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年来宁波市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两大谱系毒株流行情况和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方法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流感病毒,对2003-2009年分离的乙型流感病毒按不同的谱系选择每年的代表株,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后进行乙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HA1区域(HA1)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乙型流感两大谱系的病毒在宁波市几乎每年均有出现,相互交替成为优势株。其中Yamagata系在2004及2007年相对占优势,而Victoria系在2006年3月及2009年6月2次出现了流行高峰。HA1序列测定结果Yamagata系毒株在2003、2007年HA1区出现2次出现明显的氨基酸替换,Victoria系在2005年底及2009年初发生2次明显氨基酸替换。结论2003-2009年乙型流感的两大谱系病毒的HA1序列均存在较大差异,本市2004及2007年Yamagata系2次在乙型流感中相对占优势和2006及2009年Victoria系出现的2次乙型流感流行高峰均与病毒HA1区的氨基酸替换有关。  相似文献   

2.
3.
许爽  吴燕平  李响  沈博  杨显达 《疾病监测》2009,24(9):661-663
目的了解2005-2007年吉林省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HA1基因的演变特征。方法采用MDCK分离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RNA,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测序。结果2005-2007年吉林省同时流行着乙型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流感毒株。与B/Shanghai/361/02相比,2005年流行的乙型Yamagata系病毒有8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改变;2007年流行的乙型Yamagata系病毒有10个氨基酸变化位点;2007年流行的乙型Victoria系毒株与B/Malaysia/2506/04相比,只有3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结论2005-2007年吉林省流行的乙型Yamagata系病毒与B/Shanghai/361/02相比已经发生变化;吉林省2007年Victoria系毒株与疫苗代表株B/Malaysia/2506/04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2-2013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地区B型流感的流行状况,分析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国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利用标准雪貂抗血清进行抗原性分析。利用Sanger测序法进行病毒基因测序,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进行种系进化分析,通过基因进化树比较国内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差异。结果 2012-2013监测年度内,B型流感病毒占所有流感病毒的9.93%,其中以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主。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上一年度WHO推荐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83.5%)以及我国代表株B/Chongqing-Yuzhong/1384/2010(94.7%)的抗原性类似;而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绝大多数为WHO疫苗株B/Wisconsin/01/2010(99.3%)、WHO疫苗种子株B/Hubei-Wujiagang/158/2009(98.0%)的类似株;基因特性分析显示有1株B-Victoria系病毒发生了HA与NA基因分支间的重配,有1株B-Yamagata系病毒B/Sichuan-Gaoxin/1110/2012的NA基因位于Victoria系病毒的NA进化分支,也表明发生了种系间的基因重配。结论 2012-2013流感监测年度我国B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主要以Victoria系为主,而WHO推荐的疫苗组分是B-Yamagata系病毒,可见部分B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株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我国 乙型流感病毒( IBV)血凝素(HA)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基因特征,为IB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从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获取我国完整的IBV HA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进化变异与基因特征。结果我国1996- -2018 年B/Victoria系流感毒株主要属于V1A分支,2019- -2022 年属于V1A.3分支,少数属于V1A.1分支, B/Yamagata系相同年份流行株多聚集成一分支进化。Victoria 系和Yamagata 系的HA基因与同期疫苗株相比,其氨基酸同源性分别>92.6%和92.8%。两谱系与参考株相比,流行株在HA蛋白的120环、150环、160环及190螺旋等关键的抗原决定簇部位发生了多个氨基酸位点改变。结论我国 IBV的流行株含有B/Victoria 系和B/ Yamagata系,且HA已发生抗原突变积累,这可能会导致IBV疫苗保护效果下降,需密切监测IBV谱系及变异情况,为疫苗株的更新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宁波市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及人群对乙型流感的抗体水平变化。 方法 从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疫情监测,于2009年7月和2010年3月底2次采集宁波市正常人群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法进行乙型流感抗体检测。 结果 在2009-2010年期间乙型流感的Victoria系毒株比较活跃,共出现2次流行的高峰期,且从2009年6月起血凝素基因出现了新变异株。人群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09年7月采集的标本阳性率为42.12%,而2010年3月底采集的标本为51.11%。 结论 2009-2010年Victoria系乙型流感的流行与毒株的血凝素基因变异有关。从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底,人群对Victoria系乙型流感的抗体阳性率有明显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湖州市甲3亚型流感病毒主要抗原基因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分子变异特征。 方法 选择浙江省湖州市2009-2012年流感流行期间分离的甲3亚型代表株11株,提取病毒RNA,扩增HA1和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用MegAlign软件分析处理。 