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放性眼球伤后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失败原因及预后。方法对31例(31只眼)开放性眼球伤后视网膜脱离进行手术治疗,8例行巩膜冷凝、巩膜扣带及环扎术。23例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联合巩膜扣带及环扎术,其中8例眼内充填硅油,8例充填16%C2F6,7例充填20%SF6。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25例(80.6%),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19例(61.3%)。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变病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结论术中前部玻璃体增殖膜残留及术后形成前部PVR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外伤眼形成的PVR术中难以清除干净,因此巩膜扣带术是必要的。眼球破裂伤较眼球穿通伤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范围巩膜破裂伤缝合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方法 32例小范围巩膜皮裂伤术后视网膜脱离行二次玻璃体切除术中发现其原因。结果 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有三:一是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牵引笥视网膜脱离;二是第一次手术失误;三是资源性处理不当。结论 二次玻璃体切除是解决小范围巩膜破裂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第一次术中巩膜冷凝/电凝对预防视网膜脱离无益。  相似文献   

3.
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巩膜外垫压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硅油充填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时行巩膜外垫压术的治疗效果 ,探讨其适应症和手术要点。方法 :对 14例硅油充填视网膜再脱离眼行巩膜外垫压术 ,术中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确定视网膜裂孔或牵拉条索的位置 ,在对应的巩膜上行硅胶海绵垫压。结果 :14只眼中 ,术后 10只眼视网膜复位 ,成功率 71 4% ,其中 6只眼视力提高 ,眼压正常。 4只眼视网膜未复位。结论 :巩膜外垫压术对硅油充填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而且节省费用和时间 ,如果选择病例适当 ,这种手术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鹏  陈惠茹  张风 《眼科研究》2000,18(6):557-55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年发生的16例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特征及治疗过程。结果 发生率为6%,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非糖尿病性玻璃体混浊12例,75%于术后1周内出现视网膜脱离,69%由医源性裂孔引起。二次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切割、经巩膜视网膜冷冻、巩膜扣带、长效气体及硅油充填术。最终81%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中应从各个环节防止视网膜的损伤,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二次手术多数可以复位。  相似文献   

5.
陈彬  邢怡桥  贺涛 《眼科新进展》2005,25(3):272-273
目的探讨在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替代巩膜瓣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简化手术步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2年4月~2004年4月对42例42眼患者施行以巩膜隧道切口替代巩膜瓣的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38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3例患者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网膜脱离复发(为玻璃体切割术后者),其视力较术前下降;2例患者术中前房少量出血,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停止;1例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轻微向下偏位,但仍位于瞳孔区,不影响视力;1例患者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无线结外露及脉络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巩膜隧道切口替代巩膜瓣进行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改良胬肉切除术空军沈阳医院眼科(110042)邱远东,徐丽然翼状胬肉是临床上常见外眼病之一,东北地区多发,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易复发,复发率为20%~30%,笔者在10例患者中采用胬肉切除,巩膜表面烧灼处理的方法,术后3~6年无复发,且手术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后巩膜溶解的发生概率,探讨产生巩膜溶解的原因,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两年来263例翼状胬肉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术后发生巩膜溶解的情况,并通过局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63例翼状胬肉患者,130例采用胬肉切除+结膜瓣转位术,裸露角膜缘3 mm巩膜,术后局部滴0.02%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胬肉复发26例,发生巩膜溶解6例;133例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滴0.02% MMC,胬肉复发5例,无1例发生巩膜溶解.结论:翼状胬肉术后发生巩膜溶解,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可能与术中过度烧灼巩膜面,巩膜板层暴露于MMC有关.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植片覆盖裸露巩膜,促进巩膜表层愈合,术后避免MMC直接浸润巩膜板层故未见此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翼状胬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60例(168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均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94.0%。二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7.6%。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气体填充及眼底激光光凝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法在巩膜扣带术中定位和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疗效.方法:2000/2004年的住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访超过2mo的患者65例65眼.通过手术显微镜巩膜顶压作裂孔定位,冷凝.根据术前设计分别行环扎+巩膜外加压,或巩膜外加压.结果:术后65例65眼视网膜裂孔均位于手术嵴上,裂孔封闭好.出院后3例视网膜脱离复发,经二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65例6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发症有高眼压4眼,视网膜脱离复发3眼.一次手术成功率是95%.随访2mo以上,最佳矫正视力≥1.0的8眼,≥0.8并<1.0的5眼,≥0.5并<0.8的16眼,≥0.3并<0.5的9眼,≥0.1并<0.3的20眼,≥0.05并<0.1的6眼,<0.05的1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法定位、封闭裂孔准确、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切除及其联合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的切除及其联合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确诊为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的诊治情况。