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JSDQ、EPQ -RSC、UCLA、SCL -90等对 42 4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 ( 1)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r =0 2 9,P <0 0 1) ;( 2 )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3 6,P <0 0 1) ,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强烈 ;( 3 )SCL -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16,P <0 0 1)。结论 :高、低不同表露者与其孤独或人格特征、情绪体验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考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自我表露问卷和孤独感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②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正相关。③自我表露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关系成瘾。结论:孤独感在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自我隐瞒量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482名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并通过路径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并不高(36.5±7.4),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7.4±7.5/35.4±7.3,F=8.25,P<0.01),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孤独感(β=0.207、-0.218、0.157、-0.380),可解释总变异的37.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自我表露仅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结论: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张运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4):580-58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应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大学生态度和观点的表露与恐怖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45,P<0.05),表露总水平与敌对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34,P<0.05),高、低表露者在强迫症状(t=2.302)、人际关系敏感(t=2.444,P<0.05)、抑郁因子(t=2.336,P<0.05)、焦虑因子(t=2.636,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态度和观点的表露有助于减轻恐怖心理;高表露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上比低表露者表现更健康;自我表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主观幸福感现况及二者的关系.方法:根据浙江大学16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对Jourard SM自我表露问卷进行修订,用修订的自我表露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浙江大学的3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信息类别的自我表露评分差异显著(F=50.24,P<0.001),其中品味和兴趣(1.85±0.41)、学习(工作)(1.87±0.43)的自我表露评分均高于态度和看法(1.70±0.32)(t=7.870、8.256)、金钱(1.60±0.41,t=10.517、11.429)、个性(1.70±0.39)、身体(1.71±0.42)(P均<0.001).目标人的主效应显著(有男/女朋友者、无男/女朋友者的自我表露问卷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F=21.14、13.88,P<0.001),信息类别和目标人的交互作用显著(F=76.15,P<0.001).在金钱、身体、学习或工作方面大学生向父母表露多于向男、女性朋友(如金钱上:母亲1.81±0.59、父亲1.73±0.58,男朋友1.42±0.44,女朋友1.40±0.44;F=116.84,P=0.000).女性的表露程度高于男性(1.79±0.31/1.71±0.32,t=2.03,P=0.044).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16,P=0.003).分层回归显示自我表露对预测主观幸福感作出了新的贡献(△R2=0.021,P=0.006).结论:信息类别、目标人、被试性别会影响自我表露的程度,提升表露水平有助于改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某高校2853名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①新生心理问题栓出率为51.08%,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②新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表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③高自我表露者和低自我表露者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低自我表露者芯理健康状况较差。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自我同一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问卷、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对安徽省芜湖地区3所高中的312名高中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就同伴自我表露而言,在对最好的同性朋友(t=-5.882,P=0.000)和自我表露总分(t=-2.334,P=0.02)及其一些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就自我同一性危机而言,在总分(t=-2.298,P=0.022)及一些维度上有性别差异,在总分(t=-2.563,P=0.011)及其一些维度上是否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同伴自我表露总分和自我同一性危机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1,P0.01);回归分析表明,同伴自我表露能够显著预测同一性危机的总分及其一些维度(B=0.008~0.359,P0.05)。结论高中生在同伴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自我同一性危机上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显著差异,同伴自我表露会显著影响自我同一性危机。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生自我表露量表和社会赞许性量表对41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浏览社交软件频率偏高,而发布频率偏低,发布频率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布频率与浏览频率、社会赞许性与浏览频率、社会赞许性与自我表露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咨询师有关自我表露的认识、态度,以及自我表露的决策过程.方法:对18位咨询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然后以协商一致的定性研究(CQR)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咨询师自我表露涉及认识、态度、内容、情境、动机、考虑因素和变化7个主题.咨询师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有积极作用,对自我表露持接受、认可的态度.咨询师在4种典型情境中较容易自我表露:当事人有不合理的观念或想法;咨询不顺利,难以进行下去时;咨询师有类似的经历;当事人主动要求.在进行决策时,咨询师会考虑是否要表露、何时表露及如何表露三方面的问题.结论:咨询师的自我表露具有积极作用,咨询师自我表露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关系,并探究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抽取95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量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不适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2)污名在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不适感维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在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不适感及评价维度之间均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高自杀意念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较为积极,他们较高的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使其有寻求网络心理咨询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职生自我表露的特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我表露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264名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自我表露有显著差异(t=-2.412,P<0.05);②在年级、专业、独生子女上,高职生自我表露水平均无显著差异(t=-1.252,1.857,1.475;P>0.05);③自我表露的城乡差异显著(F=5.619,P<0.05);④高职生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弱相关,高职生对家人的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145,P<0.05),高职生对恋人和朋友的自我表露和主观幸福感无显著负相关(r=-0.072,-0.086;P>0.05)。结论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呈现出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可以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个体归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深圳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归因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t=0.696,0.466,1.167;P>0.0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总分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归因普通特殊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区别,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高自尊者可能比低自尊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个体归因为特殊性可能比归因为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及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大学生554名,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查。结果:按SCCS得分将大学生分为3组,即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3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各因子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9.73,29.48,24.09,18.15,55.67;P0.001)。人际关系及其4个因子得分与SCCS的3个因子得分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0.54,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9,P0.001),自我灵活性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6,P0.01)。路径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灵活性到人际关系各因子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的灵活性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宿舍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简称GWB)对国内部分高校的3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的宿舍关系好于全国常模(t=5.306,P<0.01),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4.527,P<0.01),男女生之间在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的宿舍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 大学生宿舍关系较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较高,宿舍关系好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体验较高. 相似文献
15.
某医药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考试焦虑测验量表,对4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平均得分为(4.675±2.848)分,有59人(14.18%)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上存在问题;考试焦虑量表(TAI)的平均得分(38.387±7.462),有21名被试存在较严重的考试焦虑情绪,且考试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43,P0.001)。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的比例较高,并且存在较严重的考试焦虑问题,考试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高校41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量表(SCS)、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人口学变量问卷的调查;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内在自我维度及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②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公众自我、自我总分及人际交谈、人际交往、待人接物、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③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④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大学生在异性交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自尊量表",对177名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进行了测量。结果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t=-0.65,P>0.05),城乡差异也不显著(t=-0.37,P>0.05);2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显著(t=-2.09,P<0.05),而城乡差异不显著(t=-1.56,P>0.05);3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周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8-1230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其人格和日常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4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有无自杀意念者在开放性(t=-2.30,P<0.05)、尽责性(t=-2.34,P<0.05)上有显著性差异,呈现负相关,在神经质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7.33,P<0.01)和正相关,在外倾性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2.68,P<0.01),呈负相关;在日常生活事件上,除丧失因子之外,在应激总分和各应激事件上均显示有显著差异。结论日常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都可能成为自杀的导火索,尤其要关注那些情绪表达过强,易怒的学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