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12导联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和定位中的作用。方法:15例病人用食管起搏方法诱发心动过速后,同步记录食管和12导联心电图。如P波显示不清则采用V1导联上一肋或V1导联下一肋及加大增益等方法记录改良12导联心电图。据此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结果10例病人的P波通过改良方法后明显突出。与心内电生理结果比较,改良12导联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定型和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改良12导联心电图描记可突出逆行P波,12导联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分析可提高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和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食管心电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原 《心电学杂志》2002,21(2):119-122
食管心电图是利用在食管内放置的电极导管记录的心电图。1906年Cremer通过一根放置在食管内的银制电极成功地记录到了心房电活动 ,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食管心电图以高大P波的优势 ,成为今天心律失常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工具之一。记录食管心电图仅需要普通心电图机和食管电极导管。经鼻腔或口腔将食管电极导管放置于食管内 ,其尾端与心电图机的肢体导联或胸导联相连接 ,就可记录到双极或单极食管心电图 (图1)。一、食管电极导管食管电极导管的种类较多 ,不同的电极导管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1 .…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需要发放多种方式的刺激脉冲及同步记录体表与食管导联心电图,连贯地仔细分析电生理检查全过程的体表和食管导联心电图改变,从而获得心脏各部位电生理参数。与分析体表心电图一样,可根据刺激波与心电图各间期及波形变化这些特点,仔细分析记录结果并做出心脏电生理诊断。1分析方法电脉冲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刺激波  相似文献   

4.
双极食管导联刺激同步记录在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否观察到瞬间发生的心律失常,对120例患者行经食管刺激心房时同步记录I、aVF、V_1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结果显示受检患者中35%能在双极食管导联中清晰记录到位于电脉冲波后的P波;47%能清晰记录到刺激停止后的即刻心电图;18%无法记录到即刻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提示使用该法能基本了解刺激停止后诱发瞬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尤适合只能诱发出数次折返回波而机制不明者,能完善和扩大食管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食管心脏凋搏作为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已取得一定进展,食管凋搏过程中除了需要电生理刺激仪外,还需要1个满意的记录系统,目前国内应用的记录系统有2种①心电图仪:80年代多用单导联心电图仪,缺点是体表心电图和食管心电图不能同步记录,只能将图形作模拟同步分析,时距测量准确性差,易导致误诊,心电图纸耗量大。随后改用3导联或6导联心电图仪同步记录,克服了上述缺点,时距测量准确,误判减少,  相似文献   

6.
张强  乔鹏  杨丽红  苑帅 《山东医药》2011,51(1):56-56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但不少心电图上的P波往往不易甚至无法辨认,从而给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困难。目前食管心电图以高大P波的优势,成为心律失常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工具之一;然而食管调搏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器械和操作人员,在基层医院开展造成困难。作者通过同步记录100例患者食管导联、腹臂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磊  钱学贤 《心电学杂志》1995,14(4):236-237
患者男性,40岁。体表心电图示阵发性宽QRS心动过速。为明确心动过速时心房与心室激动的关系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在患者咽部喷散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从鼻孔插入食管电极约35cm,根据食管内单极心电图略微调整电极深度,使食管内心电图的P波振幅最大。采用双极食管电极导管,电极间距为2cm。将2个电极接日本Kohden RM-6000型8道生理记录仪生物电放大器,时间常数选择为3ms,滤波选择为30Hz,该导联为食管内双极导联(ESO-DP);以食管电极导管的近端电极接体表心电  相似文献   

8.
<正>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分阵发性和非阵发性两种,其发生分别由折返和自律性增强所致。由于临床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有可能根据SVT发病机制对不同类型的SVT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SVT90%以上为阵发性,骤发骤止,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心电图不易记录到,给诊断带来困难。常用的诊断方法有: 1.常规心电图记录发作时心电图:(1)记录9~12导联心电图;(2)记录附加食管导联心电图;(8)同步记录食管和V_1导联心电图,以助于分析心房除极顺序和P、QRS波之关系。 2.动态心电图(1)能发现短阵SVT发作;(2)能记录到心动过速(心速)的起始和终止,  相似文献   

