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MSH6是一种错配修复基因,1995年首次发现其参与构成错配结合因子,MSH6是MutS同源物,其作用机制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不同,主要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hMSH6基因的突变多为碱基小片段突变,其突变与大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的发生相关。人们对该基因的研究日趋完善,本文综述了国外hMSH6基因的作用机制、与肿瘤的关系、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基因hMSH6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36例癌旁黏膜和30例正常胃黏膜h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癌旁组与正常胃黏膜组hMSH6蛋白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4.44%(11/45)、13.89%(5/36)和53.33%(16/30);细胞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58.33%(21/36)和96.67%(29/30);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阳性率胃癌组和癌旁组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而胃癌组与癌旁组hMSH6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hMSH6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在细胞质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分期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及癌旁组织均出现错配修复基因hMSH6表达下调,这可能将成为胃癌发生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3.
TGF-βRII基因突变会丧失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使细胞向癌变发展。hMSH6基因的突变会造成复制后错配修复功能丧失、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产生突变体,增加肿瘤易感性。本文就国内外对TGF-βRII/hMSH6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阐述肿瘤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机制以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展望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与鼻咽癌的相关性,以期为鼻咽癌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32例癌旁组织hMSH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MSH6蛋白细胞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75.0%(72/96)和68.8%(22/3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癌组织分别为58.3%(14/24)和80.6%(58/72),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鳞癌和腺癌分别为80.8%(21/26)和72.6%(45/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鳞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分别为78.3%(18/23)和100.0%(3/3),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腺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分别为66.7%(36/53)和100.0%(9/9),两者差异显著(P〈0.05);该蛋白细胞核表达率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51.0%(49/96)和12.5%(4/32),两者差异显著(P〈0.05);细胞质表达率分别为24.0%(23/96)和37.5%(18/32),两者差异显著(P〈0.05);该蛋白细胞核表达率在鳞癌和腺癌中分别为65.4%(17/26)和43.5%(27/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质表达率分别为15.4%(4/26)和29.0%(18/62),两者无差异显著(P〉0.05)。结论:hMSH6蛋白表达与NSCLC腺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错配修复基因hMSH2的表达与肺癌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 h MSH2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肺癌组织 4 3例 (其中 11例含癌旁组织 )和支气管扩张组织 4 5例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 h 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  h MSH2蛋白阳性表达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38例 (88.4 % )和 16例 (35 .9%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OR=13.775 :将阳性表达按强度不同分为 +++、++、+等三个等级时 ,肿瘤组织的高表达 (+++)有8例 (18.6 % ) ,而对照组仅 1例 (2 .2 % ) ,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病理分化程度与 h MSH2蛋白表达强度亦相关 (P<0 .0 5 ) ,低分化肿瘤的表达强度大于中~高分化肿瘤。 11例远癌组织蛋白表达呈阴性。结论 h MSH 2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病有关 ,其异常高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7.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配修复基因是限制其他生长调控基因突变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基因[1],hMSH2是其中的一种,它与细菌中MutS基因同源,位于染色体人类2p22-21,其mRNA长7.3kb,含16个外显子,编码100kDa的蛋白质[2].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错配修复基因hMSH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及相应对照组进行DNA斑点印迹杂交;应用岛津薄层扫描仪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扫描;扫描值采用SPSS1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L组与相应对照组hMSH2斑点印迹扫描结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NLL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P>0.05无明显相关性;ALL组与ANLL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异常可能与ALL的发病有关,而在ANLL发病过程中不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苗尊  章维 《中国肿瘤》2013,22(4):308-311
