(98例),研究组每月进行听课、咨询、答卷等形式的教育;对照组每年1-2次随机获取部分知识,两组药物等治疗不改变。一年后观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研究组(自身对照):空腹血糖(FPG)值,教育后[(6.67±1.35)mmol/L]较教育前[(11.65±3.15)mmol/L]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教育后为[(6.80±1.86)%]较教育前[(8.83±1.37)%]下降(P<0.01);对照组(自身对照):FPG值,教育后[(7.71±1.12)mmol/L]较教育前[(10.58±3.21)mmol/L]下降(P<0.01);HbA1c值,教育后为[(7.51±1.12)%]较教育前[(8.68±1.71)%]下降(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F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A1c研究组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医疗费用,研究组平均为(232±38.84)元/月,对照组平均为(222±44.86)元/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月1~2次的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初步疗效确切,费用无明显增加,但合理的糖尿病教育频率有待长期观察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饮食及运动指导,对照组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沙格列汀片。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FPG、2 hPPG、HbAlc及IRI对照组分别为8.27±1.33 mmol/L,11.38±2.40 mmol/L,(7.39±1.27)%,2.94±0.48;观察组分别为8.25±1.30 mmol/L,11.33±2.47 mmol/L,(7.50±2.08)%,2.96±0.49,治疗后FPG、2hPPG、HbAlc及IRI对照组分别为6.65±2.08 mmol/L,9.62±4.17 mmol/L,(6.65±1.08)%,2.58±0.25,观察组分别为5.53±1.82 mmol/L,7.83±3.8 mmol/L,(5.42±1.53)%,2.18±0.2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较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可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BMI指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亚利  黄强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945-1947
目的 观察玉女煎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临床效果,以探讨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疗法,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方法 选取仙居县中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8),2组患者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及玉女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其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头晕、头痛、皮疹)。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为(5.72±1.81)分,低于对照组的(8.62±2.65)分,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31±1.24)mmol/L、(8.72±2.19)mmol/L、(3.82±1.44)%]低于对照组[(8.64±3.37) mmol/L、(13.07±2.35) mmol/L、(5.05±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与对照组(6.25%)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玉女煎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功能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6.21±2.15)mmol/L、餐后2 h血糖(7.34±2.45)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6.12±1.33)%均低于对照组(7.98±2.84)mmol/L、(8.76±2.11)mmol/L和(7.4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8.21±1.02)μIU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35.11±3.35)μIU均高于对照组(7.57±0.94)μIU、(32.36±3.11)μIU,空腹胰高血糖素(218.12±15.31)pg/mL、餐后2 h胰高血糖素(239.43±16.11)pg/mL低于对照组(232.65±16.52)pg/mL、(270.65±17.8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较低,分别为10.64%和8.51%,且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功能,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且不会损伤患者肾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国产阿卡波糖胶囊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拜耳公司研制生产的阿卡波糖 (拜唐苹 )进行比较。方法 :40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平行分为治疗组 (国产阿卡波糖组 )和对照组 (拜唐苹组 )。结果 :治疗 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 (治疗组 :治疗前 9.45± 3.2 3mmol/L ,治疗后 6.60± 1.70mmol/L ;对照组 :治疗前 9.83± 3.81mmol/L ,治疗后 7.2 3± 2 .2 2mmol/L)及餐后两小时血糖 (治疗组 :治疗前 13.35± 3.72mmol/L ,治疗后 9.47± 3.5 4mmol/L ;对照组 :治疗前 14 .2 3± 5 .14mmol/L ,治疗后 10 .38± 4.42mmol/L)均有明显下降 ,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组 :治疗前 7.5 1± 1.49% ,治疗后 6.48± 0 .0 1% ;对照组 :治疗前 8.36± 2 .2 6% ,治疗后 7.12± 1.33% )亦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 ,且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国产阿卡波糖胶囊和拜唐苹同样为一有效的口服抗高血糖药物 ,具有与拜唐苹相近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临床疗效。方法: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30例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24周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统计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FPG治疗前后分别为:10.6.±3.2 mmol/L,5.8±0.9 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G治疗前后分别为:13.6±4.7 mmol/L,7.2±2.2 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治疗前后分别为:(8.3±1.0)%,(6.7±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27例(90.0%),治疗期间出现轻度低血糖1例,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分别为100%、97%。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风险低,治疗依从性好和满意度高,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