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雅茶具     
茶具,又称茶器、茗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记载,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意思是说烹茶前要家僮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茶经》中,陆羽把采茶制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并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宋代以后,茶具与茶器逐渐合一,其茶具大类,可分为壶、碗、盏、杯"四大器".现代人所说的茶具,更多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相似文献   

2.
品茶与养生     
古今中外,人们对茶叶都非常喜欢。如《红楼梦》中之人,饭后都有用茶漱口的习惯。历史上,大户人家都很讲究品茶的艺术,设有精美的茶具,重视泡茶的功夫;一般人家,客人一到,首先敬奉的也是一杯香茗。在日本曾有报道,盛誉茶叶是原子饮料,可以防止或减少核武器辐射波的冲杀力;我国台湾风行一时,认为福建的乌龙茶,有防癌抗癌的药效。气功活动兴起后,还应运而产生了各类信息茶,例如“一通茶”、“人体科技信息茶”等。显然,茶叶不仅是人们日常清香解渴的饮品,而且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如何饮茶,才能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呢?笔者在修炼…  相似文献   

3.
茶联撷趣     
茶联是我国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古今有不少名人在品茶之际留下了妙趣横生的“茶联”,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清代郑燮写过一首宣传越州(今浙江绍兴)日铸茶的茶联:“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另外,他还为茶馆写过茶联,在《题真州(今江苏仪征)江上茶肆》中写道:“山光扑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清雍正十年(1732年)时任内阁中书的江西省曹先生,一次在饮茶时诗兴大发,吟了一副“茶联”:“烟中茶味窗前月,瓶里梅花谷外莺。”此联将烟、茶、窗、月、瓶、梅、谷、莺等景物巧妙地融为一体、描绘了文人的恬淡和生活追求…  相似文献   

4.
《针家正眼》不分卷,撰写年代不详。首页部分残缺,上有“火穴法备指”字样,下题“思补山人”。其中“火”为残阙字,疑为“灸”字:其上字随纸页撕去.疑当为“针”字,故该抄本或名《针灸穴法备指》。著者为思补山人,此为字号,姓名不详。书后题有“戊寅四月上旬日录,蔡东蕃老先牛抄出”。可知是蔡东蕃抄录于戊寅年(1938年),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若存 《东方养生》2012,(11):132-134
人们在每天匆忙的脚步中忽略了生活的美,虽不能随时走进自然的山水,却可以通过一杯茶将心带到自然之中。茶是一种生活。儿时的记忆中,茶只是一搪瓷缸子浓浓的茉莉花茶,如今走在茶山里的我,体味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陆羽《茶经》上讲,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这是从中国汉字的角度讲茶字的写法,今日看茶字,  相似文献   

6.
正茶,需要在宁静的时光里慢慢去品。我喜欢慢品一杯茶。在慢品一杯茶的时候,心中便会有了一片温柔的空间。茶香袅袅,阳光明媚,草木欣欣向荣,露珠晶莹剔透。茶香袅袅,月光皎洁如水,远方寄来的鱼雁尺素悄然弥散出动人的温暖。婉如清扬的那个人,在袅袅的茶香里,也在心间浮现,甜甜地笑。清夜静无尘,月色明如银。慢品清茶时,勿须斟满十分。那一刻,才明白世间名利皆如浮云,苦苦追寻虚劳神,时光匆匆  相似文献   

7.
福大夫 《气功》2010,(10):880-881
在很焦虑或极度生气的情况下,发生双手、下巴颤抖,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正如人们所说的“气得发抖”。但在平时,如果端起一杯咖啡本来想送到嘴边,却浇灌到了西服领带上,提起笔想题几个秀丽的字,却不可抑制地画下了几条蚯蚓,那就要想想身体的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对茶的研究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的专著。唐代“茶神”陆羽对茶的起源、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调、饮用以及茶具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唐本草》亦谓茶有“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之药用功效。唐代著...  相似文献   

9.
明代名医熊宗立,名均,字道轩,别署勿听子,福建建阳崇泰里熊屯(后改名大(王布))乡人。其祖先曾在该地建立“鳌峰书院”,故又称“鳌峰”。宗立出生于永乐、成化年间(415~487),因自幼多病,喜读医书,且其祖彦明精医,受宋元医家如刘温舒、刘完素等的影响,并曾选辑《孙元贤医方集成》,附入《济生拔萃》、《宣明论》等方名,题《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宗立因从之学医。及长又随刘剡(字用章)学医卜术,深得奥旨。后悬壶问世,而医术高超,屡起沉疴,遐迩驰名。日本来华的真长,名兰轩,间其名,特拜熊氏为师。  相似文献   

