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竞争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对3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对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年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差异,成长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上均存在差异(P<0.05);②不同年级学生在过度竞争态度和竞争态度总分上差异显著(P<0.01),而成长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学生在良性竞争态度得分上差异显著(P<0.01);③相关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良性竞争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9,0.341;P<0.01),客观支持与过度竞争态度有显著负相关(r=-0.241,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和良性竞争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1,P<0.01);④大学生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R=0.380,R2=0.144,P<0.01,R=0.341,R2=0.116,P<0.01)。结论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得分越高,大学生良性竞争态度越积极;客观支持得分越高,过度竞争态度表现越为明显,且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对广州市的5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与年级的中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一学生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F=7.607,P<0.01);②男生学校归属感总分显著低于女生(t=-3.270,P<0.01),初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F=29.746,P<0.01);③学校归属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8,0.184,0.304,0.293;P<0.01);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7.484,4.872;P<0.01,t=2.042,P<0.05)。结论应通过完善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某高校4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对父母信任(t=-2.138,P<0.05)和对支持利用度(t=-3.22,P<0.01)上差异显著;②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t=-2.243,P<0.05)和主观支持(t=-3.235,P<0.01)上差异显著;③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t=-2.80,P<0.01)、主观支持(t=-2.22,P<0.01)和对支持利用度(t=-2.75,P<0.01)上差异显著;④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上差异显著(t=3.30,P<0.01);⑤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在对父母信任(F=11.893,P<0.01)、对无关者信任(F=3.321,P<0.05)和人际信任总分(F=9.964,P<0.01)上差异显著;⑥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成显著负相关(t=-0.229,P<0.01)。结论大学是个体人际信任形成的重要阶段,相关部门应该把握这一时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社会干预,提高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荣军医院180例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结果 1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在不同婚姻、病程、住院时间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岁组的客观支持分显著高于41~50岁及51~60岁者(P=0.018,0.008);60岁年龄组对支持的利用度分显著低于其它年龄组(P=0.025,0.008,0.007,0.018);3初中、高中/中专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主观支持分均显著高于小学(P=0.010,P0.001;P=0.029,0.012);高中/中专文化对支持的利用度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P=0.025,0.047),初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分显著高于小学(P=0.003);4家族史阴性者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主观支持分显著高于阳性者(t=2.364,2.124;P=0.019,0.035);5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主观支持分与幸福感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6艾森克人格问卷的E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均呈正相关(r=0.399,0.183,0.335;P0.001,P=0.014,P0.001);L维度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0,P=0.011)。结论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需给予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中生社会支持现况,探讨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抽取福建省某市2所高中2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者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支持分有差异(t=3.05,P<0.05);②寄宿生与走读生及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生客观支持分有差异(t=2.95,P<0.05);③男女生的支持利用度得分有差异(t=-2.87;P<0.05);④高中生家庭存在功能障碍现象严重(59.3%),并与社会支持度存在正相关(F=9.79;P<0.001)。结论高中生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且与家庭关怀度存在一定关联,应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058,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的差异不显著;②高师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不存在性别差异,支持利用度年级差异显著(F=3.328,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③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高师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显著(F=26.737,P〈0.001),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越低;④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客观支持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6,P〈0.001;β=-0.230,P〈0.01;β=-0.174,P〈0.05)。