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具有双重调节功能。在临床上,它的异常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或肿瘤倾向;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作用也异常重要。深入研究其功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将为临床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办法。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及其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因IGF-Ⅰ的降血糖作用可通过IGF-Ⅰ受体介导,故对胰岛素受体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患者可尝试应用,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持骨量和骨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GH与IGF-Ⅰ水平下降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应用GH、IGF-Ⅰ可以改善骨密度、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小剂量GH、IGF-Ⅰ治疗骨质疏松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GH-IGF-Ⅰ轴与骨骼代谢的关系及其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大肠癌组织48例(试验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3岁。任意选癌旁5cm以上的正常组织24例(正常对照组)。采用SABC法检测IGF-Ⅰ、IGF-ⅠR的表达。结果在48例大肠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8%、58.33%,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6.67%、16.67%。IGF-Ⅰ、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而与其他的病理因素及患者5年生存情况无关。IGF-Ⅰ和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结论IGF-Ⅰ、IGF-ⅠR可能相互协同作用参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可作为反映大肠癌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但IGF-Ⅰ、IGF-ⅠR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刘世本  朱秀安 《解剖学报》1997,28(2):204-209
用原位杂交,点杂交及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正常及糖尿病大鼠眼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IGF-I基因在眼组织的表达呈区域性,视网膜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表达最强;脉络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外核层次之;巩膜最弱;角膜,晶体未见表达信号。糖尿病眼组织IGF-I基因表达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是一种与胰岛素原有高度同源性的生长调节激素 ,既具有胰岛素样代谢作用 ,又能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与分化。IGF Ⅰ及其受体和结合蛋白 (IGFBP1 6)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 ,能够促进心脏的生长发育、增强心脏功能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并在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IGF Ⅰ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并与球囊扩张术后冠脉再狭窄密切相关 ,在缺血性心脏病中 ,IGF Ⅰ能促进受损心肌的修复 ,减轻心肌组织重构 ,改善心功能 ,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血、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Ⅰ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孕妇及其新生儿各90例,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5 ml,胎儿娩出后即抽脐静脉血5 ml,标本收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血、脐血中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水平。结果 SGA脐带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明显低于AGA、LGA;AGA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低于L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母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在SGA、AGA、LGA三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胰岛素水平在SGA、AGA、LGA三组中差异无显著性;脐血中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体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相关,低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关系更为密切,母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可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是一种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与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的同源性.在接受其相应的配体刺激后,IGF-ⅠR可以激活包括IRS-1,IRS*2,shc和PI3-激酶等多种胞内亚单位,产生级联信号转导反应,通过启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抗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含量。结果 1.FGR组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下降,巨大儿组脐血清IGF-Ⅰ水平升高;2.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Ⅰ水平与胎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3.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沦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监测产妇产前体重可以间接反映胎儿血IGFs及IG-FBP-3水平,进而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20例FGR孕妇(FGR组)和17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FGR组孕妇血清IGF-Ⅰ(115.44±4.34)μg/L,低于对照组(121.92±10.51)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R组脐血清IGF-Ⅰ(121.48±5.85)μg/L,低于正常组的(124.24±10.08)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血清IGF-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r=0.189,P〉0.05)。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575,P〈0.05)。结论 IGF-Ⅰ可能在FGR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为将来诊断和治疗FGR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种具有胰岛素样作用的生长因子,它具有促进神经生长和修复作用。在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或鼠,IGF的水平及作用减低。糖尿病早期,神经组织中的IGF的基因表达减少。