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放射学医疗照射与职业照射剂量水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进行介入放射术时 ,病人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下 ,受照剂量相当大 ,一些大型医院介入放射工作量十分大 ;地、县级医院虽工作量相对小 ,但设备条件较差 ,因而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较高。这就给射线防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降低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 ,以保证介入放射学迅速健康的发展。为此 ,本文介绍几种介入放射诊疗中患者剂量调查结果 ,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情况 ,以提供介入放射防护工作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本次剂量调查采用LiF(Mg ,Cu ,P)粉末剂量计 ,密封于外径 3mm ,壁厚 0 5mm的塑料管中 ;测…  相似文献   

2.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到70年代逐步应用于临床,开辟了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由于导管技术的完善,电视影像技术、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使介入放射学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也由于介入放射学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精度高和疗效快之特点,使之倍受欢迎。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几乎完全暴露在X射线剂量较高的辐射场中,而且操作时间又较长,使受照剂量较高,因此,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做好防护,可以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点,以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也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本文在该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入放射学是融医学影像和诊断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是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从事介入放射学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人员日趋增多。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与一般放射学技术相比,具有曝光量大,多角度投照、接触时间长、近台操作等特点,容易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市常见的三类介入放射学第一术者的职业照射剂量分布,评估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风险。方法 收集2家医院心脏、肝脏、下肢等三类介入手术65例。利用热释光探测器对第一术者眼睛、甲状腺、躯干、四肢等8个部位进行单次介入手术剂量测量。结果 不同介入手术中,射频消融术第一术者的平均剂量最大(中位值为88μSv),下肢静脉造影剂量最小(中位值为18μSv)。常见三类介入谢射学手术的剂量分布为心脏介入剂量(中位值为56μSv)>肝脏介入剂量(中位值为29μSv)>下肢介入剂量(中位值为18μSv)。第一术者左手的剂量最大(中位值为104μSv),右脚剂量最小(中位值为11μSv)。结论 应加强介入放射学的辐射防护,确保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沈青  崔茜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287-288
目的 分析近五年本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防护状况。方法 汇总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医用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和科研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45 mSv· a-1、2.619 mSv· a-1、3.074 mSv·a-1、0.653 mSv·a-1和0.527 mSv·a-1,介入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高于其他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五年间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五年来,徐汇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6.
整理分析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2015-2016年职业体检报告及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判断放射工作人员的接触剂量是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较高,其中县级医院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白细胞降低率也明显高于医院普放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放射工作人员县级医院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和普放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与效应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入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调查及防护措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淄博市介入放射学诊断及治疗工作人员剂量水平,利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现场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结果介入工作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和采取防护措施后所受剂量有明显差异,应进一步加强介入工作人员个人及工作环境的防护.  相似文献   

8.
某医院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剂量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开展,其检查治疗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介入放射学是在X射线导视下经皮穿刺、插管进行各种诊疗的一门新型技术,介入工作人员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近台操作,而且工作时间又长,给防护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从而使受检者和介入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1],为了切实保障介入工作人员的健康,减少X射线辐射的危害,结合济南市中心医院DSA设备和实际监测情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入诊疗技术的放射防护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入放射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它是通过X射线影像导视来完成诊断、治疗工作。介入用于临床至今只有二十多年,其发展非常迅速,应用遍布全身各系统。但在介入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受照剂量都比较高,因此介入防护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有关问题谈谈看法。1介入诊疗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石友堂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4):484-485,509
目的 探讨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以及与临床工作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释光法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采用Pearson系数法分析个人剂量与临床工作量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773名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1 mSv/年共694名(占89.78%),1~<5 mSv/年72名(占9.31%),5~<15 mSv/年6名(占0.78%),≥15 mSv/年1名(占0.13%);79名个人年有效剂量≥1 mSv工作人员中,从事放射诊断45名,放射治疗3名,介入放射学31名;个人年有效剂量≥5mSv工作人员,放射诊断4名,介入放射学3名;不同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学最高为0.78 mSv/年;不同工种人均年临床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诊断人员年临床工作量和人均年临床工作量均最高,分别为7842片次/年和16.61片次/年;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与临床工作量呈正相关(r=0.98,P<0.05),不同工种两者关系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保持较低水平,但外照射个人剂量与临床工作量相关,工作中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我区介入放射学中放射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受照剂量,规范介入放射学应用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制定调查方案,拟定调查表格,在统一的质量控制条件下,统一方法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单位使用为进口机器,防护性能较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效果显著。结论 要加强介入放射学中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与管理,同时不能忽视患者的防护。  相似文献   

