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2年藤本等发现一种具有共同临床和病理特点的疾病,命名为坏死性淋巴结炎(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本病多见于青年,易侵犯颈部淋巴结,腋窝、颌下、鼠蹊淋巴结亦可受侵,深部淋巴结则未见病变,但Wakasa见到2例侵犯了纵隔。发热一般达38℃以上,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2~3个月后可自愈。病变淋巴结皮质旁区扩大,皮质滤泡减少。出现单发或多发的坏死病灶。坏死灶中可见散在的组织细胞,胞浆染色浅,胞体内吞噬有细胞核和崩解淋巴细胞;还可见吞噬细胞核的噬细胞和反应增生的大型幼稚淋巴细胞。看不到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及浆细胞等炎症性细胞  相似文献   

2.
Kikuchi—Fujimoto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以原因不明的淋巴结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病理表现为含细胞核碎裂产物的淋巴结灶性坏死,坏死区周围有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免疫母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聚集,但无粒细胞浸润。KFD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确诊主要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1981年7月至1988年12月,作者为5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持续存在或复发的病人施行了根治性颈廓清术。病人年龄21~71岁,中数50岁,男36,女15,所有病人鼻咽和颈部均接受根治性放射剂量。手术后51人均存活,仅1例因手术后近距放疗引起颈部皮肤坏死,颈动脉破裂死亡。对50例存活病人的随访时间为6月~9年,中数2年,其中7例颈部复发,7例出现远处转移,3例在鼻咽部复发。3例伤口边缘坏死,需要二期手术关闭。2例有持续性乳糜漏,经保守治疗痊愈。对各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除颈淋巴结的移动性之外,病人的年龄、性别、颈淋巴结大小、数目、粘连  相似文献   

4.
陈晓云  杨开颜 《耳鼻咽喉》2002,9(6):346-348
目的:研究一种检测头中恶性肿瘤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对51例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阴性(cN0)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廓清标本同时用常规病理切片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抗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比较其微灶转移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病理切片其颈淋巴结病理阳性(pN^ )为29.41%;而连续切片抗CK阳性率为49.02%,二者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51例cN0病人中,常规病理检查有36例为pN。经组化CK染色这36例中又有10例被证实为颈淋巴微灶转移(27.78%)。结论:对于头颈肿瘤的颈淋巴隐匿性病理转移的诊断,应用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法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检测微灶转移较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Kikuchi-Fujimoto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以原因不明的淋巴结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病理表现为含细胞核碎裂产物的淋巴结灶性坏死,坏死区周围有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免疫母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聚集,但无粒细胞浸润.KFD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确诊主要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鳞状细胞癌是头颈肿瘤的主要组织类型,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评估预后的关键因素。由于早期诊断的局限性,当出现局部或远端的肿瘤转移灶时,预后往往较差。为提高这组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寻求全身辅助性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目前,应用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治疗已位居改善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的新型辅助性治疗序列中的一种。本就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临床应用、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及目前头颈肿瘤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加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伴异常蛋白血症免疫原细胞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lclymphadenopathywithdysprotelnemla,AILD)是一种以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多种免疫功能异常为表现的少见病,原发于头颈部尤其是聘扁桃体的更少见。该病发展快,预后差,目前治疗以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联合化疗为主,放疗尚无应用。下面报道1例采用局部照射治疗成功的AILD病例。患者85岁,男性,1988年1月出现胸痛、干咳,继而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胸片示有例胸腔积液。入院检查:咽扁桃体肿大,左颈部及双腋窝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示贫血,血沉快,C反应蛋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8.
急性会厌炎并发症之一:颈部坏死性筋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因其迅速引起广泛蔓延的筋膜坏死而成为危机生命的颈部软组织感染,同时可引起皮下组织内小血管血栓形成而导致皮肤坏疽。因疾病早期感染部位皮肤无恶性表现,常延误诊断。以往有关于牙源性感染、咽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或手术创伤所致该病的报道,但未见急性会厌炎引起该病的文献。该文报道了1例因急性会厌炎所致的颈部坏死性筋膜炎,并讨论了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面的问题。患者37岁,男性,既往健康,有不适、发热、加重性喉痛2日病史,因其于12小时内迅速出现声音沉闷及扩展到胸部的颈部肿胀而被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9.
报道3例称为中线肉芽肿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该病的免疫表现型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多形态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形成坏死和血管炎。浸润的细胞有小细胞、大细胞、混合型细胞、上皮细胞和组织细胞,而浆细胞罕见。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查时则发现非典型性细胞和浸润细胞的绝  相似文献   