10.
四神煎首载于清·鲍相墩《验方新编·腿部门》,用于治疗鹤膝风,原文云:“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用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金银花二两,煎一碗,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被,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一服病去大半,再服除根,不论近久皆效”。笔者在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的指导下,用四神煎加味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略有所感,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泱泱岁月,朗朗乾坤,茶中自有光阴。今天,就让我们来丈量一下,这光阴有多长古老的《诗经》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荼,这个"茶"字的先祖,是如何穿越时光,走入我们的杯中?且放慢心绪,让我为您倒一杯茶,咱们慢慢聊。先秦时期:是药是菜还是茶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水气》篇“现人之目裹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历来断句为‘’视人之目裹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对其注释,众说纷坛,主要有四:一者进而不提“蚕”字,释为“病人眼胞微肿,如刚睡起的状态”{‘];二者认为“蚕”字是衍文,应当删去,““如蚕新卧起状’一句,(脉经》无‘蚕’字,‘蚕’是衍文”[‘I,‘审些版本无蚕字,宜删”【4];三者注为“目裹上微拥如蚕状,或象睡眠后刚起床之状则’];四者释为“病人的眼胞上微微拱起,好象蚕虫新卧(三次脱皮叫卧)复起的形状(弯腰拱起如乙字,光亮有水色)”(’]…  相似文献   

13.
王尧 《山西中医》1997,13(5):37-38
病机十九条中“皆”字析义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1002)王尧关键词素问病机十九条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之“皆”字,现在一般作“大多”、“多是”解。如中医高校教材《内经讲义》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注释为“皆:此处作‘大多’解”〔...  相似文献   

14.
饮茶养生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较早饮用茶叶的地区。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神农百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里的“茶”,就是最早的“茶”字。  相似文献   

15.
正手捧一杯热茶,独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为了片刻轻松,心便很自然地停留在手心的杯中。看茶针均匀地如花朵般绽放,透出缕缕幽香,我的思绪一下转到这老来钟情的茗茶上。年轻时,尽管已参加工作拿饷了,但我还是没有喝茶的习惯,渴起来,一杯白开水,或者一碗米粥汤。巧遇端午,煮粽子的芦叶茶则是最好的享受了。在几乎一辈子没有买过什么茶叶的父母"熏陶"下,我自然也不会"奢侈"。再说,那时时间也不允许,  相似文献   

16.
《内经》中使用“巅”字25次,其中直接表示头顶部的10次.如:“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经脉》)另以“巅”字组成病名“巅疾”15次,如“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如狂.”(《素问·阴阳类论》)“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  相似文献   

17.
高、中等中医各专业、各版次的教材,均认为冲脉、任脉、督脉同源异流,起于胞中。如目前通用的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印会河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云“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李鼎主编的《经络学》认为“冲、任、督皆起于胞中”。程宝书主编的《针灸大辞典》云“胞者,人体器官名,指子宫”。显然,各教科书中所云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即皆起于子宫,“子宫”即三歧之“源”.“子宫”仅女子所独有,男子无“子宫”,那么男子的冲、任、督三歧起源在何处呢?云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显然有悖于《内经》原意,故对冲、任、督皆起于胞中提出质疑。“起于胞中”的出处是《灵枢·五音五  相似文献   

18.
医海之窗     
茶为保健珍品(利收)古人很早即认识到茶是一种强心益智的保健珍品。《神农食经》记载:“茶茗久食,令人有力悦志。”茶又可提神忘忧,如曾巩在《尝新茶》中说:“一杯永日睡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郑遇《咏茶》也说:“嫩叶香且灵,吾谓草中英……最是堪怜处,能令睡思清。”茶又可消食化滞,清暑防感。如唐《本草拾遗》载:“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宋《滴露缦录》:“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清裸之热,非茶不解。”顾况《茶赋》对茶以保健更为全面的说:“滋饭蔬这精素,攻肉食之膻赋,发当暑之清吟,涤通之错眯”。以上可见茶保…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卷中,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其中“洁活”一语,古今注家多以“洁白貌”释之,谓此召杯中空无所有而然。此解甚为常见。亦有人认为:洁洁”为“发发”之通借。此二说均可疑。“覆杯洁洁”,既然指病脉而言,脉象又何来“干净洁白”之说?“杯中空无所有”云云,难免有凿空想象之嫌。言“洁洁”为“发发”,而活、发古韵不同部,未见有通俗之例,故亦为臆测之说。笔者认为,“洁洁”,夜此当是格抽搐掣动之状。洁,系“g”之后起字,此字另…  相似文献   

20.
证、症字析     
在中医学里,经常使用的两个字,便是“证”和“症”。证,本字音征,《说文》,“谏也,从言,正声,读若正月”。可见此“证”字与病证的“证”字,本义不同。病证之证,应是“證”,《说文》:“證,告也,从言,登声”。段玉裁注曰:“今人为證验字”;在“证”字下,又注曰:“今俗以证为證验字”。据此。则“證”是本字,“证”是假借字。证,用于疾病,含有征验、证明等义。《玉篇》:“证,验也”。凡事物能帮助判断或证明其性质的各种表现,皆谓之“证”。中医所谓的“证”,皆是疾病在人体上的各种表现,如发热、头痛、项强等等,这些表现足以证明疾病在人体上的存在,医生亦可据此而分析、判定其存在的部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