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将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8人分为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7次,每次2~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辅导,采用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中文版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强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提高心理韧性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女性的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现状以及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妇科收治的200例不孕不育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7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韧性及其所得到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①不孕不育妇女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得分相比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9,10.40,4.34,11.12;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得分相比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7,0.74,7.45,11.37;P0.05);②不孕不育妇女心理韧性在年龄、婚姻状况、是否为生育后不育、文化程度以及不孕不育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51,4.20,F=3.69,35.26;P0.05);社会支持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不孕不育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9.72,33.85,t=2.62;P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韧性总分以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482,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健康志愿者,且受到婚姻状况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经济转型时期山西太原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现状,为提高其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山西太原86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原市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得分平均值为(91.5±16.6)分。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寄宿、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中年级差异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月收入方面,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F=5.458,P<0.01)、目标专注(F=8.961,P<0.01)、家庭支持(F=4.151,P<0.05)、人际协助(F=3.546,P<0.05)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中生心理韧性总分(t=2.035,P<0.05)、目标专注(t=3.315,P<0.01)和情绪控制(t=2.355,P<0.05)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除积极认知外,初中3个年级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其他各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培养与提高工作应有针对性,关注低收入家庭学生和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后的焦虑状态和希望水平变化。方法:在本院脑出血的患者中选择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教育。对比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赫氏希望量表(HHI)、医学应对方式调查表(MCMQ)。结果:心理教育后,研究组HAMA和HAMD分别为(15.62±3.02)、(17.13±3.13);对照组的HAMA和HAMD分别为(22.14±3.31)、(24.67±3.55),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714,-12.3404;P0.001)。两组T、P、I进行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比两组的HHS总分,对照组HHS总分(27.31±10.37),明显低于研究组总分(35.40±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13,P0.001)。研究组面对得分(22.45±3.26),明显高于对照组面对得分(16.13±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66,P0.001)。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得分为(15.01±3.37)、(9.43±3.30);研究组回避和屈服得分为(12.85±3.44)、(7.21±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88,t=-3.6903;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教育,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和希望水平,进而促进患者心理趋于健康状态发展,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促进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艾滋病人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Feifel H等编制的医学应对问卷、肖水源等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3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绛县组、夏县组和闻喜组在干预后应对方式的各因子分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面对因子上(t=-2.114,-2.058,-2.494;P<0.05);在回避因子上(t=2.423,2.327,2.821;P<0.05);在屈服因子上(t=2.560,2.288,2.951;P<0.05)。参加团体心理辅导之后,3个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086,-2.115,-2.598;P<0.05),在主观支持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452,-2.075,-3.382;P<0.05),夏县、闻喜县在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938,-2.596;P<0.01),3个县在客观支持上差异不显著(t=-0.807,0.463,-0.324;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艾滋病人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流动儿童焦虑情绪改善的作用。方法:筛选出56名焦虑评分较高的郑州市流动儿童,按照自愿原则,分成两组:26例接受为期8周、共计8次的团体辅导,作为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研究期间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所有受试者在研究前及结束后分别接受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测查。结果:1经过8次团体辅导干预后,研究组在广泛性焦虑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7,P0.05);在躯体化/惊恐因子上,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4.389,P0.01);在分离性焦虑因子上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690,P0.01);2经过8次团体辅导干预后,研究组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149,P0.01)。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流动儿童的焦虑情绪,促进其积极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情绪识别上与正常儿童家长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情绪面孔识别是否存在遗传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电脑呈现六大基本情绪面孔测验和一套神经心理学测验,对32例孤独症儿童家长和32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心理理论能力的比较。结果孤独症组儿童父母得分与正常儿童家长得分在识别总正确分和"恐"以及"厌"表情得分存在差异(82.69±7.74,96.06±8.50;6.56±3.41,12.50±2.74;11.63±3.17,16.63±1.83;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悲"表情的得分较之正常儿童家长存在差异(15±4.10,18.25±3.26;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情绪识别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情绪识别能力较之正常儿童家长有缺陷,为孤独症儿童在情绪识别上的损害可能存在遗传性因素,提供认知行为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应对倾向在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流动儿童500人(男244人,女229人;小学生284人,初中生189人;年龄10~17岁),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测量,考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并采用通径分析分析评估应对倾向在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RSCA得分与SSRS、SCSQ得分均呈正相关(r=0.38、0.42,均P0.01);SSRS得分与SCSQ得分呈正相关(r=0.23,P0.01)。应对倾向在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6.3%。结论: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及应对倾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发挥积极应对倾向的作用来提升其心理韧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现状,探讨其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355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分为(95.11±7.86)分,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积极认知和情绪控制。