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桦甸市农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民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问卷(GW B)对桦甸市300位农民进行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7份。结果①桦甸市农民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性高于全国常模(t=7.487和9.158,P<0.001);②性别(t=0.842,P>0.05)、年龄(F=2.930,P>0.05)、受教育程度(F=0.311,P>0.05)、婚姻状况(F=0.011,P>0.05)以及收入状况(F=0.216,P>0.05)均对农民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但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对桦甸市农民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的个别因子存在有显著性影响。结论①桦甸市农民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②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微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学生幸福感现状以及性别、专业、生源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的437名被试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有88.3%的学生认为自己时常能体验到幸福;②医学生在性别、专业、生源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t=-3.017,P<0.01),临床专业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非临床专业(t=2.533,P<0.05),城镇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农村(t=3.503,P<0.01)。结论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14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边疆地区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发达地区的高职生,存在显著差异(t=-12.311,P<0.00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方面,不同生源(F=32.142,13.42;P<0.001)、专业(F=5.288,P<0.01;F=9.497,P<0.001)、年级(F=15.536,4.868;P<0.001)及父母职业(F=32.19,5.605;P<0.001)差异显著;消极情感方面,不同性别(t=2.789,P<0.01)、生源(F=3.589,P<0.05)及父母职业(F=3.503,P<0.001)差异显著。结论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城乡地区影响青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 IA)量表,选取河北城乡地区184名20~27岁的青年人做问卷调查。结果①青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独生与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t=1.2,-1.7,3.1;P>0.05);②青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在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t=3.1,P<0.05);③青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在婚姻状况,抱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家庭和睦上存在显著差异(F=3.36,P<0.01)。结论社会青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大学生;青年人与其家人关系越和睦,其生活满意度指数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在因素主观评价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及自编自主评价问卷,对高职院校5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①不同性格的主观评价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6.86,11.27,5.24;P<0.01);②对预期生活压力的估计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27.03,13.06,8.41,14.17,10.76,16.36,12.07,9.59,16.36,15.73;P<0.01);③对未来信心的主观评价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23.12,20.81,8.96,38.39,34.53,28.80,43.55,15.10,31.15,22.71;P<0.01);④对自我形象的主观评价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8.01,10.22,6.26,10.52,5.88,4.86,16.85,4.81,3.01;P<0.05)。结论高职生内在因素的主观评价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认为自己性格外向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强于认为自己性格是内向的高职生;预期生活压力较大的高职生在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生命活力等方面都显著好于预期生活压力非常大和压力小的高职生;对未来很有信心的高职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个因子上都显著好于对未来没什么信心的高职生和完全失望的高职生;对自我形象满意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对自我形象不满意的高职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儿童时期的父母心理控制,作为一种生活经验,对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在职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星收集了216份有效样本,分析了儿童时期父母心理控制、成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婚姻状况、学历等的分布差异,并分析了儿童时期父母心理控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①儿童时期父母心理控制引发内疚在来源地(F=5.526,P0.01)和学历(F=4.257,P0.01)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分布上无显著差异。收回关爱在年龄(F=4.412,P0.01)和学历(F=4.911,P0.01)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来源地分布上无显著差异。坚持权威在年龄(F=3.951,P0.01)、来源地(F=4.407,P0.05)和学历(F=5.124,P0.01)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②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t=2.051,P0.05)和学历(F=4.815,P0.01)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年龄、来源地分布上无显著差异。③成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儿童时期父母心理控制呈显著负相关(r=-0.164,P0.05)。④收回关爱进入主观幸福感回归方程(β=-0.221,P0.01),可有效解释主观幸福感变异量的4.4%。结论:儿童时期父母心理控制对成年后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91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评。结果①多数(65.4%)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好,其生存质量受到性别(t=1.88,P<0.01)、年龄(t=2.44,P<0.01)、婚姻状况(t=2.33,P<0.01)、职务职称(t=1.38,P<0.05)等因素的影响;②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中等水平以上者占85.6%)。主观幸福感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1~0.46,P<0.01或P<0.05);负性情感、负性体验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0.39,P<0.01)。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良好,生存质量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我和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重中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我和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心理机制。方法采用自我和谐、社交焦虑、主观幸福感以及安全感问卷对4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自我和谐、安全感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P<0.05),社交焦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r=-0.352,P<0.05);②社交焦虑、安全感在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当它们进入回归方程时,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减少(β=-0.305,t=4.49,P<0.05);③安全感对社交焦虑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β=-0.43,t=2.54,P<0.05)。结论自我和谐通过社交焦虑、安全感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士兵学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MHQ)对来自基层部队的439名战士进行测查。结果不同学历士兵在生活满意度和自我价值感维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t=-2.20,P0.05),低学历士兵自我价值感较低而生活满意度较高,高学历士兵自我价值感较高而生活满意度较低。