补充IGF能改善甚至逆转糖尿病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但IGF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剂量较大时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一种妊娠必需的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单肽,由70个氨基酸组成,含有B、C、A、D4个功能区,和IGF-Ⅰ受体相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主要由人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后来人们又发现子宫内膜、胚胎、胎盘也可产生IGF-Ⅰ.近几年来人们研究发现,IGF-Ⅰ与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期糖尿病(GDM)等一些产科疾病有关.IGF-Ⅰ浓度的变化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肝硬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将44例肝硬变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并用3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IGF-Ⅰ、骨钙素(BGP)和右跟骨骨密度(BMD)值。结果表明,B、C组肝硬变患者IGF-Ⅰ、BGP和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肝硬变越严重,IGF-Ⅰ、BGP、BMD降低越明显。IGF-Ⅰ分别与BGP、BMD呈正相关(r=0.398,0.357,P<0.05)。IGF-Ⅰ减少可能是肝硬变患者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BMG)软骨细胞移植物。将40只4月龄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TGF-β组、IGF-Ⅰ组、TGF-β联合IGF-Ⅰ组、空白对照组(前三组为实验组)。各组制备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兔膝关节腔注射对应等量人重组蛋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盐水。术后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TGF-β联合IGF-Ⅰ组软骨细胞生长较快,术后24周修复的软骨组织HE染色与正常关节软骨一致,软骨细胞呈柱状排列,免疫组化见Ⅱ型胶原染色较深;TGF-β组、IGF-Ⅰ组术后24周部分软骨细胞呈柱状排列,免疫组化见Ⅱ型胶原染色较浅;空白对照组未修复。结论联合应用TGF-β及IGF-Ⅰ可较好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其作用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参与体内多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与许多肿瘤细胞的发生和生长密切相关,实验表明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星形细胞瘤等肿瘤中IGE-Ⅰ水平异常。IGF-Ⅰ可与癌基因相互作用,可相互调节其功能。IGF-Ⅰ的表达分泌水平与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及与肝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 -I)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各型肝炎患者 113例 ,对照组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 -I含量 ,同时检测有关肝功能指标 .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GF -I含量分别为 6 37.6± 178.3ng/ml、4 5 8.6± 2 76 .4ng/ml、6 0 1.7± 2 76 .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316 .1± 10 9.1ng/ml (p <0 .0 0 1)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IGF -I含量为 2 2 4 .5± 16 8.2ng/ml和12 0 .5± 94 .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IGF -I含量与部分肝功能指标相关 (p <0 .0 5 ) .结论 检测IGF -I对估计慢性肝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受体 (IGF ⅠR)是一种跨膜受体 ,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与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的同源性。在接受其相应的配体刺激后 ,IGF ⅠR可以激活包括IRS 1,IRS 2 ,shc和PI3 激酶等多种胞内亚单位 ,产生级联信号转导反应 ,通过启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抗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IGF-Ⅰ和TGF-β1之间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分为4组(1)无血清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TGF-β1(8μg/L);(3)IGF-Ⅰ(1、10、50和250 μg/L)组;(4)IGF-Ⅰ(50μg/L)+TGF-β1(8μg/L)和IGF-Ⅰ(250μg/L)+TGF-β1(8 μg/L)联合作用组.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HKC胞质中抗原角蛋白、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α-SMA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和Ⅰ型胶原的浓度.结果 IGF-Ⅰ(50、250μg/L)能诱导HKC细胞表达波形蛋白、α-SMA,失去角蛋白和钙黏蛋白的表达;使α-SMA阳性的HKC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联合作用组α-SMA阳性的细胞数明显高于IGF-1或TGF-β1单用组,但无协同作用;IGF-Ⅰ(10、50、250μg/L)组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Ⅰ型胶原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IGF-Ⅰ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IGF-Ⅰ和TGF-β1对诱导HKC转化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工程细胞移植对糖尿病模型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将hIGF-1基因克隆入pAAV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以HEK293包装细胞及病毒颗粒,HT1080细胞检测病毒滴度.将高病毒滴度的病毒上清感染骨髓基质细胞(MSCs)并植入糖尿病模型小鼠腹腔内,观察病毒感染MSCs植入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hIGF-1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HEK293细胞包装得到了1012滴度的病毒上清.MSCs病毒感染率达60%.稳定表达hIGF-1的MSCs腹腔移植后,可见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明显下降(P<0.05).结论 稳定表达hIGF-1的MSCs对糖尿病动物模型有降糖作用,说明IGF-1基因可作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糖尿病(DM)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 IRT)的特点和其临床实用价值,现将我们近几年积累的328例Ⅱ型DM,13例Ⅰ型DM和正常对照组50例IRT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一)Ⅱ型DM组:328例,均为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确诊住院患者,按IRT空腹胰岛素值水平将Ⅱ型糖尿病分为三组。A组(空腹低值组):空腹胰岛素值<5.0mIU/ml,65例(男43,女22),年龄17~80岁,平均52.4岁,B组(空腹正常值组):空腹胰岛素值5.0~26.0mIU/ml,187例(男102,女85),年龄26~81岁,平均53.5岁,C组(空腹高值组),空腹胰岛素值>26.0mIU/ml,76例(男44,女32),年龄37~73岁,平均56.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