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上焦痰饮,痹阻胸阳王××,男,49岁。1982年4月16日诊。患胸闷心悸已三年余。刻诊:面色晦黄、晨起痰多粘稠,心悸气短,自汗,胸闷头晕乏力,嗜卧懒言,小溲清长,大便时溏时干,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证属痰饮内停阻滞气机、心脾阳虚而致胸阳痹阻。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通阳散结、涤痰化饮、健脾除湿: 桂枝、全瓜蒌、半夏、  相似文献   

2.
患者孙××,女,54岁。因心悸、胸闷、头晕8年,心悸加重、心律不规则10余天,于1978年11月9日来诊。患者有高血压病12年,常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近10余天来,发作频繁,心悸加重,并感头晕、胸闷、气短。此次起病加重后曾到××诊所及××医院就诊,当时心率在160~200次/分之间,心律不齐,曾服多种西药无效。检查: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70/80毫米汞柱,心率164次/分,律不齐。肺(一),腹(一),脉细数结代,舌苔薄。X线透视检查:主动脉略增宽,其他各房室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心室率164次/分,各导联P渡消失,代之  相似文献   

3.
唐××,男,58岁。1989年7月17日入院。反复咳嗽、咳痰四年余,胸闷心悸1年,再发10天。入院时畏冷发热,咳嗽、咳痰,头晕,胸闷心悸,夜寐欠佳,急躁易  相似文献   

4.
常××,45岁,女。1989年4月6日入院,住院号47281。颜面及四肢肿胀三年,伴恶心纳呆、头晕乏力、畏寒、心悸少寐、腰  相似文献   

5.
任××,女,52岁。1988年10月17日诊。患高血压病八年,反复发作头晕,气短,平素常服西药维持降血压。诊见:近几天来,头晕目眩、头痛,行走不稳,心悸气短,失  相似文献   

6.
朱××,女,50岁。形体瘦弱,常发头晕、气短少言、失眠,数年进服中药不断。近两月失眠加重,昼夜交眼甚短,心悸头昏眩,叠进安神滋补药无效,用西  相似文献   

7.
张××,男,58岁,离休干部。病案号:A00211。1980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1975年出现发作性心悸、气短、头晕。1976年诊为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48~56次/分,  相似文献   

8.
例1.贺××,女,43岁。1978年5月4日诊。头目眩晕3天,如乘舟车之状,伴见心悸呕吐,不思饮食,抱头踡卧,耳鸣如蝉,脉滑数,苔厚腻。证属痰湿中阻,肝阳上逆。拟降浊化痰,平肝健脾。处方:旋复花、半夏、干姜各10克,赭石24克,党参、大枣各20克,牡蛎、泽泻各30克,吴萸6克,甘草4克。服3剂后,头晕好转,视物已不旋转。再服3剂痊愈。例2.肖××,男,38岁。1983年4月就诊。患者体胖,有高血压史。近日忿怒后,突然头痛剧烈,呕吐恶心,面红,舌红苔黄,脉  相似文献   

9.
自××,女,52岁。1983年12月3日诊。自述于五年前断经,近半年来下血不止,时多时少,色暗、挟块、怕冷、少腹痛、喜按,伴头晕、心悸、腰酸、乏力等症。曾先后服药  相似文献   

10.
陈××,女,65岁。1989年11月15日诊。头晕、头重如蒙,眼花一年余。症见:体胖畏冷,时时呕吐痰涎,心悸寐差,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细。证属:脾肾阳虚,痰浊中阻。  相似文献   

11.
例一。郭××,男,45岁,1984年4月2日初诊。患胸闷、心悸、早搏伴全身酸痛、头晕、乏力已七年余。经某医院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呈二、三联律,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经西药治疗罔效。刻诊:胸闷、短气,心慌,心悸,少眠多梦,头晕,乏力,自汗,溲黄,便干。舌质红有少许白苔,脉结代。证属心阳不足,心阴亏损。治以益气复脉,养阴补血。方用炙甘草汤  相似文献   

