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联合手术附加吻合口固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涣洲  鲁自洋 《普外临床》1996,11(6):328-331
作者联合应用Hassab手术和Linton手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血压症69例,其中36例附加吻合口固定,进行了1-4年的随访并观察了术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均有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附加吻合固定组术后未发生吻全口扩张,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大多在30%以内,无肝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联合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肾静脉分流(简称联合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门静脉自由压从(37±8)cmH_2O降至(30±4)cmH_2O,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入肝血流量从(1098±338)ml/min减至(995±293)ml/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从(605±288)ml/min增至(735±293)ml/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93%)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6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4%,其中1例死亡。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得到明显缓解,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未发现脾静脉血栓形成,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联合手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为理想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大鼠门体分流及循环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使用放射性微球技术,观察了31只大鼠不同程度门静脉缩窄后血流动力状态及门体分流量和门静脉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大鼠存在显著的高循环动力状态: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升高,平均动脉压降低,伴有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内脏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门体分流量明显增加,并与门静脉压力的升高两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Y=26.14+5.32X(r=0.76,P<0.001)。作者认为,全身及内脏血流增加是维持实验动物门静脉高压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对门静脉和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直接门静脉测压和血气分析、SwanGanz导管对1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检测TIPSS术前后门静脉、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TIPSS术后30分钟和2周,门静脉压力下降34%和554%,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加677%、213%和680%、204%。术后2周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加14倍,心输出量显著增加(P<001),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显著下降(P<001),右心房压和肺动脉压增加(P<005);肾血流量显著增加(P<001),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TIPSS既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改善肾脏功能,又加重门静脉和全身血流高动力状态,应用时需加强心、肝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5.
覆膜支架对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为门腔静脉侧侧分流,采用介入放射技术经DSA或超声引导下在肝右或肝中静脉与门静脉分支间建立肝内分流道,具有微创、手术成功率高、降低门静脉压力显著、手术并发症低等特点。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已有20年历史,临床结果表明.TIPS手术成功率为95%~100%,控制出血率为90%,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仅为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IPS、断流术、断流加分流术对肝功能性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本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37例 ,行TIPS治疗 8例、断流术 10例、TIPS +门奇静脉断流术 10例、门奇断流+脾肾分流术 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D 山梨醇 (SOD)清除率和直接门静脉测压检测手术前后肝总血流量、肝功能性血流量和门静脉压。结果 术前病人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血流量显著增加 ,肝功能性血流量显著下降 ,ChildC级病人下降更为显著。TIPS、TIPS +断流术和断流 +脾肾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性血流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5 )。其中 ,TIPS术后肝功能性血流量下降显著大于TIPS +断流术和断流 +脾肾分流术。断流术病人门静脉压和肝功能性血流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肝功能性血流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分流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减少肝功能性血流量。  相似文献   

7.
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分流和断流联合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5年入院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施行分断流联合术(300例)和断流术(10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测量。结果本组分断流联合术再出血率为5.9%,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1%,术后1、3、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91.9%、84.9%、69.2%和45.1%。断流术后近期出血率为5.5%,远期再出血率为21.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5%。分断流联合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为(30.5±2.6)cm H2O,门静脉血流量为908 ml/min,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较断流术组显著降低和减少(P<0.05),但联合术与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后门静脉头向侧支消失。结论从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证实分断流联合术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14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TIPSS治疗,采用超声多普勒、门静脉造影和测压观察了100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TIPSS技术成功率94.62%,操作并发症发生率4.62%,轻度肝性脑病9.03%,术后死亡率3.08%;术后1~24个月随访,分流道狭窄或阻塞率12%,症状复发率9.0%,死亡率6.0%。肝内分流道建立后门静脉压力和肝外门体分流量显著下降,门静脉流速增加,分流道通畅者分流道和门静脉流速分别下降11.93%和20.14%,分流道狭窄者流速进一步下降。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显著,动态观察血流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流道狭窄或阻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IPS、改良Sugiura术和TIPS加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9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TIPS(Ⅰ组 )、改良Sugiura(Ⅱ组 )和TIPS加改良Sugiura术 (Ⅲ组 )治疗。 结果 Ⅰ、Ⅱ和Ⅲ组近期并发症分别为 2 3 3 3 %、3 0 0 0 %和 2 0 0 0 % ,其中 ,出血复发率为 6 67%、10 0 0 %和 0 % ,肝性脑病为 16 67%、0 %和 13 3 3 % ,Ⅰ组病死率为 3 3 3 %。术后 1~ 3 6个月随访 ,Ⅰ、Ⅱ和Ⅲ组出血复发率分别为 3 4 4 8%、3 3 3 3 %和 3 3 3 % ;肝性脑病分别为 17 2 4 %、3 3 3 %和 3 3 3 % ,病死率分别为 2 0 69%、13 3 3 %和 3 3 3 %。Ⅲ组分流道通畅率高于Ⅰ组。 结论 TIPS与改良Sugiura术联合运用能有效地防治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Viatorr支架用于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的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分析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情况、肝性脑病发病率及分流道通畅率。结果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技术成功率100%;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40.00±3.85)cmH_2O和(23.60±2.87)cmH_2O。术后随访1~14个月,分流道通畅率100%(34/34),肝性脑病发病率5.88%(2/34)。结论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手术操作成功率高,分流道通畅率高,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研究覆膜支架移植物和裸支架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覆膜支架移植物行r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0例(A组),同期采用裸支架行TIPS治疗30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血流变化及l临床疗效.