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术治疗隔膜型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下腔静脉膜性梗阻的219例患者施行隔膜切除术,切开下腔静脉,以球囊阻断病变远心端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血流,直视下切除下腔静脉隔膜,取出繁衍血栓,解除下腔静脉阻塞,术后辅以抗凝祛聚治疗。结果:213例患者取得了明显的近期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率97.5%,死亡6例,病死率2.5%。随访6个月至9a,临床症状复发20例,复发率9.1%。结论:直视下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术是治疗是腔静脉隔膜型布-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布-加综合征患者的MR影像数据建立个体化的下腔静脉血管三维数字化模型,探讨其意义以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典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MR增强扫描,采集其下腔静脉影像数据集,将采集到的DICOM格式的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运用阈值分割技术对下腔静脉血管进行分割,利用3D计算功能对其重建.结果 所建个体化下腔静脉血管三维模型符合临床解剖特性,可以任意缩放、任意角度旋转,显示血管空间结构,并可以进行距离、角度以及狭窄度的测定.结论 获得了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个体化下腔静脉血管三维模型.该模型可为人体解剖以及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Ⅲa型布-加综合征新的手术方式。方法:1994年5月-2001年1月采用腔静脉-腔静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46例Ⅲa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4.3%。39例患者术后随访6-72个月,随访率84.8%。效果优者33例(84.6%);良好者4例(10.3%);2例效果欠佳(5.1%)。结论;本术式与腔静脉-右心房转流术相比具有人工血管短,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点,并可避免心包炎的发生,是治疗Ⅲa型布-加综合征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学彬  马果丰  曾艳  杨姣  袁莉  贾莉  邹玲 《海南医学》2013,24(17):2543-2544
目的探讨彩超对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腔静脉闭塞型BCS患者15例,观察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超诊断下腔静脉闭塞型BCS符合率为86.7%(13/15),主要直接征象为:肝后段下腔静脉内隔膜状回声或管壁节段性闭塞,远端扩张。主要间接征象为:肝脏回声粗大、肝尾叶增大、侧支形成。结论彩超作为无创、价廉、可重复强的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闭塞型BCS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立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36-3037
<正>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是因为肝静脉主干/肝段下腔静脉多种性质的阻塞导致肝静脉血流受阻。近年来,随着影像及介入检查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现将近5年来经本院及上级医院确诊的11例Bcs病例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上腔静脉病变的布 -加综合征 (BCS)的治疗方法。方法  3例术前均经彩色Doppler及血管造影确诊。 1例行腔房人工血管旁路 ,1例行下腔静脉破膜及扩张(PTA) ,1例行PTA及内支架置入 ;3例中 ,1例上腔静脉血栓延续至双侧颈内静脉者行溶栓治疗 ,余 2例上腔静脉病变未予处理。结果  3例下腔静脉压力变化 :术前分别为 2 .40kPa、2 .16kPa、3.5 3kPa(平均 2 .98± 0 .12kPa) ,术后降至 0 .98kPa、1.2 7kPa和 1.0 8kPa(平均 0 .74± 0 .15kPa ,P <0 .0 5 )。随访 3月至 11年 ,2例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1例明显缓解 ,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介入治疗是该类BCS的首选方法 ,其并存的局限性上腔静脉病变可不预处理。  相似文献   

7.
韩新强  祖茂衡 《当代医学》2010,16(35):672-67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膜性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在隔膜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下腔静脉膜性阻塞(Membranous obstruc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MOVC)患者下腔静脉血液中VEGF的含量,并与非BCS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OVC患者下腔静脉血液中VEGF明显高于非BC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管内皮损伤是下腔静脉隔膜形成的激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1992年7月至2000年12月,对19例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采用脾切除,脾静脉-右心房架桥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9个月至8a,效果优者18例(18/19),1例人造血管血栓形成(1/19)。结论:对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脾切除,脾切除,脾静脉-右心房架桥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1992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26例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采用脾切除、脾静脉-右心房搭桥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年至8年,效果优者24例,2例有人造血管血栓形成。结论对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脾切除、脾静脉-右心房搭桥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布-加氏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布-加氏综合征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我院1992年1月到2003年10月收住的24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结果:24例病例中18例误诊.误诊最多的为肝硬化.结论:彩色多谱勒、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可提高对布-加氏综合征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布 -加综合征(Budd -ChiarisyndromeBCS)是指肝静脉或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及门静脉高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动态、直观地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的各种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在某些方面堪与血管造影、MRI、CT等检查相媲美 [1,2];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 -加综合征已得到临床肯定 ,并由于其方便快捷、价廉无创 ,使得术后的患者可以不定期随访观察疗效 ,因而受到临床青睐。尤其是血管内放置支架者 ,超声不仅能清楚显示支架的形态、管径、内部…  相似文献   

12.
13.
布-加综合征(BCS)多发于我国北方,近年来诊疗方法逐渐成熟,1990年Furai[1]首次报道血管内支架治疗BCS取得成功,我院自1996年以来开展了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TSA),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0~44岁,平均36岁。主要表现为劳累后心慌、腹胀、肝大、胸腹壁静脉曲张,消化道及下肢静脉曲张。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分别在放射及超声介入下行下腔静脉内支架(Z字型伸直型不锈钢内支架,长5.2~13cm不等),术后1周复查彩超支架置放良好,随访6~36月,效果良好,下腔静脉血流正常。2 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高场强磁共振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的价值.方法 5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 RV)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下腔静脉阻塞端的性质.结果 5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中MRV显示下腔静脉完全阻塞37例,不完全阻塞14例;节段性阻塞14例,节段性狭窄3例;膜性阻塞23例,膜性带孔狭窄10例.DSA显示完全阻塞38例,不完全阻塞13例;节段性阻塞13例,节段性狭窄4例;膜性阻塞24例,膜性带孔狭窄9例.MRV正确显示其中不完全阻塞12例.以DSA为金标准,MRV诊断下腔静脉阻塞性质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MRV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类型有重要价值,术前准确诊断阻塞段类型有助于指导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5.
王友琼 《当代医学》2009,15(6):35-35
目的分析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复杂性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1月-2007年7月收住的9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结果布-加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腹部胀痛、腹水、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误诊事较高。结论应重视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肝硬化表现重而肝功能损害轻.应高度怀疑本病。彩色多谱勒、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可提高对其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布-加综合征(B—CS)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彩超和64排CT血管成像,将其分为3种类型(5个亚型)。治疗方法包括: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或加支架置入)术59例,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和血栓取出术21例,下腔静脉旁路术(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7例,下腔静脉-右心房架桥术18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36例,脾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20例,脾静脉-右心房架桥术6例,改良脾-肺固定术6例,联合手术(下腔静脉球囊扩张+肠-腔架桥术1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0/173),围术期病死率为2.31%。随访时间6个月~5年,122例总有效率为83.60%(102/122),术后1年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7.76%(8/103)、12.5%(12/96)。结论布-加综合征治疗方法较多,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门静脉高压或下腔静脉高压的程度以及患者全身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分析了14例布--加综合症的影像学资料,将此病分为A、B、C三型,结果显示:传统X线、B超对此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而经皮腔静脉造影是确诊此病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下腔静脉(IVC)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7例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布-加氏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膜性狭窄2例,膜性闭塞4例,节段性狭窄2例,节段性闭塞9例。17例均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或)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7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在2周内部分或全部消失。随访4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再狭窄。结论:介入治疗IVC型布-加氏综合征,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下腔静脉成形内支架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