12.
成××,女,14岁。1985年6月23日因咽喉肿痛2天来我院就诊。查体温37.6℃,扁桃腺肿Ⅱ°,给予板兰根肌注2ml,注射过程中,初感不适,刚注射完毕即感心悸、头晕、恶心、欲倒,面色突然变青。立即肌注肾上腺素1ml  相似文献   

13.
患者钟××,男性,20岁,工人。于1962年6月17日第二次住院。患者系钳工,1958年起有频繁与煤汽油接触史。1959年后常感头晕,疲乏无力,时有鼻衄。嗣后于1962年2月4日因鼻衄加剧,并次第出现齿衄,大便拉黑,皮肤散在性出血点,伴见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而第一次住院。  相似文献   

14.
过汗心阳不振蒋××,女,52岁,农民。患者有肺心病史五年,六日前头痛寒热,服解热剂大汗湿衣,心慌,心悸,1982年12月5日急诊:患者叉手冒心,心悸不宁,端坐喘息,面睑虚浮,尿短便干,咳吐清涎,畏寒肢凉,舌淡脉虚。此心阳不振,运血无力,气不化液也。桂枝甘草汤与二陈汤合方化裁:桂枝、橘红、法半夏各10  相似文献   

15.
吴××,女,29岁,已婚。1983年9月末,因发热,头晕乏力,心悸,皮下出现血斑而来诊。诊见:贫血貌,面色苍白虚肿,眼睑结膜苍白,口腔、牙龈,鼻时有出血,脱发,体温37.8℃,血压80/60毫米汞柱,心率92次/分,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懒言不欲食,畏寒肢冷,动则汗出,皮下有紫癜,小便黄赤,大便时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血象:血红  相似文献   

16.
心悸,前人有惊悸、怔忡之分。因惊而心悸不安者叫惊悸,无惊而心跳不安者叫怔忡。证之临床,惊悸怔忡,病位相同;心悸则一,只是病情有轻重而已。兹举心悸治验四则,介绍如下。心肾阴虚心悸脉促陈××,男,48岁,干部。1980年3月10日初诊。体素壮实,近半年因工作劳累,渐觉头晕心慌,虚烦不寐,腰膝乏力,手足心热,心中惕惕动摇不安,无时而作,面容憔悴,不堪苦楚,舌红少苔,脉细数(106次/分),时而一止。血压20/12KPa,血色素160g/L,红细胞5.0×10~(12)/L,白细胞  相似文献   

17.
杜××,女,20岁,农民,于1986年7月8日初诊。患者16岁月经初潮,1984年春起每于月经前后感头晕烦躁,月经尚正常。同年8月于行经前发癫仆,初则2~3月发作一次,渐而愈发愈频,现至每月皆作。发病时始感周身麻木,手足僵硬,双手向右侧作旋转,继而倒仆,口吐白沫,喉间痰鸣,不省人事,移时苏醒,醒后感头晕心悸,疲惫乏力。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刻下诊见:头晕心烦,舌质微红,苔薄黄,脉弦数。末次月经6月14日,发作情况如前。证属血虚肝旺,痰随气逆,治以养血平肝、降气化痰。处方: 1.经前服:炙地龙9克,僵蚕、半夏、南星、黄芩、天麻、石菖蒲各10克,炙远志6克,丹参15克,赤白芍各12克。5剂。 2.经后服:生熟地各12克,枸杞子、当归、半夏、石菖蒲、钩藤、远志、茯神各10克,甘草6  相似文献   

18.
王××,女,32岁。因精神受刺激而于1976年10月12日始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心悸不寐,头晕纳少,大便秘结。一周后经某县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曾服用冬眠灵、柏子养心丸等治疗一月,均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申××,男,78岁。1989年11月22日诊。患慢性再障五年,去年来头晕、心悸、气促加剧,血红蛋白在20~30g/L之间,每十天需输血20O~300ml,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二天前卧床不起,纳差,动则气促。  相似文献   

20.
射精不能症吕××男,31岁,工人,1982年1月8日初诊。患者婚后四年,同床不射精。素感神倦嗜睡,自汗乏力,易招外感,口干口渴,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经多方医治,曾服龟龄集、知柏地黄、龙胆泻肝汤及大量兴阳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