结论高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客观支持存在差异,高师贫困生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与普通成年男性的比较,分析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①在客观支持度,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得分与普通成年人相比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t=-6.47,-9.55,-6.39;P<0.001),在主观支持度上,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得分与普通成年人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2.42,P<0.05);②不同婚姻状况的男性戒毒劳教人员在支持总分(F=3.185,P<0.05)、客观支持度(F=4.424,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工作状况的男性戒毒劳教人员在支持总分(F=4.195,P<.05)、客观支持度(F=5.017,P<.01)、主观支持度(F=3.226,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④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状况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上交互作用显著(∧=0.920,P<0.01);⑤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婚姻状况和工作状况在客观社会支持度上交互作用显著(∧=0.905,P<0.01).结论 男性戎毒劳教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婚姻、工作等对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社会支持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在校硕士生的社会支持度及与其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情感与社会孤独量表对在校硕士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硕士生的社会支持较好;②男生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女生,但只在主观支持上达到显著差异(t=-3.036,P0.01);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非独生的,且在社会支持总分(t=-4.954,P0.001)、主观支持(t=-7.075,P0.001)上差异显著;城市生源者的得分均低于乡村生源的,且在社会支持总分(t=-2.706,P0.01)和主观支持(t=-3.528,P0.001)上差异显著;没有恋爱关系的得分低于有恋爱关系者,且在社会支持总分(t=5.583,P0.001)、主观支持(t=3.090,P0.01)和客观支持(t=5.993,P0.001)上差异显著;③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结论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对社会孤独、情感孤独和总体孤独有较好的预测性。在校硕士生的社会支持较好,且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有无恋爱都会影响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孤独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127名贫困大学生,149名非贫困生为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①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自我、求成动机高于非贫困生(t=2.107,1.99;P<0.05),但自我认同低于非贫困生(t=2.084,P<0.05),并且人际困扰比非贫困生多(t=2.04,P<0.05);②贫困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376,P<0.01);③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成就倾向、求成动机正相关(r=0.404,0.418;P<0.01),与避败动机负相关(r=-0.223,P<0.01),与成就强度无关(r=0.097,P>0.05);④贫困生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292,P<0.01),而成就倾向与心理健康正相关(r=0.430,P<0.01),避败动机与心理健康负相关(r=-0.470,P<0.01)。结论通过帮助贫困生培养良好的自我概念,特别是良好的自我认同,引导贫困生适当降低避败动机来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山东某本科院校488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性别、独生子女、何时住校、家庭关系对社会支持总分有影响(t=-2.230,-1.99,4.095;P0.05;t=16.420,P0.001),文理科在支持利用度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571,P0.01);2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对情绪智力部分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对情绪智力全部因子差异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何时住校对情绪智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新生情智力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00,0.110,0.237,0.306;P0.01);4客观支持与情绪表现能力之间相关不显著,但与情绪觉知力(r=0.112,P0.05)、情绪评价能力(r=0.100,P0.05)、情绪适应力(r=0.135,P0.01)和情绪调控能力(r=0.092,P0.05)有着显著正相关;5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能力和情绪适应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提高有利于情绪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华侨大学生在内地大学就读的社交焦虑情况,探讨部分人口学和心理学指标对其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以93名从小在国外生活目前在内地就读的华侨大学生为对象,运用交往焦虑量表(IA S)、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测试。结果①在方差分析中,侨生与内地生在社交焦虑存在显著差异(F=16.182,P=0.000),而华侨女生是社交焦虑程度最为严重的群体(t=2.243,P<0.05);②除了求助(t=1.078,P>0.05)维度,侨生的应对方式水平与社会支持情况均低于与内地学生(解决问题t=3.811,P<0.01;自责t=4.493,P<0.01;幻想t=4.464,P<0.01;退避t=3.346,P<0.01;合理化t=5.089,P<0.01;客观支持t=4.044,P<0.01;主观支持t=3.181,P<0.01;支持利用t=3.123,P<0.01;支持总分t=4.612,P<0.01);③侨生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和幻想与社交焦虑显著相关(r=0.390,P<0.01;r=0.254,P<0.05);④在分层回归分析中低社交焦虑侨生的支持利用对其社交焦虑有预测作用,而成熟型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对高社交焦虑侨生的社交焦虑有预测作用,其中不成熟型影响最大。结论文化生活背景、性别、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侨生的社交焦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河北联合大学305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生源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情绪智力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均无差异;②不同性别在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以及适应性总分上存在差异(t=2.290,P0.05;t=2.109,P0.05;t=2.084,P0.05);不同生源地在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以及适应性总分上存在差异(t=3.473,P0.05;t=4.295,P0.05;t=3.368,P0.05);独生子女在满意度维度上高于非独生子女(t=2.213,P0.05),在情绪适应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790,P0.01);③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适应性各维度及总分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554,P0.001)。