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针道之神     
《黄帝内经》中对"治神"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强调了"治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该文谨从医生和患者的两个方面对"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进行分析,探讨"治神"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谈“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曹大明(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灵枢》,中医名词《灵枢·本神》篇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素问·保命全形论》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内经》的其它篇章如《灵枢·官能》篇亦说:“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相似文献   

3.
对<内经>中"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理解,历来有诸多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针刺治神指针刺时医者精神要高度集中,进针时,使医患双方入静,医者持针时庄重严肃,针刺过程中要善于安神、守神、调神,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达到治疗效果.也有作者认为治神对刺后调养亦具有意义.笔者认为,治神之涵义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涵盖更广泛的内容,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对"神"与"治神"的论述较为广泛,其中有较多内容强调了"治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本文谨从以下4个方面对<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之论进行分析,探讨"治神"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1 "神"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内经>中关于"神"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神”的理论,首见于《内经》,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认为“治神”是针刺治病的重要法则,为针灸医生的首要要求。其积极的临床意义,正日益引起针灸工作者的重视。一、“治神”的概念研究治神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须明确治神的基本含义及其所指对象,从《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神是指医  相似文献   

6.
《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应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刺最终获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得气与治神两者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即进针前医者定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聚神调节自身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察气,施补泻使谷气至以调患者之神。  相似文献   

7.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强调了治神在针刺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典型的心身疾病,不良情绪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文章试从医者之修身、针前宁神、施术调神、针后养神4个方面阐释治神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针刺临床上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双心"异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实现心血管和精神心理的"双心"康复是冠心病心脏康复的目标。将针灸"治神"的概念进行引申,提出"治神"在冠心病心脏康复中的重要性。冠心病心脏康复需要医者"治神"和患者"治神"。  相似文献   

9.
针灸学是伴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逐步发展形成的,因具备“简、便、廉、验”的特性,适宜领域不断拓展,在民间广为流传。具体到临床,针灸就是一种治疗手段,而任何一种治疗手段,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它确定无疑的疗效。因此,可以说疗效是针灸的生命。不断提高针灸疗效,使其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是每个从事针灸研究或临床工作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笔者就20余年来临证感悟,或者说是对如何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点思考,做简要叙述,以供同道参考。着意守神,重在调治“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甲乙.精神五脏第一》),而“本神”之原则,在于调神、治神与守神。“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  相似文献   

10.
"四神针"、"定神针"是靳三针疗法中用于治神的两个重要穴组。治神在针灸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针灸治疗的效果。针灸治疗,其实质就是通过作用于经络,调整病态之神,使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治神,要求在整个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一其神"、患者"调其神"。医生"一其神"既包括对医者医德医风的要求,又包括对辨证选穴的经验、进针行针手法的技术要求。患者"调其神"指患者宜安定情绪,摒除杂念,集中精神体会针感。治神之穴"四神针"、"定神针",主要分布于督脉、膀胱经及胆经上,在临床辨证取穴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能使患者神气散者聚、失者复、亢者平而抑者扬,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针刺本于神时是否应该和如何做到因时制宜。方法:分析治疗时机和本于神的关系,探讨根据治疗时间而采用补泻和决定针刺的多少及次数,如何在诊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神。结果:本于神贯穿于针刺整个过程,在治疗时要选择合宜的治疗时机,或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时间(机)而选择相应的本于神方法。结论:针灸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时间或时机而进行相应的调神。  相似文献   

12.
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内经》论述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针刺获效至关重要的“神”,论述可谓详尽全面。就是在今天的针灸实践中,注重医者与病人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鉴于此,笔者就《内经》中心理因素与针刺获效的关系,略陈管见。五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神”即“神气”。《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变化莫测的。即“阴阳不测谓之神”。它包括精神、意识、意念、心理活动等…  相似文献   

13.
以《灵枢》"本神篇"教案节选为例,对原文进行了解析,并着重对"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观点,以及情志致病的病理变化与预后等结合临床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针灸治"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疗法是运用针刺和艾灸通过穴位作用于人体而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疗法。精神因素在针灸临床治疗中与医患双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医家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治“神”之意,包括医者之“神”与患者之“神”两方面,要求医者在针灸治疗中掌握和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机  相似文献   

15.
“治神”一词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说明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治神”的重要性。“治”和“神”二字各有广泛的含义,由于在语言环境出现的场合不同,所代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治”与“乱”相对,可引申为集中、专一,另有调节、治疗等义;“神”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而狭义则指思维意识活动。“治神”可概括为:调治神志,使精神专一,治神的要求包括医患两个方面,特别是针灸治疗,患者能否密切合作,显然是取得医疗成败的关键。但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的作用则是主导方面。因此,治神是临床医生必须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3,(12):1818-1820
目的:浅释中医学的调心与治神理论。方法:对《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中关于心神、调心与治神理论的相关记载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治神是医疗的方向和目标,调心(神)是操作的手段和内容。针灸技术倡导治神为本,气功锻炼强调调心的核心作用,二者并不矛盾,只是在表达的偏重不同而已。气功的调心和针灸的治神相互为用,用气功调心平和医者、病者的心态以静心,达到五神志安和协调,医患同心协力,方能邪祛正安,以平为期。结论:心神影响身心已成为中西医的共识,然何以治神,诸家有论,各不相当,尤多流于理论,操作欠备。笔者首论心主之用,次论气功调心,后论治神之调。提出,调心之于治神,无所分别,乃古代医学模式中的一体两用。  相似文献   

17.
杨廉德先生,自五十年代起一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使他学验俱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笔者师事于先生,仅将管窥之一斑,略述于下: 工于研读经典,古为我用 杨氏深得中医古籍要旨,广泛、深入研读针灸医典,领会其意。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杨氏认为此乃古人对腧穴的真实概述,强调了神气与腧穴的密切关系,腧穴并非单纯的组织结构,而是以神气活动为基础的。因此,他认为针刺治疗必须以神气为根本。正如《灵枢·本神》所言:“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他认为治病首先必治己之神,他常告诫我们,并自己首先做到:态度端正,精神集中,专心致志,精神内守,  相似文献   

18.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它强调治神是针刺的关键所在,其基本含义是指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应注重观察患者之神,同时调整医生之神,力求达到形神合一,便于得神取气,从而提高针刺疗效,揭示了治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针灸临床上,患者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其对针刺的认识、信心、情绪以及其痛觉的心理生理特点等。针刺对机体虽是一个特异性的刺激,但其效应则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患者心理因素与针刺疗效的关系1-1传统观点: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对养生、疾病和医疗的作用,也有过诸多论述。早在《内经》中就有“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之说,并指出针刺时“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标幽赋》也提出:“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灵枢…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任何治疗都要以治神为本,这与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极为吻合。治神在针刺治疗应用中强调"入静",即达到与心理治疗中的中性催眠的状态,在治疗效应方面,在于均使呼吸变得柔和深长以及使氧气的更新率提高。治神即理神,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不仅要求医生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也是对医者进行针刺诊治活动所须具有的一种精神状态的要求。无论中医治神还是现代心理都是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力求通过调心养性,调整个体与社会的不良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相互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