10.
在耳硬化早期,内软骨骨内被新生海绵灶骨所取代。在晚期,脱钙灶重新钙化成致密骨斑。前庭窗耳硬化导致进行性传导性听力减退,但耳镜检查正常;2/3此类病人在早期均有耳鸣,耳蜗耳硬化将引起进行性感音性聋。当两型俱在时,则可出现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5 1例初发和复发的鼻咽癌病人在放疗前、后均进行颈淋巴结临床触诊和B超检查 ,记录颈淋巴结肿大的有无、大小等情况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2例初发病人 ,经B超检查后导致临床分期变化的有 14例 (3.6 % )。触诊双侧颈N0 和单侧颈N0 的假阴性率分别为 2 8.2 %和 2 5 .5 %。鼻咽和颈同时复发的 14例病人中 ,触诊漏诊率为 2 1.4 %。单纯颈复发的32例病人中 ,触诊误诊率为 12 .5 %。在颈淋巴结融合成团的 33例病人中 ,触诊误诊率为 5 1.5 %。在超重或肥胖的31例病人中 ,颈部最大淋巴结的大小触诊与B超检查相比较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放疗结束时 ,颈淋巴结全消与残留的情况 ,触诊与B超检查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B超扫描较临床触诊检查鼻咽癌病人颈淋巴结准确性更高 ,对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颈部转移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此类病人肿瘤复发最常见的类型。因为目前微小的转移灶在术前不能被察觉,故选择性颈侧廓清术越来越多地作为治疗颈部无阳性临床体征喉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以达到降低癌肿复发率的目的。对于局限性,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选择性颈侧廓术与改良颈廓清术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一种检测头颈部恶性肿瘤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 :对 5 1例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阴性 (c N0 )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廓清标本同时用常规病理切片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抗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CK)比较其微灶转移检查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病理切片其颈淋巴结病理阳性 (p N+ )为 2 9.4 1% ;而连续切片抗 CK阳性率为4 9.0 2 % ,二者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发现 5 1例 c N0 病人中 ,常规病理检查有 36例为 p N0 ,经组化 CK染色这 36例中又有 10例被证实为颈淋巴微灶转移 (2 7.78% )。结论 :对于头颈肿瘤的颈淋巴隐匿性病理转移的诊断 ,应用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法有一定优势 ,是一种检测微灶转移较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Becrotizing]ymphadenitis,HN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197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Kikuehi和Fujimoto等报道,又称菊池病(Kikuchidisease)或Kikuehi—Fujimoto病(KFD)。该病以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淋巴瘤或淋巴结结核等,确诊主要依据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现将我院2007年收治的2例HNL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正确评估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常规病理检查手段很难发现以单个细胞或微小细胞团形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这些不被一般检查方法发现的隐匿性转移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鳞癌最终通常会转移至颈部淋巴结 ,普通病理学检查为阴性的淋巴结可能已发生微转移。微转移的发生率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故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监测至关重要 ,但亚临床阳性淋巴结的监测极为困难。据报道 ,免疫组化染色法的应用已将HE染色法为阴性的乳癌和食管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分别提高达 2 9%和 31.7%。最近 Dowlatshohi等也比较了免疫组化法及 HE染色法对 52例乳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率 ,分别为 58% (30 / 52 )及12 % (6 / 52 ) ,这表明隐性转移的发生率很高。Brennan等检测了因头颈部鳞癌接受手术的…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误诊一例尹兆富,刘翠云,邹毅强川崎病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川崎1967年首次报道的。我科收治一例,以发热及颈淋巴结肿大入院,误诊为颈淋巴结炎,随着一系列症状出现,先后被儿科、皮肤科、口腔科、...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颈侧廓清术在局部转移喉癌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转移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此类病人肿瘤复发最常见的类型.因为目前微小的转移灶在术前不能被察觉,故选择性颈侧廓清术越来越多地作为治疗颈部无阳性临床体征喉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以达到降低癌肿复发率的目的.对于局限性,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选择性颈侧廓清术与改良颈廓清术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是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1978年Todd等首次报导,后渐被人们所认识。TSS可发生在应用阴道塞的妇女、手术后和皮肤感染的病人。本文报道和讨论了鼻中隔手术后发生TSS的三例病人,其中二例为女性。术后均行鼻腔填塞和使用特氟隆或尼龙片保护中隔粘膜,24小时内即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血压下降、高热和肢体或胸背皮肤出现瘀点或红斑,而伤口无明显感染的体征。严重者可发生四肢末梢循环障碍甚至引起坏死。本组中一例重症病人并发肢体坏死、肾功能和肺功能衰竭,经截去部分肢体、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和透析术治愈。鼻腔分泌物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治疗包括撤除鼻腔填塞物、清除病灶、补充血容  相似文献   

20.
喉癌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诊断较容易,但近年来,由于不典型喉结核发病率有持续增高的趋势;而极少数喉癌早期临床表现不一,特别是伴有肺结核时。喉腺样囊性癌因发生率低,早期症状缺乏特征,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病理取材困难,因此临床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将笔者所遇2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病例1,男,54岁,因反复咽痛、阵发性咳嗽、咳痰伴盗汗、低热8个月,讲话含糊不清、血痰半个月,于2000年2月28日以急性会厌炎,右颈淋巴结结核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以肺结核、喉结核抗痨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