[目的]评价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85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免疫组化检测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85例结直肠癌组中,hMSH2缺失率为69.4%(59/85),hMLH1蛋白缺失率为78.8%(67/85).hMSH2蛋白缺失率在T1、T2、T3和T4期结直肠肿瘤中的缺失率分别为50.0%、43.8%、71.1%和82.8%,随T分期增加而增加(x2=11.037,P=0.012).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MSH2蛋白缺失率达88.57% (31/35),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MSH2蛋白缺失率为56.0%(28/50) (x2=10.287,P=0.001).hMLH1蛋白缺失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期相关,但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N分期和M分期均无关.[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hMSH2和hMLH1蛋白缺失,且hMSH2和hMLH1蛋白缺失与肿瘤T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检测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袁瑛 《中国肿瘤临床》1997,24(4):298-300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30%[1]。它通常有两型:一是遗传性部位特异性结直肠癌(HSSCC),又称LynchI综合征,患者发病年龄较常见结直肠癌早,约70%位于近端结肠;另一是癌症家族综合征(CFS),又称LynchⅡ综合征,除具有HSSCC的特征外,还表现有结肠外恶性肿瘤的高发生率,包括子宫内膜癌,胃、小肠、卵巢、胆道系统的腺癌和泌尿系统的移行细胞癌等[1~3]。大多数HNPCC肿瘤存在着遗传不稳定性,表现为复制错误(ReplicationError,RER),即基因组DNA中1、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基因hMSH6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36例癌旁黏膜和30例正常胃黏膜h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癌旁组与正常胃黏膜组hMSH6蛋白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4.44%(11/45)、13.89%(5/36)和53.33%(16/30);细胞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58.33%(21/36)和96.67%(29/30);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阳性率胃癌组和癌旁组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而胃癌组与癌旁组hMSH6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hMSH6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在细胞质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分期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及癌旁组织均出现错配修复基因hMSH6表达下调,这可能将成为胃癌发生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32例癌旁组织hMSH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MSH6蛋白细胞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75.0%(72/96)和68.8%(22/3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癌组织分别为58.3%(14/24)和80.6%(58/72),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鳞癌和腺癌分别为80.8%(21/26)和72.6%(45/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鳞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分别为78.3%(18/23)和100.0%(3/3),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腺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分别为66.7%(36/53)和100.0%(9/9),两者差异显著(P<0.05);该蛋白细胞核表达率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51.0%(49/96)和12.5%(4/32),两者差异显著(P<0.05);细胞质表达率分别为24.0%(23/96)和37.5%(18/32),两者差异显著(P<0.05);该蛋白细胞核表达率在鳞癌和腺癌中分别为65.4%(17/26)和43.5%(27/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质表达率分别为15.4%(4/26)和29.0%(18/62),两者无差异显著(P>0.05).结论:hMSH6蛋白表达与NSCLC腺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基因hMSH2(muts homolog 2)的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方法:以"hMSH2、多态性和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1979-01-2009-12 PubMed、CNKI 及维普相关数据库的相关文献199篇.纳入标准:1)hMSH2生物学特性;2)hMSH2多态与肿瘤易感性.根据纳入标准,最后纳入分析30篇.结果:hMSH2多态与肿瘤相关性较高,与肠癌、肺癌、胃癌、妇科肿瘤及淋巴瘤等均有关系,且与多种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相关.hMSH2多态性与肠癌患者年龄、性别、地域、临床诊断标准及预后等有关,与肺癌病理类型、预后及地域相关,与年轻胃癌相关,但在淋巴瘤中研究结果存在不同.