结论大学新生的情绪智力的得分越高,适应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抽取51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 1学习倦怠总分、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5,2.872,3.103;P0.01),情绪低落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6,P0.01);2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71~-0.116;P0.05);3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主观支持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1=-0.201,β2=-0.164;P=0.00),Y(学习倦怠)=79.18-0.52X1(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0.33X2(主观支持)。结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其学习倦怠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于成熟;男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t=2.02,P0.05)、求助(t=-2.41,P0.05)和幻想(t=-4.17,P0.01)因子上差异显著;专科生和本科生在解决问题(t=2.41,P0.05)、自责(t=-2.60,P0.05)、求助(t=4.21,P0.01)、退避(t=-2.34,P0.05)、合理化(t=-2.58,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退避(t=2.10,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大学生在退避(t=2.21,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F(4,723)=31.99,P0.01]、求助[F(4,723)=20.43,P0.01]、自责[F(4,723)=25.79,P0.01]、幻想[F(4,723)=19.09,P0.01]、退避[F(4,723)=16.78,P0.01]、合理化[F(4,723)=5.85,P0.01]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应对方式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能够预测心理适应能力。结论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成人依恋问卷(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布:安全型34.0%、轻视型26.7%、倾注型22.7%、害怕型16.5%;4种依恋类型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如客观支持,F=10.456,P0.001);依恋回避与社会支持各个指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如客观支持,r=-0.214,P0.001);依恋焦虑仅与主观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103,P0.05)。结论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新乡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1039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整班调查。结果①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上的主效应非常显著(r=-0.219,P<0.001);领悟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抑郁情绪(t=-4.290,P<0.001)比领悟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t=-5.278,P<0.001)的抑郁情绪显著少;②新乡市大学生总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83.8%;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抑郁情绪(t=2.158,P<0.05),社会支持(t=-4.274,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抑郁情绪无显著差异(t=-1.414,P>0.05),而社会支持状况有显著差异(t=-2.388,P<0.05);④家庭内的领悟社会支持较家庭外的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更为重要。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作为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抑郁者的不良情绪体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劳动风险防范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对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448名处于顶岗实习期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职顶岗实习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t1=9.622,6.188,7.175;t2=7.299,2.344,2.993;P1<0.001,P2<0.05),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1=-11.812,-11.905,-11.484;t2=-19.302,-21.239,-18.701;P1<0.001,P2<0.001);②SCL-90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相关显著(P<0.05);③SCL-90绝大部分因子与人格因子相关显著(P<0.05);④外向性、神经质、支持总分、宜人性能显著预测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t=-39.708,33.902,-16.645,-16.399;P<0.001)。结论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状况,为灾后长期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四川省汉源县地震灾区500位居民。结果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仍高于全国一般水平(P0.001);男性的支持利用度情况显著差于女性(t=-3.634,P0.001);未成年人的主观支持水平显著低于成年人(t=-2.317,P0.05);少数民族的客观支持状况优于汉族(t=-2.074,P0.05);总体上学历越高社会支持状况越好,大学本科学历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普遍好于其他低学历者(P0.05);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有着明显优势(P0.05);已婚者的总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都要超过未婚者(t=2.559,3.075,3.070;P0.05),而在支持利用度方面未婚者则要好于已婚者(t=2.622,P0.05);地震中不同受损程度的人在社会支持总体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相对于女性、成年人、高学历者、已婚者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地震灾区的男性、未成年人、低学历者、未婚者和知识分子等人群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在地震灾害的远期救助中应特别关注这些群体的社会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感戴和社会支持来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学生感戴和社会支持来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感戴问卷和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3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感戴和同学支持(r=0.351,P<0.01)、家人支持(r=0.232,P<0.01)、老师支持(r=0.351,P<0.01)、恋人支持(r=0.154,P<0.05)以及社会总支持(r=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