结论士兵学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较大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总体较好,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5.38,P<0.001);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5.07,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12.71,P<0.001);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84,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不够理想,生活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1.22,P<0.01);消极情感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8.27,P<0.01);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效应介于16.2%~29%之间)。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其与自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5所三甲医院的224名在职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69.73±11.60),自尊得分(27.67±3.41),工作满意度得分(43.57±9.04)。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兴趣爱好(t=3.613,P=0.000)、婚姻状况(t=-2.016,P=0.0450)、工作年限(F=3.159,P=0.026)、年龄(F=4.511,P=0.01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r=0.584,0.454;P0.01);(3)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尊及工作满意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P0.01)。结论:ICU护士主观幸福感、自尊水平低于常模,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工作满意度、年龄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幸福感的一般状况,探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 B)对40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总体幸福感得分为(110.56±12.51),不存在性别(t=1.756,P>0.05)、城乡(t=1.511,P>0.05)、家庭收入(F=2.283,P>0.05)的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873,P<0.0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新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F=125.945,P<0.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85,P<0.001)。结论大学新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幸福感越强;抑郁因子对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职生自我表露的特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我表露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264名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自我表露有显著差异(t=-2.412,P<0.05);②在年级、专业、独生子女上,高职生自我表露水平均无显著差异(t=-1.252,1.857,1.475;P>0.05);③自我表露的城乡差异显著(F=5.619,P<0.05);④高职生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弱相关,高职生对家人的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145,P<0.05),高职生对恋人和朋友的自我表露和主观幸福感无显著负相关(r=-0.072,-0.086;P>0.05)。结论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呈现出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可以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方法用国内通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225名综合医院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并进行差异性的相关分析。结果护士的年龄和护龄的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F=3.08,3.93;P<0.05),且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加而递减;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职业延迟特质有显著性差异(F=2.93,P<0.05),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延迟特质就越高;婚否的延迟满足总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t=-2.6,P<0.05),而独身子女和户口性质对职业延迟总分没有统计学影响(t=-0.54,-0.08;P>0.05)。结论①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延长,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会降低;②低学历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比高学历的低,应给予更多的关注;③未婚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能力优于已婚护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342名河南省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PSS 11.5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艾滋病医护人员的主观社会支持在年龄(t=-2.100,P<0.05)、职称(F=...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工作满意度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某省级三甲医院10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年龄医务人员在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及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F=3.36,3.07,2.73;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及焦虑、敌对因子方面得分有统计学差异(F=3.05,3.67,2.82,3.01;P<0.05);医生玩世不恭水平低于护士(t=-2.59,P<0.05),工作满意度高于护士(t=2.26,P<0.05);2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与SCL-90各因子呈明显正相关(P<0.01);工作满意度与SCL-90各因子(敌对除外)呈负相关(P<0.01或P<0.05);3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情绪衰竭对躯体化、强迫症状及敌对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分别增加了3%、5%及3%;玩世不恭对SCL-90各因子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增加了12%~31%。结论工作倦怠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业类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为改进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郑雪等人修订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初步对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抽样单位的200名本科生被试进行了调查,并对所得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本科生在负性情感量表上,不同民族(t=2.498,P<0.05)、信任感(t=-2.880,P<0.01)上呈现出显著性或较显著性差异;在生活满意度量表上,是否为独生子女(t=3.219,P<0.01)、不同地区(F=4.299,P<0.01)、经济状况(t=-3.107,P<0.01)、恋爱状况(t=2.460,P<0.01)呈现出较显著性差异;在正性情感量表上,是否为独生子女(t=2.689,P<0.01)、经济状况(t=-2.789,P<0.01)、信任感(t=2.801,P<0.01)上呈现出较显著性差异;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上,信任感(t=3.328,P<0.001)上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其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整体状况良好,且在总体主观幸福感(F=2.443,P<0.05)、生活满意度(F=11.281,P<0.001)、正性情感(F=9.698,P<0.01)、负性情感(F=4.090,P<0.01)4个分量表上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农业类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大学生个体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与体验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表和职业倦怠问卷(MBI)对我院154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①154名精神科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处于中高水平为70.83%;去人格化程度较轻仅31.08%的调查对象处于中高水平;个人成就感低下维度上处于中高水平为76.57%;②男性精神科护士个人成就感低下维度显著高于女性精神科护士(t=-3.52,P<0.01);情感耗竭维度精神科护士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2.23,P<0.05);③倒班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维度显著高于不倒班精神科护士(t=-2.14,P<0.05);去人格化维度上精神科护士倒班显著高于不倒班的(t=-2.85,P<0.01);④不同护龄精神科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5,61,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护龄11~15年、16~20年明显高于其他护龄阶段;⑤不同职称的精神科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36,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在性别、倒班、护龄、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