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袖口疳治验     
陈××,男,32岁。1978年7月16日诊。患者阴茎外皮肿胀光亮,痒痛交作。查:阴茎外皮肿胀如鸡蛋大小,龟头仅见1/3,肿胀处微有少量黄液渗出,外皮伴有4~5枚米粒大小湿疣,小便黄,无尿频、尿痛现象。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有力。诊断:疳疮(袖口疳)。治以清热解利湿。处方:土茯苓、银花、黄柏、地丁、车前子各18克,僵蚕、牛膝各6克,地龙、防风各10克。外洗方:柳树枝、灯龙泡鲜药各120克,地龙20克,蝉蜕10克,甘草30克.水煎待凉洗患处,  相似文献   

2.
唐××,男,46岁。83年9月13日诊。自述胃院灼热疼痛月余,服左全丸、黄连泻心汤等数帖均无效。证见患员精神较差。面色黄、口干渴、舌质红、苔黄腻、小便色黄、脉懦数。诊为下焦湿热。治以清热利尿通淋。方用八正  相似文献   

3.
1 项痛黄××,女,31岁,理发师。1990-8-23初诊:后项疼痛7年,以致辞去小学教师职务,改当理发师。乏力,精神差,白带多。脉细紧,舌红,苔薄黄。辨证:寒湿犯上,津输受阻,湿热下注。治宜:宣散寒邪,舒筋升津,清热利湿,投葛根汤加味。处方:葛根30g,炙麻黄6g,桂枝6g,炙甘草6g,花粉15g,怀牛膝15g,苍术12g,黄  相似文献   

4.
方药及用法:取半边莲、板蓝根各15克,生南星、白芷各12克,半夏6克,青黛1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按疮面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酒调匀外敷,一日三次.王××,男,60岁.1990年8月15日诊。三天前身感疲乏不适,继后腰部出现绿豆样疱疹,痒痛难忍。经西医治疗无效而来诊。查:右侧腰部疱疹排列成束带状,长5寸,灼热痒痛,夜难入睡,口苦,小便黄。诊断:蛇串疮。用上法治疗,二天症减,夜能安睡,一周疱疹结痂痊愈。  相似文献   

5.
十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苓翘蜂房汤治疗眼睑疾病百余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猪苓、连翘、车前子、苦参、陈皮、法半夏各15g,蜂房20g,白花蛇舌草25g,竹叶、生甘草各10g。若风热之象偏重者加蝉蜕、桑叶;若有脓而未溃者加穿山甲、皂角刺;若毒热之象偏重者加金银花、野菊花;若血热之象偏重者加生地、牡丹皮。 例一、眼部带状疱疹 李×,男,35岁,1989年4月17日初诊。左睑皮肤发痒,出现水疱,并有渗出,经我院眼科诊为眼部带状疱疹,诊前曾服过病毒灵、氟哌酸等药,疗效不著。现觉疼痛较甚,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检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证属中医之风赤疱庚,法当散风除热,解毒利湿。方用苓翘蜂房汤加桑叶、薄荷各15g,板蓝根、贯众各20g。连服12利后诸症获痊,随访1年未发。 例二、眦角性睑缘炎 张××,男,20岁,1988年8月28日初诊。有眼睑涩痒并作,尤以痒为甚,频喜揉擦,时羞明流泪。检查:右眦皮肤红赤糜烂,舌红苔黄腻,脉沉数。证属脾胃湿热,上聚眼睑所致。法宜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方用苓翘蜂房汤加蝉蜕15g、金银  相似文献   

6.
<正> 例1 胆囊癌 患者杨××,男,43岁,农民。1990年11月26日初诊。主诉;在两个月前开始食欲不振,呕吐,胃脘痞满,右上腹疼痛等,继而两眼巩膜及全身皮肤出现黄疸。先后在保定和北京几家医院住院治疗,经B超、CT等检查,诊断:胆囊癌,并浸润肝脏肝门,并有腹水,合并肾功能不全。因肿瘤转移,合并肾功能不全。由于病情危重,患者不能耐受化疗而服中药治疗。诊断:症见形体赢瘦。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右上腹剧痛难忍,据按,腹胀如鼓。不能纳食,大便困难并下坠,呈白色。尿少呈橘子色。脉细弱。此症乃属湿热内蕴,肝胆郁结,气血瘀滞,久而成积。治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消肿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法。以自拟抗癌回生汤加减治之。药用:蛇舌草150g,半枝莲120g,金钱草120g,半  相似文献   