结果 湖州市近几年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在HA1区的核苷酸长度均为987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在NA区的核苷酸长度为1362 bp,编码454个氨基酸。2009-2012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HA1区与NA区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4.7%~99.9%与96.2%~100.0%之间,HA1区的变异较NA区更大。4个流感流行期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相比HA和NA发生了多个氨基酸位点的替换。此外,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3亚型流感疫苗株与当年的流感流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结论 2009-2012年湖州市甲3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发生明显变异,基因重配和抗原漂移是病毒发生变异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方斌  刘琳琳  李翔  叶国军  余晓  宋毅 《疾病监测》2016,31(7):554-560
目的 了解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流行分布和基因进化情况。方法 通过测序和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GISAID)获得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dinase, NA)氨基酸序列,分别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树、氨基酸突变位点和三维建模分析,结合同期病毒分离株流行分布,分析重配株基因进化与病毒流行分布间的关系。结果 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存在系内重配和系间重配,首例重配株出现后,该病毒都会形成较大流行。同期病毒在HA四个主要抗原表位上发现的突变位点有:N116K、N129S、A146T、K162R和N197S,在NA上发现了神经氨酸酶活性突变位点D197N,三维建模表明该位点并非直接与底物或抑制物接触。结论 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与该病毒的基因进化关系密切,监测该病毒抗原表位突变位点和耐药突变位点有助于深入分析其进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于甜甜  余晓  韩诗  刘琳琳  陈丹 《疾病监测》2022,37(10):1310-1317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6—2021年度乙型流感流行状况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方法 根据湖北省2016—2021年度的流感样病例报告数据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选取2016—2021年度主要流行的乙型流感毒株69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进化变异特征。结果 2016—2021年湖北省乙型Victoria系流感毒株小部分分布在Victoria1A分支,而大部分毒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以162~164氨基酸位点缺失为特征的Victoria 1A.3分支上。与参考株相比,流行株在HA蛋白的120环、150环、160环及190螺旋等关键的抗原决定簇部位发生了多个氨基酸位点改变,而在NA蛋白上未发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的变异。本次研究仅发现1株系内重配株。结论 2016—2021年中湖北省乙型流感多为季节性流行,Victoria系流行毒株在多个抗原位点上发生变异,但未检测到耐药位点突变,因此需要进一步密切加强流感流行活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系统进化及分子变异情况。 方法 对2009年深圳市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MEGA等软件对其HA1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分子变异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 深圳市2009年1-10月均有B型流感病毒流行,3-5月为流行高峰;Victoria系分支D的毒株是优势流行株;与2008 - 2009年度的国际疫苗株相比,Victoria和Yamagata系的HA1分子在其抗原决定簇区均出现了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 结论 2009年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时间长,一些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并没有导致一个新流行株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陆娟娟  刘运强  侯佩强 《疾病监测》2008,23(11):680-681
目的 对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年流行期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泰安市流感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A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检测2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28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94株,阳性分离率为33.45%,经分型鉴定A型H3N2亚型51株,H1N1亚型1株;B型的 Yamagata系39株,Victoria系3株。结论 2007-2008流行季中,泰安市流感病毒流行的优势毒株为A型H3N2亚型和B型Ymagata系,同时有A型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毒株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孙佰红  于伟  王璐璐  田疆 《疾病监测》2013,28(4):297-299
目的 了解2011-2012年度辽宁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分布,为预防控制流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1-2012年度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哨点医院的ILI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辽宁省2011-2012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3.34%, 较上年度有所下降,呈现冬春季流行高峰。全年共分离到流感毒株540株,总阳性率为6.38%,B型为流行株,病原学监测结果呈现多种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或混合流行的特点,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株在流行后期发生了变化,由B(Yamagata)亚型流行株逐渐转为季节性H3N2型和B(Victoria)亚型。对ILI%与流感病毒分离率进行秩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648(P结论 辽宁省流感流行呈现冬春季高峰,流行优势毒株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差异,2012年的下半年辽宁省的流行株可能转变为H3N2型和B(Victoria)亚型。  相似文献   

13.
