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Tei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右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Tei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右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左室构型(组,25例)、向心性重构(组,26例)、向心性肥厚(组,27例)、离心性肥厚(组,18例);正常对照组30例。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和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EDD),二、三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A),二尖瓣前叶、三尖瓣隔叶瓣环运动频谱图收缩期运动幅度S峰及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速比(Ea/Aa),左、右室射血分数(EF)以及Tei指数。结果、、组右室E/A<1,组>1,各组与对照组比较Ea/Aa均<1(P<0.05),组S值减低(P<0.05);组E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Tei指数较对照组增加(0.40±0.16,0.50±0.14,0.68±0.58,0.28±0.03,P<0.05),、组间以及分别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室Tei指数和右室S值、EF、Ea/Aa及左室EF为轻度负相关(r分别为-0.34,-0.5,-0.35,-0.36;P值均<0.01),与左室Tei指数呈正相关(r为0.55,P<0.01),而和E/A无相关性(P>0.05)。结论右室较左室Tei指数改变发生晚,提示右心整体功能损害晚于左心整体功能的损害。左、右心功能互相依赖,高血压左心功能损害时右心功能也受到了损害。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评价心功能的多普勒超声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晚孕期正常胎儿与脐带绕颈胎儿心脏Tei指数,评价Tei指数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超声检查30-40孕周正常胎儿60例,脐带绕颈脐血流S/D〈3者52例,脐血流S/D≥3者40例,测量各组胎儿心脏Tei指数。结果:脐血流S/D≥3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高于其余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胎儿组及脐血流S/D〈3组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是一种方便有效综合评价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ei指数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胎儿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纳入9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观察组)和8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采用Tei指数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功能。结果观察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大小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与孕龄和胎儿心率均不相关(P0.05)。与孕妇血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 Tei指数可较准确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胎儿左、右心室的整体心功能,观察组Tei指数高于健康孕妇胎儿Tei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与孕龄和胎儿心率无关,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及其出生后整体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7例GDM血糖控制不良孕妇(A组)、55例GDM血糖控制良好孕妇(B组)及70例正常妊娠产妇(C组)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分娩前、分娩后1~7 d及分娩后2~3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室Tei指数和右室Tei指数,并比较上述参数。结果三组分娩前、分娩后1~7 d及分娩后2~3个月左室Tei指数与右室Te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前、分娩后1~7 d及分娩后2~3个月A组左室Tei指数和右室Tei指数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左室Tei指数、右室Te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Tei指数测定GDM孕妇胎儿心功能敏感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治GDM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晚期妊娠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41例HDCP患者的胎儿(28~36孕周)和41例与其胎龄匹配的正常胎儿的心脏多普勒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范围,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结果 41例HDCP患者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为0.35±0.01.右心室Tei指数为0.36±0.01,与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0.33±0.04与0.32±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程度HDCP组胎儿和对照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只有重度子痫前期组(0.36±0.03与0.37±0.04)与对照组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HD-CP患者晚孕期胎儿心脏Tei指数增高,提示其胎儿可能存在心功能异常;胎儿心脏Tei指数改变与HDCP患者病情发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1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3组,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狭窄≥70%,A组),右冠状动脉病变轻微组(狭窄<70%,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肺动脉收缩压、左心Tei指数(L-Tei)和右心Tei指数(R-Tei)。结果A组和B组的L-Tei和R-Tei较C组延长(L-Tei:0.72±0.12,0.74±0.19和0.56±0.15,P均<0.01;R-Tei:0.62±0.14,0.59±0.18和0.40±0.12,P均<0.01)。结论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右心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晚孕期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影响及胎心率变化对Tei指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量41例晚孕期HDCP患者胎儿和41例正常晚孕期胎儿心脏多普勒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范围,分析二者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心率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心脏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率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DCP患者晚孕期胎儿心脏Tei指数增高,提示其胎儿可能存在心功能异常.胎心率变化对胎儿心脏Tei指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产后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比值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在临产后潜伏期对无胎儿宫内窘迫高危因素的单胎足月妊娠胎儿进行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测定,并计算两者比值(C/U ratio),以C/U1为异常;随访200例有满意图像的患者,比较其产时异常CTG发生率、因"胎窘"手术产率、脐血乳酸值等结果。结果 16例C/U1的胎儿其脐血乳酸中位值为5.75mmol/L(正常组4.3mmol/L)、产时出现异常CTG有9例占56%(正常组17.3%)、产时因胎窘急诊手术产6例占37.5%(正常组15.3%)、胎儿高乳酸血症(脐血乳酸值6mmol/L)5例占31.2%(正常组10.4%),两组比较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中无差异。结论对于孕期无胎儿宫内缺氧高危因素的正常妊娠胎儿,于临产后检测其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比值可以预测胎儿产时代谢性酸中毒情况。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Tei指数评价肺心病左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Tei指数评价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受试者分肺心病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2 0例 )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 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晚期 (A峰 )和舒张早期 (E峰 )峰值比 A/E及左室 Tei指数。结果 肺心病组 EF较正常组降低 ,差异显著 ,P<0 .0 1;肺心病组 A/E较正常组增高 ,差异显著 ,P<0 .0 1;肺心病组 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延长 ,P<0 .0 1。结论  Tei指数可综合评价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正常中晚孕胎儿Tei指数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估正常中晚孕胎儿左、右室Tei指数的范围,并探讨Tei指数与胎心率、孕周的关系。方法采用TDI技术获取120例正常中晚孕胎儿二、三尖瓣环运动频谱的时间间期,测量ICT(等容收缩时间)、IRT(等容舒张时间)、ET(射血时间),利用公式计算Tei指数,Tei指数=(ICT+IRT)/ET,将不同孕周、不同胎心率Tei指数及同一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左心室Tei指数0.41±0.01,右心室Tei指数0.42±0.01,左、右心室Tei指数呈正相关(r=0.39,P<0.01),不同孕周、不同胎心率Tei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I技术较传统的多普勒方法操作更具简便。Tei指数不受孕周、胎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学的影响,是较可靠、敏感、重复性强的心肌作功指数,正常Tei指数值为未来研究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胎儿心功能异常提供常规对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