7.
吴××,男,33岁。1985年7月23日诊。10日前,腰部出现红色丘疹,瘙痒,渐延及胸腹背脊等处。我院皮肤科诊断为急性湿疹,经用西药治疗不效。现胸背皮肤轻度潮红,散见红色米粒大小丘疹,腰部密集成片,杂有小水疱。部分丘疹抓破,渗出少量液体并有结痂。口渴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证属肝胆湿热。治以清热凉血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连翘、泽泻、  相似文献   

8.
席××,女,49岁。1989年4月26日诊。左侧耳轮疼痛10天,子夜加重,甚则不能触枕入睡。曾服安乃近、肌注庆大霉素,罔效。刻诊:左侧耳轮不红肿,自觉疼痛,急躁易怒,胸闷口苦,痰多黄稠,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此为湿热痰火阻于少阳胆经。治宜清热利湿化痰通络。投蒿芩清胆汤加  相似文献   

9.
水血攸关,治水可治血。笔者在临床上常从水治血,疗效堪称满意,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改。 一、咳血 张××,男,42岁。1983年5月18日诊。咯血3天,经中药凉血止血治疗罔效延诊于余。刻诊:咯血,一日约80ml,色淡红,夹痰涎较多,伴咳嗽气促,吐泡沫样痰,眼睑轻度浮肿,胸闷纳呆,肢体倦怠,口不干,小便微黄量少,大便如常,苔薄白润质正,脉弦。证属痰饮壅肺,损伤肺络所致。治拟祛痰涤饮,宣降肺气,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二陈汤加味。处方:葶苈、茯苓各18g,大枣、杏仁、半夏各15g,陈皮9g,紫菀、桑白皮各20g,车前仁(包煎)12g,炙甘草5g。1日1帖,水煎日4服。2帖之后,咯血减少,咳嗽亦减。效不更方,更服3帖,咯血遂愈,咳嗽亦瘥。更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善后。 按:本例咳血,系痰饮壅肺,肺失宣降,咳  相似文献   

10.
黄××,女,4岁。1989年9月11日初诊。患儿阴道流血水伴外阴生小疙瘩40余天。曾经多处诊治无效,而来我院求治。查:外阴潮红、稍肿,伴生粟米样颗粒疹,阴道口见少许血性液体流出,处女膜完好。舌苔薄腻、舌质偏红,脉小数。中医辨证:邪毒外侵,引动肝经湿热下注。诊断:阴蚀。治宜清热利湿。处方: 1.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春柴胡、木通各5克,生地黄、车前子(布包)各10克,泽泻6克,甘草4克,黄连3克。水煎服,3剂。2.苦参、白芷、黄柏、地肤子、当归、蛇床子各15克。水煎冼患处,每日2次,3剂。9月17日二诊:诸症明显好转,血水转成黄  相似文献   

11.
赵××,女,25岁。1982年12月5日诊。两天前,患者突然发生尿频、尿痛,右侧腰痛牵引至小腹,而到某县医院治疗,诊为“肾盂肾炎”,经注射庆大霉素等药,仍无好转。刻诊:腰腹疼痛,尿时刺痛,尿如浓茶,一昼夜20余次,大便干燥,苔黄脉数。中医辨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治宜清热利湿。处方,八正散加减:瞿麦12克、篇蓄12克、滑石15克、车前仁12克、泽泻12克、灯心6克、生军9克、茯苓  相似文献   

12.
女性阴痒,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其特征为外阴及阴道瘙痒不堪,甚则痒痛难忍,局部溃烂生疮,或伴见带下,大多由湿热蕴积所致,临证多喜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品,余以为,此疾由肝气郁滞,郁久而化火,脾虚而生湿,湿热下注所至者,并非鲜见,若仅清热利湿,舍其疏肝解郁之法,则较难奏效。余举医案两则以说明之。案一:杨×,女,45岁,工人。1986年10月4日初诊。该患者1973年即感阴道内外部搔痒,甚则疼痛难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经哈尔滨×医院诊断为子宫糜烂,外阴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3.
张××,男,40岁,1979-2就诊.患者自觉近两周身倦乏力,不欲食,厌油腻,右胁下疼痛,尿包发黄。诊见患者面黄、目黄如桔子色,身热,舌质胖,苔厚中心黄.脉弦数,查体:肝右肋缘下2.5cm,边清,质软.实验室检查:脑絮(+++),麝浊10单位,锌浊16单位,丙谷转氨酶300单位。黄疸指数35单位。证属肝胆湿热,郁结而成,热重于湿.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用逍遥散加减:当归20g、白芍20g、柴胡20g、云苓30g、白木20g、甘草15g、白花蛇舌草50g、栀子30g、茵陈50g、小蓟50g。水煎服,日1  相似文献   

