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50例(100侧)成人尸体左、右股动脉长度为297.29±31.06mm和294.43±31.02mm,外径为5.55±1.61mm和5.42±1.42mm,左、右腘动脉长度为167.34±17.67mm和168.54±17.30mm,外径为5.48±1.17mm和5.53±1.38mm。男女间的股动脉长度及外径和腘动脉外径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50具成年男尸上,观测了100例腘动脉及其分支。腘动脉的外径介于3.1~6.2mm之间;平均长度为160.0±14.5mm,其中介于145.0~174.0mm之间者占74%。据膝中动脉的支数分为五型,以1~2支者常见。据腘动脉终端分支的位置分为两型,其中常位分支多见,占96.0%;按终端分支情况分为四型,以腓胫后干多见,占94.0%。并对腘动脉、腘静脉、胫神经的位置关系和腘动脉的体表投影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3.
坐骨动脉遗存极为罕见,本例为国内发现的第五例,现报告如下。 男尸,身长1.24m,(推定年龄为9岁左右),右下肢坐骨动脉遗存,伴股动脉变异。 一、坐骨动脉 发自髂内动脉前干,山梨状肌下孔时其外径为5.7mm,与坐骨神经伴行而下,初在坐骨神经的背侧,行至距梨状肌下缘15cm处,则穿通坐骨神经的纤维束而转至其腹侧,并继续伴行下达腘窝,与股深动脉吻合形成坐骨腘动脉(此吻合处三者的外径:坐骨动脉为5.0mm、股深动脉为4.3mm、坐骨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过扩大内侧入路治疗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效果.方法 在10例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仰卧位解剖观察腘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确认腘动脉的扩大内侧入路及其毗邻关系.对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病人,通过扩大内侧入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扩大内侧入路可以有效显露腘动脉全长、腘动脉分支及股动脉腘动脉延续处,并且清楚地观察腘动脉的邻近结构.12例病人均通过扩大内侧入路显露并治疗损伤的腘动脉,同时在无需变换体位的情况下完成并发的其他骨科损伤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损伤肢体功能均正常.结论 扩大内侧入路是治疗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充分认识腘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尽早发现腘动脉损伤并早期处理.方法对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临床高度怀疑有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探查.结论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率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4例PAES患者,其中3例腘动脉狭窄,1例闭塞。3例采取传统手术,1例EVR治疗。术后6~12个月及每年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及腘动脉、侧支循环情况。结果:腘动脉狭窄2例行腘动脉松解术后6个月下肢活动正常,腘动脉血流通畅;腘动脉闭塞1例行腘动脉松解并切开取栓术后5d腘动脉再闭塞。EVR治疗1例术后6个月腘动脉再闭塞,下肢血供靠侧支循环代偿。结论:传统手术效果优于EVR治疗。  相似文献   

7.
谢宏哲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55-155
目的:充分认识腘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尽早发现腘动脉损伤并早期处理。方法:对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临床高度怀疑有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探查。结论: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率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充分认识腘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尽早发现腘动脉损伤并早期处理。方法:对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临床高度怀疑有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探查。结论: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率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是腘动脉走行和腘窝软组织发育异常,使腘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我院2004年曾收治4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60侧成人下肢的腘动脉、腘静脉及胫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腘静脉的体表定位等.结果在腘窝上段由内向外依次为腘动脉、腘静脉和胫神经,在腘窝中段上述结构逐渐移行,位置关系较为复杂,在腘窝下段由浅至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腘静脉的体表投影在腘窝与经过收肌结节最高点的水平线成(83.5±2.2)°夹角的直线,且该直线与水平线的交点距水平线与股二头肌腱交点为(2.3±0.7)cm.结论根据腘静脉与腘动脉、胫神经的位置关系,在腘窝上半部穿刺较安全,在腘窝下半部穿刺时易损伤胫神经和腘动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外科回盲部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在50具成人尸体(男33,女17)上观测了回结肠动脉主干长度及分支行程和吻合情况,以及起端外径等。结合回盲部手术,讨论了手术中结扎回结肠动脉的平面,寻找血管的标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观测100例成人尸体股静脉长度、外径、瓣膜形态、位置、数目和方位;股静脉主要属支外径,距腹股沟韧带距离,注入方位及入口附近瓣膜,为临床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对股静脉穿刺、插管,瓣膜修复术、移植术及静脉逆行造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经颞浅动脉进行颈外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66具男尸(30~70岁),用1/20mm精确度的卡尺测量了以下内容:(1)颞浅动脉从耳屏前缘中点水平至上颌动脉、面动脉、舌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上缘和至颈总动脉分叉点的距离;(2)颞浅动脉在耳屏前缘中点水平和颈外动脉干在其各主要分支起始部上缘处的最大口径(外径);(3)颈外动脉各主要分支起始部的最大口径;(4)颞浅动脉与上颌动脉间、颈外动脉主干间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临床上利用胸段食管动脉介入性治疗食管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成人尸体标本60具(男47,女13),解剖、观察胸段食管动脉的起点、分支与吻合;测量外径、夹角和可游离长度。结果114支胸上段食管供血动脉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占该段食管供血动脉总支数的68.67%;66支胸下段食管供血动脉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占该段食管供血动脉总支数的42.31%。