t检验显示,实习护生在目标关注、人际协助得分高于常模(t=4.853,11.822;P0.001),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得分低于常模(t=-4.348,-14.730;P0.001),在家庭支持得分、心理韧性总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抑郁、焦虑、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学历是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F=24.221,P0.05)。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体水平接近常模,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64例,无抑郁症状者23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有抑郁组为(55.50±5.06),无抑郁组为(32.43±3.86),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19.5891,P=0.001)。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显示,非抑郁组应对方式评定总分高于抑郁组(t=3.4036,P<0.05),非抑郁组以面对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1044,P<0.05),抑郁组以屈服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3704,P<0.05),而回避得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9843,P>0.05),抑郁与患者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32,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抑郁组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均低于非抑郁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3.6075,2.521,4.611,;P<0.05),客观支持得分与抑郁无相关(r=0.1685,P>0.05),抑郁与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4743,0.6617;P<0.05)。结论: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和有效应对方式,对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山西省某艾滋病比较集中的地区,探讨该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筛分为心理弹性组与非弹性组,再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 ①心理弹性与非弹性组在性别、亲人丧失状况、失学状况以及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山西省某县艾滋病比较集中的村落的HIV感染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为艾滋病的干预和决策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H1V感染者、HIV感染者的家属、未感染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①经血传播HIV感染者及其家属的主观最大压力来源是经济问题;②在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以及支持总分上,感染组、家属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提高当地人群的知识文化水平、发展当地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艾滋病感染及相关心理问题的发生;②经血传播HIV感染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较差,有必要对他们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208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接受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测查,研究其压力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特点。结果①不同压力应对方式的护士,积极应对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消极应对组(t=10.12,P0.001);②研究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和压力应对方式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7,P0.001);③不同学历的护士其压力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2.63,18.14;P0.01),学历越高,个体压力应对方式越积极,其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也越强。结论高领悟能力有利于精神科护士塑造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飞行人员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疗养的119名军事飞行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心理干预前后两组飞行人员进行测评,并对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心理干预前两组飞行人员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12,0.74,-0.30,0.67,-0.37,-0.67;P>0.05);②心理干预后干预组飞行人员的积极应对维度(t=2.67,P<0.01)、主观支持度(t=2.85,P<0.01)、对支持利用度的得分(t=2.45,P<0.05)及社会支持总分(t=2.82,P<0.01)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干预前(t=4.11,P<0.01),对照组前后测的各量表得分无显著变化;③干预组心理干预后飞行人员的积极应对维度(t=2.45,P<0.05)、主观支持度(t=2.90,P<0.01)、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2.61,P<0.01)及社会支持总分(t=3.42,P<0.01)均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2.7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飞行人员的应对方式,提高飞行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生活事件方面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以及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 病例组SCSQ总分及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ES总分及家庭生活、社交及其他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来自家庭生活方面和社交方面的刺激事件可能更容易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在处理事件中选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adjustment to HIV/AIDS in a sample of 137 HIV-positive persons (78 men and 59 wome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quality of general social support, three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ree coping styles with total score on Positive States of Mind Scale (PSOMS), our measure of adjustment.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and medical status variables was also accounted for. PSOMS tot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related to HIV/AIDS, more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and less use of behavioral disengagement in coping with HIV/AID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people with HIV or AIDS, those individuals who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relationships, securely engaged with others, and more directly engaged with their illness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positive adjustment.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health outcome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rven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建立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支持小组的形式,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实施地点为湖南省某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HIV/AIDS患者19人组成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4次,每次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易激惹状态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改善应对策略有一定效果,值得应用和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14名大学生进行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仅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仅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而在主观幸福感以及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结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军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某军校591名男性学员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的测评。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①军校男性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自我效能感(r=-0.735,P0.01)、社会支持(r=-0.637,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②男性军校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715,P0.01)、求助(r=-0.522,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其余4个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军校男性大学生的特质焦虑程度对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的6个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特质焦虑程度越低,军校男性大学生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