12.
2018年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对883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规范监测759人,其中7人年有效剂量超过调查水平,无超过年有效剂量限值者。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介入放射学类人员,为0.75 mSv∕年;最低为X射线工业探伤类人员,为0.22 mSv/年。医用辐射类与工业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诊断放射学与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人员,X射线工业探伤与其他类(主要为核子秤、料位计、测厚仪等)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综合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整体受照水平较低,远低于国标限值。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五所医院介入放射诊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入放射学是应用放射诊断学的技术作为导向穿刺的手段 ,以达到诊断治疗疾病的综合性方法 ,可以解决许多内外科解决不了的诊断治疗难题 ,而且对病人创伤小 ,深受患者的欢迎。介入放射学目前在我国已普遍开展 ,并普及到某些地县级医院。介入放射诊疗是在X射线机透视直观下进行 ,手术过程中病人较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照射下 ,受照剂量较高。关于介入放射诊疗中医疗照射防护 ,还没有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 ,对我国介入放射医疗照射状况还不甚了解 ,本文首先对介入放射开展最多的心血管疾病和肝癌进行了医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为我国介入放射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东省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其放射卫生管理和放射防护效果。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并分析。结果2007年度统计结果表明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其年剂量当量均小于标准限值20mSv,其中临床介入及心内科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和集体剂量当量是各工种中最高的:X射线诊断、临床介入和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低于广州市区省级医院同工种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结论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符合要求,是安全的,但对人均剂量大于省调查水平(2mSv)的临床介入及心内科等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降低人员的受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分析2012-2015年山东省内35家医疗机构从事介入诊疗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进行监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各年度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实际监测人数逐年增加;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下降,且异常剂量率逐年降低。结论 2012~2015年山东省从事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相关人员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应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操作过程中应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相关医疗单位应提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剂量水平监测和新防护器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radiology)介绍的是医生在手术前、手术中或者与其它检查或治疗中用放射学方法为引导的各种操作。这类操作有插入导管进行引流、排石、管腔重建、扩张或栓塞小血管及灌注药物等。这类操作大多需要较长时间在X射线透视下直接在诊视床边进行检查或治疗 ,从而使受检者和工作人员受到较大的剂量[1,2 ] 。为此国内外介入放射学医务工作者和辐射防护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求妥善、合理的解决方法。我们对附属医院某些介入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辐射剂量监测并结合国内外较成熟的经验研制了新的防护器材。…  相似文献   

17.
杨彦文  殷强  牛庆国  周开建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89-1590
目的调查河北省部分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情况。方法对2010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248人)年人均剂量当量监测数值进行比较,个人剂量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范围为0.13~1.41 m〕mSv/a,平均值最低的工种为诊断放射学(0.13 mSv/a),最高工种为介入放射学(1.41 mSv/a)。介入放射学及医用加速器年人均有效剂量与诊断放射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牙科放射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县级以上医院放射防护工作开展较好。但仍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工作。对牙科X线机的防护也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07—2017年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医院行政部门的放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采用热释光法测量,评价从事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其他医学类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用SPSS22.0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2007—2017年共监测666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62 mSv·a-1,集体剂量为34.51 man·mSv。2010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8 mSv·a-1;2011年大剂量值占比最高,为18.87%。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大剂量占全部工作人员的53.49%。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最多,共263人次,且人均年有效剂量的平均值最高,为0.82 mSv·a-1,不同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满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较低且逐年下降。介入放射学仍是高风险辐射岗位,且个人防护意识有待提高。放射技师及护理人员岗位流动性大,需加强此类人群的放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19.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使临床诊断、治疗和放射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而随之带来的操作者受照剂量的增加,有可能对操作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操作者受照剂量的测试调查,分析了受照剂量增加的原因,评价了介入放射学操作者的年受照剂量,从而为今后改善介入放射学操作者的防护条件积累一定的资料和经验,达到更好的防护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受照剂量与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保障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对介入用X射线机进行监测,对介入放射学工作者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一般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总数异常检出率、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等增高。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者身体健康受到一定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