胸下段食管动脉器官外分支可分为纵行多分支型和横行少分支型。食管胸段的供血动脉在器官外的相互吻合较少,器官表面的吻合较多。结论在选择性靶动脉造影时,应细心观察吻合支;只有寻找肿瘤全部供血血管并灌注后,胸段食管癌介入性药物灌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60侧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和下肢第一跖背动脉的剖查和测量结果。桡动脉在鼻烟窝处从桡骨茎突尖至第一掌骨基底部的长度平均为26.6±3.00mm,其近端外径平均为1.80±0.39mm,内径平均为1.64±0.35;远端外径平均为1.54±0.40mm,内径平均为1.44±0.39mm。头静脉在此处的近端外径平均为1.84±0.5mm,内径为1.70±0.49mm;远端外径平均为1.82±0.39mm,内径为1.70±0.40mm。第一跖背动脉的长度平均为39.5±6.9mm,其起始处外径平均为1.23±0.27mm,内径平均为1.12±0.26mm。提出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时采用第一跖背动脉作为血管蒂与桡动脉吻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分析膈下动脉(IPA)的CT表现,为血管介入科医师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连续观察200例行Philips 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腹部174例,胸腹联合26例)患者IPA的数目、起源、管径及是否参与肿瘤供血。结果 200例患者右膈下动脉(RIPA)均显示,共为201支;198例患者左膈下动脉(LIPA)显示,2例LI-PA未显示,共203支。IPA一侧2支的6例,占3.0%。IPA左右共干的为24.0%;RIPA及LIPA起自同一血管但不共干的为29.0%;RIPA起自腹腔干的为34.8%,主动脉为40.8%,右肾动脉为18.4%,右副肾动脉为2.0%,胃左动脉为4.0%;LIPA起自腹腔干的为55.7%,主动脉为37.9%,胃左动脉为5.4%,脾动脉为1.0%。9例共10支IPA参与肿瘤供血,9支RIPA,1支LIPA。正常组RIPA管径(2.01±0.40)mm,LIPA管径(1.92±0.42)mm。肿瘤组RIPA管径(2.53±0.44)mm,LIPA管径(2.15±0.79)mm。正常组RIPA和LIPA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和正常组RIPA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能够显示IPA的数目、起源、管径及是否参与肿瘤供血,可以作为首选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为血管介入科医师提供重要的术前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腹壁下动脉、冠状动脉及主动脉-冠状动脉桥进行测量,为临床医生应用腹壁下动脉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提供解剖学及血流动力学资料.方法:应用解剖方法,对腹壁下动脉长度和外径、冠状动脉各外径及主动脉-冠状动脉桥的长度进行测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腹壁下动脉及冠状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进行测量.结果:解剖下腹壁下动脉长度为(13.00±2.58)cm,其起始处管径为(2.95±0.21)mm,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管径为(2.51±0.32)mm,脐下1.0 cm处管径为(1.60±0.26)mm.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腹壁下动脉起始处内径为(2.98±0.37)mm,距起始5 cm处内径为(2.60±0.27)mm,血流速度为(57.00±6.78)cm/s;左冠状动脉主干管径为(4.90±0.76)mm,右冠状动脉主干管径为(3.58±0.63)mm,血流速度为(48.50±7.72)cm/s;主动脉-冠状动脉桥的长度为(10.95±1.35)~(15.30±2.82)cm.结论:腹壁下动脉用于游离移植能桥接主动脉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其管径、血流速度与冠状动脉管径、血流速度相匹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术前可对腹壁下动脉作为移植血管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临床随访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量成人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及邻近结构在多层螺旋CT(MSCT)上的正常数值范围,分析比较其年龄及性别之间差异。方法    260例检查者(男140例,女120例)行腹部MSCT增强扫描,采用薄层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矢状位SMA血管成像,测量并分析SMA主干及邻近正常解剖结构。结果    SMA直径为(0.68±0.10)cm,SMA与腹腔干(CA)之间距离(1.55±0.33)cm ,SMA与肠系膜下动脉(IMA)之间距离为(6.69±0.88)cm ,SMA与腹主动脉(AA)间夹角为(59±18)° 。男女两组SMA、CA及AA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SMA与AA夹角、SMA 与IMA、SMA 与CA之间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A、CA直径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直径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成人SMA主干及邻近结构解剖,并能准确测量其正常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32例游离肩胛皮瓣上的旋肩胛动脉,其起于肩胛下动脉,发浅、深分支。浅支又称肩胛皮动脉,穿三边孔后发出数小支供养肩胛区皮肤。深支入骨、肌肉。肩胛皮动脉一般有五条分支,其中内侧支和降支较恒定,口径较大。在活体上,于肩胛骨外侧缘距离肩胛下角8.4cm处,可扪及动脉搏动,此点可作为肩胛皮动脉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结构及其穿支的开口位置,为该段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4例头颅标本作为解剖组,经双侧翼点入路进行解剖,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结构及其穿支;同时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45例无明确脑部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资料作为CTA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的影像解剖及穿支开口位置.结果 解剖组及CTA组所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管径分别为(12.44±1.74)mm、(3.00±0.23)mm和(10.13±2.42)mm、(2.23±0.25)mm,两组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A组显示男性大脑中动脉M1段管径平均值为(2.31±0.24)mm,大于女性组的(2.15±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与CTA影像解剖对照有助于该段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时支架类型和支架置入部位的选择,对防止介入术后中央支供血区域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