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旭平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4):83-83
目的:对采用早期呼吸机进行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传统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早期呼吸机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PAO2、PACO2、PH以及SAO2指标水平较之对照组均与显著差异,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95.74%)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21%),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早期呼吸机进行临床诊疗,其治疗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高,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与病死率的特点。本文介绍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及护理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诊治与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胸膜合并伤一般伤情严重 ,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我科 5年来共收治胸腹合并伤并发ARDS 2 2例 ,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2例中男 17例 ,女 5例 ,年龄 3~ 74岁 ,平均41 5岁。其中闭合伤 19例 ,包括车祸伤 17例、坠落伤 2例 ,开放伤 3例 ,均为刀刺伤。全组患者均有胸痛、腹痛、呼吸困难。入院时均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压 0~ 85 /0~ 3 0mmHg。伤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有腹膜刺激征 2 2例 ,16例腹穿阳性。X线检查 ;2 2例均有严重肺挫伤、血气胸 ,肺压缩在 5 0 %以上 ,有中等量以上积液者 2 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63例(90%)存活,7例(10%)死亡,其中3例患者因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3例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因经济困难于生后2d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早期识别与诊断,给予及时的机械通气与支持治疗,能够保护好其他脏器的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进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6例的诊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严重胸外伤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严重胸外伤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56例,并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肺保护性通气、药物等积极的对症治疗,56例ARDS患者治愈47例(83.9%),死亡9例(16.1%),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为最主要的致死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及时处理多发伤、正确使用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积极的抗休克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大幅降低重胸外伤诱发的ARDS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丁亚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2):92-93
目的:对于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4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时机的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机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a O2、Pa CO2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Pa O2、Pa CO2数据统计学对比显示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也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患者的Pa O2,改善患者肺通气,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呼吸机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48.6±11.5)mm Hg、(95.8±3.5)%,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1.0±9.3)mm Hg、(79.0±16.0)%(t=-1.62、-3.24,P〈0.05)。此外,50例患者经呼吸机治疗后最终生存率为88%,死亡率为12%。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改善心率、呼吸窘迫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死亡率,安全有效等特点,可在临床急救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16):133-134
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各指标水平均... 相似文献
9.
<正> 严重的创伤及感染在病程中,均可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条件所限,不能进行呼吸循环监测,缺乏呼吸机等设备。故对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相当困难,现将我们在5年来所遇9例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控制,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基本消失,呼吸功能改善.随访3~ 12个月,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例(29.0%,9/31),中度残疾6例(19.4%,6/31),重度残疾3例(9.7%,3/31),植物生存1例(3.2%,1/31),死亡12例(38.7%,12/3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并合理使用呼吸机,及时处理颅脑损伤及合并伤,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是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收治的64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死亡、谵妄、褥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及褥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缩短其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杨小菊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1):108-10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无创通气支持监测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无创通气支持监测,而实验组加用精心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p02、PaO2、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pO2、PaO2、PaCO2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pO2、PaO2、PaC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为无创通气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脑损伤均属中、重型颅脑损伤,均合并肺挫伤、肋骨骨折或/和血气胸而致ARDS,行脱水、合理补充血容量、及时机械通气及急诊外科手术抢救治疗。临床治愈39例,死亡9例(死亡率2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脑、胸原发伤,尽早正确采用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脑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3月以来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利用抗炎、机械通气以及纠正低氧血症等方式,进行综合性治疗,其中痊愈者为31例(50%),明显好转18例(29%),无效死亡13例(2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5例,例,其机械通气时间长于无MODS者,两组相互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快,且迅速向深层次发展,死亡率比较高,就目前来说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要及早治疗,从原发病入手,控制感染,尽可能早的纠正低氧血症,支持呼吸以及循环功能。另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更长,比没有患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明显更难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RM)结合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肺复张的疗效、安全性和维持时间进行临床研究。方法32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非镇静、肌松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正压通气(CPAP),CPAP30 cmH2O、30s。结果肺复张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均有提高,1h内提高有统计学意义,2h SpO2升高仍有统计学意义;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在RM后变化没有差异性,呼吸系统顺应性(Crs)在复张后明显提高,1h内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M后心率(HR)变化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在复张30s时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张后10min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肺损伤评分<3.0,呼吸指数显著改善维持时间达4h,肺损伤评分>3.6,呼吸指数改善维持时间30min。结论肺复张措施对绝大部分ARDS患者能改善氧合,维持时间依据ARDS的严重程度而定;此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1KDS)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本院早期ARDS30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最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休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pH、PaO2、SaO2,OI、APACHEⅡ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高剂量与低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将62例并发VAP的ARDS应用盐酸氨溴索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和低剂量两组,每组各31例,两组在相同的支持对症处理及抗感染基础上,低剂量组予以盐酸氨溴索30 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2次/d,静脉滴注;高剂量组则予300mg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2次/d,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1周后,高剂量组患者PaO2、PaO2/FiO2及CL分别为(95.7±11.8) mm Hg、(357±30.4) mm Hg、(88.4±19.2)ml/cm H2O均较治疗前升高,也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84.4±10.5) mm Hg、(249±26.7)mm Hg、(65.3±14.7)ml/cm H2O;高剂量组RAW、PIP分别为(33.1±6.0)cm H2O/(L·s)、(21.5±6.7)cm H2O较前降低,且与低剂量的(39.4±7.5)cm H2O/(L·s)、(28.6±7.0)cm 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分别为(7.2±2.5)d、(12.7±3.3)d,细菌清除率更高,分别为8 8.33%、67.24%,死亡率分别为32.26%、4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显著改善并发VAP的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抗菌药物联用产生协同作用,增强其细菌清除能力,但对总体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的病因复杂,新生儿病死率高。新生儿ARDS的病死率与成年人和儿童的相似,为50%~60%。这一直是近年来学者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院NICU在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ARDS患儿30例,对其采用肺保护性策略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NICU在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ARDS患儿30例。其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9例;发病日龄:1h~12h为12例(窒息后复苏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寒冷损伤综合…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继发于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疾病,肺实质细胞受损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AR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诱发因素解除和呼吸功能改善后,及时、安全地撤离呼吸机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严重胸部创伤致多发肋骨骨折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多发肋骨骨折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n=6;3,于入ICU后P-4h行气管切开)和B组(n=65,于入ICU后〉24h行气管切开),两组其余治疗方法均相同,对其肺部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高血糖发生率、应濒陆溃疡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于严重胸部创伤致多发肋骨骨折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应洳胜溃疡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