17例均有角巩膜裂伤及手术史。其中14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手术采用切除巩膜层间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伴有难治性青光眼者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果:17例中14例囊肿1次治愈,1例术后有脉络膜脱离合并出血,最终眼球萎缩,1例术后1a囊肿复发,1例术后1mo眼压失控,植片隆起,再次手术,随诊期间未见复发。随诊时间:2~30(平均12.3)mo。结论:彻底切除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巩膜层间囊肿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对于继发性青光眼者,因其眼前段损伤及粘连严重,多为难治性青光眼,以睫状体光凝或冷冻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放射状巩膜切开点式缝合术在大范围睫状体脱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 5例挫伤性睫状体脱离中的 7例大范围睫状体脱离 (脱离范围 >180°) ,采用放射状巩膜切开点式缝合脱离的睫状体 ,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眼底状况 ,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7例大范围睫状体脱离全部一次手术成功 ,术后随访 6月~ 5年 ,无一例复发 ,病情稳定。结论 放射状巩膜切开点式缝合术治疗大范围睫状体脱离 ,可以一次手术治愈 ,对组织损伤小、缝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简称镜肉)是眼科常见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般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复发。作者lop年2月~1996年8月对9例9眼复发性努肉采用胬肉切除并结膜瓣移植术,在术中并用一次性丝裂霉素C(MMC)湿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对象:9例9眼均为盟肉术后复发者,在复发4月以上手术。男4例,女5例,年龄M-59岁,平均48.8岁。7例为2次手术,2例为3次手术。术前均无睑球粘连。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局麻。仔细分离、彻底切除复发青肉之头、颈、体及上次手术搬痕,认真止血。在手术区近角膜缘处巩膜面置3.omm宽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22只眼)施行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全部病例随访3~12月。结果:18只眼一次或二次手术成功复位,占82%;4只眼分别在术后2~4个月后复发,其中2只眼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只眼未再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4.
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术后随访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术后易复发和恶性变的原因。方法对42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进行随访,随访时间0.5~17.0年。结果34例术后无复发或恶性变;8例复发者中,有7例为多次手术者,均因术中对肿瘤组织切除不完全,导致术后复发。结论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初次手术时要摘除连同包膜在内的整个瘤体;并避免术前行穿刺或切开活检,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熊凤枝  段安丽 《眼科》2002,11(6):361-363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1只眼巩膜扣带手术失败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9只眼行二次扣带术,22只眼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结果:随访3-6个月,27只眼视网膜复位(87.09%),视力提高20只眼,不变9只眼,下降2只眼,结论:巩膜扣带术失败原因有多种,主要与间接检眼镜使用不熟练,裂孔定位不准确有关,只要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二次手术仍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异种巩膜作加压材料治疗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异种(猪)巩膜作加压材料治疗35例(35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近期全部视网膜复位。随访中有5例复发,其中4例第2次手术,再复位2例,治愈率91.4%.经3年以上随访,术后均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加压物排出、暴露及感染发生。猪巩膜具有人巩膜相似的优良特性,可代替异体(人)巩膜应用于眼科临床。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207-209)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手术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因抗青光眼外引流手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或无前房(下称浅前房)的再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颞下角膜缘外做双重巩膜切口,放脉络膜上腔积液,行前房注气,必要时联合玻璃体穿刺抽取中心水囊内的房水。结果:36例中32例一次手术、2例二次手术前房形成。30例术中放出脉络膜上腔积液。12例做了玻璃体穿刺,8例抽出玻璃体水囊中的房水。并发症有术中器械误入后房、前房积血、炎症反应及前房角粘连等。术后88.9%的随访病例眼压控制良好。结论:本联合手术是治疗抗青光眼外引流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使用0.04%丝裂霉素C结膜下贴敷5分钟,再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结果:23例25眼术后仅1眼复发,均无巩膜结膜溃疡发生。结论:该手术可能是效果较好的翼状胬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坏死性巩膜炎的难治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山东省眼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伴有坏死性巩膜炎的严重蚕蚀性角膜溃疡者7例(7眼).治疗原则:①药物治疗:口服环孢素胶囊和强的松片,根据病情减量维持半年,无复发时停用.局部应用1%环孢素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逐渐减量维持.②手术治疗:巩膜坏死范围<1/4象限者,行巩膜修补术;角膜溃疡范围≤全角膜1/2者,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溃疡范围>全角膜1/2者或巩膜坏死范围>1/2象限者均行结膜瓣遮盖术.术后3个月内每半个月复查1次,之后每个月复查1次至术后1年,1年后每2个月复查1次.结果 7例中有3例行结膜瓣遮盖术,4例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巩膜修补术.行结膜瓣遮盖术的3例患者术后结膜瓣血运好,溃疡愈合,眼表稳定,随访期间未见原发病复发.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巩膜修补术的4例,随访期间3例未见原发病复发,1例因自行停药1.5个月,巩膜自溶再次入院,给予巩膜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随访2年未见复发.随访期内7例患者未见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未见因药物副作用所致停药.结论 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坏死性巩膜炎的难治性蚕蚀性角膜溃疡有效,全身和局部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10%~50%[1],其原因是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增生。我科对30例在术中、术后应用阿霉素观察4~6mo无1例复发,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手术患者中,女24例,男6例,年龄40~60a,患病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