9.
食管心房调搏目前在国内已得到较广泛的开展,但多数单位只用单道心电图机进行记录,对食管导联心电图的应用研究亦很少。我院自1983年开展食管心房调搏以来,一直采用西德Hellige六道生理记录仪(带示波器)进行观察记录,在400多例的实践中深深感到根据检查目的适当设计的,包括食管单极及双极导联在内的多导同步心电图记录,对提高食管心房调搏诊断的质量及扩大其应用范围都具有较大价值。本文目的是结合一些具体病例介绍这方面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0.
食管心房调搏是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除了在心律失常时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外,主要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进行调搏。同步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正>食管心房调搏是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除了在心律失常时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外,主要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进行调搏。同步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极食管导联记录右心房电位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同步记录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冠状静脉窦和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 ,分析食管导联中右心房电位和左心房电位的关系。 结果 双极食管导联记录到的窦性 P波由圆钝直立的右心房电位和尖锐高大的左心房电位组成。 2 8例右心房、左心房传导时间分别为 (4 2 .86± 8.81) ms和 (6 4.2 8± 6 .78) ms,右心房/左心房 =0 .10± 0 .0 3。在窦性心律 ,右心房、左心房和右心室起搏时 ,食管导联的右心房电位和心腔内高位右心房导联的 A波一致 ,左心房电位与冠状静脉窦导联的 A波基本一致。 结论 双极食管导联记录方法能够可靠记录到右心房电位 ,并且分别反映出右心房和左心房激动顺序 ,对了解心房间传导功能 ,分析房性心律失常 ,初步判断隐匿性房室旁路部位等方面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06年Gremer首先记录到食管导联心电图以来,因记录到的P波高大易辩,至今仍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52年Zoll利用脉冲刺激仪经食管对心脏进行电刺激,首创经食管起搏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食管导联心电图对82例各类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对照分析。结果房室结双径路在双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82.57%,单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57.3%(P〈0.01);预激综合征(WPW)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双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11.46%,单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10.98%(P〈0.05)。室性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在双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2.75%,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的检出率为1.22%(P〈0.05);室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扑动并存在双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2.29%,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的检出率为1.22%(P〈0.05);室性心动过速伴1:1室房逆传在双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为1.83%,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的检出率为1.22%(P〈0.05)。结论双极食管导联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单极食管导联的检出率高,安全、可靠、实用、能定位、对射频消融术前病例的筛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表与食管心电图在隐匿性房室旁路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诊断隐匿性房室旁路的简易方法。方法110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路患者。术前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观察S2R2有无跳跃性延长;记录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观察逆传P波的方向及形态;同步记录食管与V1导联心电图,观察P波在V1(P-V1)及食管导联(P-E)的先后顺序。结果110例中106例S2R2呈逐渐延长。67例左侧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E先于P-V1,39例右侧旁路P-V1先于P-E,4例中间隔旁路P-E与P-V1几乎同时出现。且不同部位的房室旁路在不同导联上逆传P波形态不同,并有显著差别。结论隐匿性房室旁路可根据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P波的方向及形态作出初步诊断,结合食管与V1导联同步心电图以及食管调搏结果可基本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胃食管反流病胸痛为主的患者,先后行18导联心电图及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更多胃食管反流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异常表现,能客观分析病情,对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结论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临床应用[1] 1.食管导联心电图经食管电极导管记录的心 电波形具有 P 波高大清晰、容易辨认的特点,在心 律失常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电图在窄QRS波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管心电图是将记录心电图的电极导管经鼻前孔或口腔送到食管内的心房水平位置,将心电图机的胸前或标准肢体导联线与电极导管的单极或双极连接后,再经心电图机描记的心电图。因记录电极十分靠近心房,使其P波振幅高且多呈双相,有利于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随射频消融技术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心律失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常见疾病,且危害极大。心性猝死中绝大多数为心律失常引起。诊断心律失常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心电图,有时心律失常心电图的P波难以辨认,给诊断与鉴别诊断带来一定难度。1主要优点食管位于心脏后方,大约在食管下端的3/4处与左房后壁相邻,再向下靠近左室。因此,食管电极放置该部位则可记录到食管导联心电图。食管电极放  相似文献   

20.
食管导联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窦房结电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从食管导联记录窦房结电位的可行性 ,笔者对 8只犬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其方法是 :直接将双极电极放置于犬的食管、窦房结区和右房部位进行同步单次记录与信号平均记录。叠加次数为 2 0 0个心动周期。检测仪采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自制的三通道心电微电位仪 ,前置放大器采用AnalogDevices 2 90型隔离放大器 ,系统增益为 2 0 0~ 10 0 0 0 0倍 ,采样频率为 2kHz,且A/D转换器为 16位精度。心内电极的高通滤波器频率为 2Hz ,而食管导联的高通滤波器频率为 0 .5Hz。结果 :正式实验的 6只犬 (另 2只为预实验犬 ) ,食管导联信号平均心电图均记录到了窦房结电位。结论 :在高增益条件下 ,采用信号平均方法经食管导联能记录到窦房结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