14.
热痹发斑案     
张××,男,26岁。1989年9月19日诊。三天前在牛屋内挖铲牛粪,后即出现两腿自膝以下如火灼燎般剧痛,双足不能着地,日夜呼号不止。诊其脉沉缓弦涩,吉紫苔腻。诊为热痹。治当清热利湿,活络止痛。方用三妙汤加味:黄柏、苍术、独活各15  相似文献   

15.
黄疸治验     
例一张××,男,36岁,农民。患者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壮热烦燥,渴思冷饮,食少纳呆,恶心欲吐,小便短赤,大便闭滞,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此为肝胆热盛之阳黄证。治宜清热利湿,以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味治之。处方:茵陈蒿15、焦栀子9.0、川大黄12、龙胆草9.0、败酱草9.0、玉京子9.0、炒枳实9.0、生甘草9.0。二诊大便已行,高热渐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处方:茵陈蒿15、焦栀子9.0、龙胆草9.0、金钱草15、玉京子9.0、炒枳实9.0、板兰根9.0、生甘草6.0。三诊身黄渐退,渴饮已止,思食,小便短赤,舌淡苔微黄,脉弦细。  相似文献   

16.
张××,男,45岁。1993年8月26日来诊。因商海失利,资产失于一旦,近一月来先是寡言木呆,不吃不睡,继之神情不安,喜怒无常,喃喃自语或语无论次,躁烦不寐,三日五日一次燥屎。诊时见表情漠淡,目光呆滞,口中念念有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此乃情志重创,肝气被郁,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郁而化热,疾热交蒸,阻蔽神明。治宜清热化痰,理气开郁,清心开窍。方用温胆汤加味:法半夏、茯苓、竹茹各15g,黄连、胆星、竺黄、菖蒲各8g,陈皮、枳实、生姜汁、柴胡、郁金各10g,生大黄、甘草各5g,珍珠  相似文献   

17.
舌痒治验     
王××,男,48岁。1985年5月20日诊。素有饮酒史。旬日来自感舌头发痒,以舌前半部尤著,痒甚时用手搔抓,或用牙齿磨擦,痛苦不堪。伴见日干咽痒,胸中烦热,急躁不寐,大便秘结,小便黄。检查:口腔无器质性病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揆度脉  相似文献   

18.
笔者常以清热、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乙肝,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两例如下: 例1.刘××,女,52岁。1984年3月5日诊。头昏痛,乏力,纳呆,两胁下隐痛,全身浮肿半月。停经5年。诊见:全身浮肿,下肢尤甚,巩膜及皮肤无黄疸。舌尖偏红,苔薄白,脉弦数。小便常规化验,未见异常。超声波:肝上界6肋,肋下1厘米,稀疏至较密微波。肝功能:锌浊11单位,麝浊2单位,转氨  相似文献   

19.
茵陈蒿汤急症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刘某,女性,50岁,1998年11月2日诊。患胆囊炎7年,每进油腻食物后即感右胁下疼痛不适。3d前又进油腻食物,出现微热恶寒,右剑突下剧痛,恶心,呕吐黄绿色液体,经用抗生素及解痉止痛药效不佳。诊见巩膜黄染,腹部胀满,胆囊区有压痛,舌微红,苔黄腻,脉弦数。查T38.2℃,血WBC13.3×109/L,N0.82,黄疸指数34u,硫酸锌浊度14u。证属湿热内蕴,肝胆不利。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处方:茵陈蒿30g,栀子12g,大黄15g(后下),柴胡10g,黄芩15g,枳壳15g,川楝子15g,延胡索10g。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体温正常,黄疸渐退,呕吐止,疼痛明显减轻,以…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段××,女,36岁,农民。1974年5月3日下午开始发高烧,××医院注射青霉素、安痛定,与服士霉素、安乃近等,两日来午后高热,夜半后热退,热时抽搐,手有舞动,热退后则止,耳鸣耳聋,神疲肢倦、神志模糊,谵语、胸胁痛。平素头昏头痛,1973、74年两次子宫放环时几致昏厥,心慌,难过,干咳。月经不调,每次错后十多天,经量很少。这次发热是在行经之后。5月5日脉诊,108次/分,浮沉皆有;望诊:舌苔白,巩膜不黄;扪诊:右上腹(胁下)有压痛;血压100/80mmHg;白血球5,600,粒细胞72%,淋巴28%。听诊:肺动脉瓣处第二音明显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