结论:hMSH2多态性可能与肿瘤易感性高度相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有望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human mismatch repair gene2,hMSH2)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及卵巢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SKOV3/TAX及敏感细胞株SKOV3,选取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01-01-2014-06-30卵巢癌患者石蜡标本58例,其中紫杉醇化疗后复发行二次手术的患者标本19例(化疗组),术前未化疗患者39例(未化疗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卵巢癌细胞及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结果 耐药细胞株SKOV3/TAX中hMSH2蛋白表达强度为50 214.64±27 218.39,明显高于敏感细胞株SKOV3的11 791.79±7 385.98,P=0.016;卵巢癌组织中化疗组hMSH2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值为74 322.52±27 162.82,较未化疗组的57 244.96±24 332.86明显增加,P=0.019;化疗组及未化疗组两组患者在病理分级(P=0.366)、病理类型(P=0.768)和手术病理分期(P=0.5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部卵巢癌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在病理分级(P=0.161)、病理类型(P=0.649)和手术病理分期(P=0.519)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及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紫杉醇耐药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术切除后30min内,在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各取约1.0cm×1.0cm×1.0cm大小的组织块标本,立即储存于-80℃冰箱中,冻存备提DNA。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MSP法)检测食管癌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结果32例食管癌组织中,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为34.4%(11/32),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未发现甲基化,两组甲基化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患者(≥70岁)癌组织中启动子区hMSH2甲基化发生率(85.7%)明显高于较低龄患者(<70岁,20.0%;P<0.05)。病理组织学Ⅲ~Ⅳ级食管癌组织中,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70.0%)明显高于Ⅰ~Ⅱ级(18.2%,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年龄和病理组织学分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子宫内膜癌因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而备受关注,深入研究其癌变机制,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内膜中hMSH6和p56的表达,探讨hMSH6和p53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0-08-01-2013-03-01刮宫及手术切除的65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中p53和hMSH6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hMSH6蛋白表达率为27.6% (18/65),明显低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75.0%(15/20),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73.3%(11/1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55.3%(36/65),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13.3%(2/15),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5.0%(1/20),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组hMSH6及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P=0.002;x2=10.99,P=0.004),而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SH6及p53蛋白的表达均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01.结论 hMSH6基因表达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两者的表达水平可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经济快捷地筛查基因突变的技术,研究妇科肿瘤患者hMSH2基因突变情况,寻找与妇科肿瘤发生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方法:通过PCR优化策略,建立多重PCR—SSCP法;收集42名妇科肿瘤病人的基础资料及血液标本,抽提血液DNA,用多重PCR法扩增hMSH2基因第六、第七外显子,并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出2位妇科肿瘤病人在hMSH2基因第七外显子有杂合性突变,且为Leu→Phe的错义突变。未发现hMSH2基因第六外显子上存在突变。结论:多重PCR—SSCP是筛查基因突变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hMSH2基因第七外显子上的突变可能是与妇科肿瘤发生相关的一种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中hMSH2表达缺失对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连地区胃癌标本63例,所有患者均未经放疗或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胃癌标本和38例癌旁组织的hM-SH-2、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HRM技术检测其中58例胃癌标本的EGFR基因19-21外显子和KRAS基因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筛选出的阳性标本应用DNA测序证实.结果:hMSH2表达缺失率在胃癌组为34.9%,显著低于癌旁组的60.5%(P=0.012);在Ⅲ-Ⅳ期胃癌组为47.4%,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的16.0% (P =0.011).58例胃癌标本中,hMSH2表达缺失组的EGFR突变率为10.5%,高于hMSH2表达组的2.6% (P=0.513);hMSH2表达缺失组的KRAS突变率为15.8%,高于hMSH2表达组的7.7%(P =0.623).EGFR蛋白表达率在胃癌组为47.6%,显著高于癌旁组的26.3% (P =0.034);在淋巴结转移组为57.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18.8% (P =0.007);在Ⅲ-Ⅳ期胃癌组为57.9%,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的32.0% (P =0.044).KRAS蛋白表达率在胃癌组为63.5%,显著高于癌旁组的36.8%(P=0.009);在Ⅲ-Ⅳ期胃癌组为73.7%,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的48.0%(p=0.038).结论:hMSH2表达缺失的胃癌组织可能更易携带EGFR及KRAS基因突变;hMSH2、EGFR和KRAS蛋白表达的增加可能早于胃癌的发生;hMSH2表达缺失、EGFR和KRAS蛋白表达增加在胃癌的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