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出血和肝性脑病,各出现分流道急性阻塞1例.A组术后随访(6.2±3.9)个月,B组术后随访(8.3±4.4)个月,A组和B组的再出血率、分流道阻塞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和20.0%、0和30.0%、16.7%和20.0%、0和13.3%,A组再出血率、分流道阻塞率和病死率低于B组(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无差异(P>0.05).A组门静脉压力、门体压力梯度下降程度、门静脉血流增快程度、分流道血流速率高于B组(P<0.05),两组肝功能、血氨及MELD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 覆膜支架移植物能显著提高分流道通畅率,降低出血复发率,提高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分析中国425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断流术、分流术和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1980-2011年有关断流术、分流术、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文献进行统计并行Meta分析.结果 共17篇文献筛选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远期存活率:联合组高于断流组[OR=1.73,95% CI( 1.23,2.44),P<0.01],分流组与断流组相当[OR =0.87,95%CI(0.63,1.20),P=0.40],联合组与分流组相当[ OR=1.73,95% CI(0.95,3.13),P=0.07];再出血率:分流组低于断流组[OR=0.46,95% CI(0.35,0.61),P<0.01],联合组低于断流组[OR=0.25,95% CI(0.18,0.35),P<0.01],联合组与分流组相当[ OR=0.72,95% CI(0.40,1.29),P=0.27];肝性脑病发生率:分流组高于断流组[OR=3.57,95% CI(2.43,5.23),P<0.01],联合组低于分流组[OR =0.37,95% CI(0.20,0.69),P<0.01],联合组与断流组相当[ OR=1.58,95%CI (1.02,2.43),P=0.04].结论 影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长期生存的惟一因素是肝脏储备功能.分流术、断流术及分流断流联合术3种术式各有利弊,因此应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储备选择适宜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月-2003年7月期间采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4例及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1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部分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测量,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联合手术组无近期再出血,手术死亡率4.5%,远期再出血率8.3%,肝性脑病发生率5.5%,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1.2%、76.0%、64.3%;断流术组无近期再出血,手术死亡率4.3%,远期再出血率13.0%,肝性脑病发生率4.4%,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7%、71.8%、56.3%。联合手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下降(8±4)cmH2O和(511±152)ml/min,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接近和保持正常高限及一定向肝血流;断流术组自由门静脉压及门静血流量虽有一定降低与减少,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具有血流动力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手术病死率为36%,术后近期无1例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83%,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术后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645%和545%。术后FPP和PVF降低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FPP平均保持在32±04kPa。结论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病的大国,每年因肝炎及血吸虫病所致肝硬化的新发病例有数十万之众,其中至少有一半将发生门静脉高压症[1]。我们于1995年1月~2004年6月采用肝动脉鞘剥脱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5例,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95年1月~2004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门奇静脉断流术(断流术)加大网膜经肝圆韧带腹壁固定仿自然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
方法:1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同时,将大网膜经过肝圆韧带固定于前腹壁,手术前后测量门静脉系统和脐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18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周,门静脉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脐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术后3,6个月,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明显降低,血流速度略升高,脐静脉内径增宽,腹壁后方脐静脉旁发现1条或多条伴行的扩张静脉,脐静脉血流速度增快。
结论:断流术加大网膜经肝圆韧带腹壁固定是一种良好的仿自然分流方式,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TIPS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D期肝细胞癌(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24例BCLC D期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患者,观察TIPS及其后随访资料,分析TIPS技术成功率、门静脉压力梯度(PPG)变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缓解率、BCLD情况、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评估其疗效。结果 TIPS技术成功率100%。TIPS前、后PPG分别为(32.13±6.93)mmHg及(18.75±5.05)mmHg,TIPS后PPG降低(t=12.604,P<0.001)。TIPS 后次日,1例因支架内癌栓及血栓致支架急性闭塞,予补充性植入1枚覆膜支架后血流恢复;TIPS 后2周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缓解率100%,未见相关并发症及死亡。TIPS前及1个月后患者体力状况(PS)评分分别为3.08±0.28及1.97±1.01;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别为7.50±1.79及5.71±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3、5.033,P均<0.001)。TIPS 后1个月,HCC BCLC C期15例、B期4例、A期3例,与TIPS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5,P<0.00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TIPS 后3个月2例发生Ⅲ级肝性脑病,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支架分流道通畅率及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缓解率均为100%。结论 TIPS治疗BCLC D期HCC伴严重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4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附加断流的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近期再出血者,随访5~10年,无再出血及死亡者,生活质量良好。提示附加断流的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能有效降低胃脾区的静脉压力,且能保证门静脉的向肝血供,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口径人工血管(直径0.8 cm)门体静脉架桥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症(PHT)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PHT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小口径人工血管脾-腔架桥(14例)、肠-腔架桥(24例)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6.6±1.2)cm H2O,手术前后肝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腔架桥组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均P<0.05).手术死亡率为3%.术后并发症有发热4例,顽固性腹水和乳糜腹水各1例,肝性脑病1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除1例腹腔感染患者死亡外,其余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对35例进行了6个月至3年的随访,消化道出血复发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9%.1年和3年人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0%和75%.25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纤维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或减轻.结论 小口径人工血管架桥门体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PHT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低.脾-腔架桥术可同时消除患者脾脏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门体静脉分流术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有效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二是减少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非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能有效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很高。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即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虽然在术后早期使大部分病人获得了向肝性门静脉血流,但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