We used RT-PCR-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to identify subtypes and strains of influenza viruses detected during a maternal influenza immunization study in Nepal 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4. Hemagglutinin (HA) gene amino acid (aa) sequences of inferred reference strain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vaccines to determine impact of aa relatedness on vaccine efficacy (VE) and disease severity. Three influenza subtypes and many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H3N2) strains with less than 13 aa differences in HA compared to vaccine strains (matched) showed higher VE than strains with 13 or more differences (mismatched). Yamagata lineage B strains, which were mismatched to the Victoria strain in the vaccine, demonstrated lower VE compared to Victoria strains. Differences in V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A(H1N1pdm) matched the vaccine strain, with 10 or fewer aa differences. Except for women infected with vaccine-matched strains of influenza A,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健康成年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免疫水平的检测,为流感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4月对北京市6个区(县)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H1N1)、甲型H3N2亚型(H3N2)、乙型Victoria系(BV)、乙型Yamagata系(BY)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比较不同组间的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结果共调查1 163人,其中645人携带≥1种抗体阳性,总体阳性率为55.46%;H1N1、H3N2、BV、BY阳性率分别为25.62%、44.88%、1.98%和3.53%;H3N2抗体的GMT最高(1∶24.75),BV抗体GMT最低(1∶5.67),各亚型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成年男性H3N2、BV、BY抗体阳性率及H3N2抗体GMT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来源人群H1N1、H3N2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H1N1、H3N2、BY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60岁老年组H3N2、抗体阳性率及GMT最高,18 ~ 29岁青年组H1N1、BY抗体阳性率及GMT最高;过去1年内有接种史组H1N1、H3N2、BY抗体阳性率及GMT均高于无接种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健康成年人中BV、BY抗体阳性率较低,导致流感暴发的风险较大;影响不同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疫苗接种等因素与抗体阳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倪刚  倪文玲  李青  丁力  张榕松 《疾病监测》2009,24(7):492-494
目的了解2006-2007年云南省红河州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点,探讨优势株的变化。方法采集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接种于MDCK细胞于34 ℃ CO2培养箱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液进行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全年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子标本991份,分离得到123株流感病毒,阳性率12.4%,其中H1N1 37株,H3N2 41株,Victoria 42株,Yamagata 1株,待定2株。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56份,分离得到39株流感病毒,阳性率69.6%。均为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结论在2006-2007年监测年度中,2006年3-6月以B型Victoria系毒株为主,2006年7-9月以H1N1为主,2007年1-3月以H3N2为主。疑似流感疫情均为B型Victoria系。  相似文献   

16.
赵雪  滕峥  房方皓  袁芳  姜晨彦  袁政安  张曦 《疾病监测》2020,35(12):1074-1080
  目的  分析2018 — 2020年上海市分离的B/Victoria系流感毒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性及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  利用血凝抑制实验,对142株B/Victoria系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分析,并选取了63株开展了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2018 — 2020年上海市流行的B/Victoria系流感毒株主要属于V1A.3分支,少数属于V1A.1分支及未缺失的V1A分支;抗原性分析显示,26.76%的流行株是疫苗株B/Colorado/06/2017鸡胚株的低反应株,与疫苗株相比,V1A.3分支流行株在HA蛋白的120环、150环、160环及190螺旋等关键的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关键部位发生了5个氨基酸位点改变。  结论  2018 — 2020监测年度B/Victoria系流行株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疫苗株组分B/Colorado/06/2017匹配性不佳,仍需密切监测流行株的谱系及变异情况,为疫苗株的筛选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