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伟明 《黑龙江医药》2013,(6):1114-11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7-2012年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27名患者疗效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随访,未发现感染,X线片显示假体无松动,无下沉,关节无脱位,活动良好,疗效满意。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5年,优良率为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离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上,经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对疾病资料的效果.方法 纳入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全麻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30例实验组实施全麻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随访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各指标表现均存在...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小松  向柄彦  邓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867-2868
目的:探讨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新方法。方法: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平均年龄(80.5岁)。结果:68例经0.5~5年的随访髋关节优良率88%。1例死亡,未见假体下沉及松动等现象。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水泥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观察指标,优13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4%。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能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快,能早期下地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远端固定型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采取远端固定型假体置换手术治疗的3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5~3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2±1.9)个月,发现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基本达到受伤前水平,Harris评分优良率为%,且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远端固定假体置换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3.6±125.2) ml、手术时间(65.2±9.8) min与对照组的(440.5±126.3)ml、(81.2±12.1)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5.9±2.3)d、住院时间(15.6±2.6)d、并发症发生率11.7% (7/60)与对照组的(16.4±4.2)d、(25.7±3.1)d、33.3% (2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6.98、19.34,x2=8.08,均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安全性高,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随访10~30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5~7d(平均6d)下地负重行走。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出血量平均为450ml、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为88分,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维持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随访8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4例,良4例,可2例;无假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20例采用DHS髋动力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B组15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随访12至48个月,平均24个月。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统计分析比较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髋内翻3例。B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1例,术后疼痛1例。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P=0.049);A、B两组手术前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527,P=0.602),术后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602,P=0.551)。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患者可以早期下地,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使老年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7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相应康复治疗。结果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不全院内死亡;7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康复,随访至今,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到伤前,均可实现生活自理。Charnley髋关节疗效评分:5分63例,6分13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的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固定效果可靠,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情况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电脑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13%;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褥疮2例,静脉血栓3例,并发症发生率15.63%。观察组疗效优23例,疗效良32例,疗效中7例,疗效差2例,疗效优良率85.94%;对照组疗效优14例,疗效良28例,疗效中14例,疗效差8例,疗效优良率65.6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过程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可及时恢复,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但无法完全代替内固定手术,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分为滑动髋螺ST(DHS)、骨股近端髓内钉(PFN)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各30例,各组病例均随访平均约15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关节置换术术后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关节功能评价,各手术组间的优良率分别为90.0%、96.6%、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置换与DHS、PFN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疼痛轻,恢复快,能早期下地,可减少并发症。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特别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不能闭合复位、预计内固定术后不能早期下地活动及内固定物容易失效的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周恩昌 《中国医药》2010,5(11):1034-1036
目的 探讨大粗隆下移重建并带围领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采用大机隆下移重建及带围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6例(试验组);采用大粗隆复位植骨固定治疗52例(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试验组肢体缩短长度[(0.5±0.2)cm]比对照组[(1.7±0.2)cm]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Harris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试验组优良率95.6%(44/46),对照组80.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大粗隆下移可早期重建外展肌力臂,提供假体的早期稳定,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8例)和DHS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DHS组比较,人丁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床活动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超 《安徽医药》2013,17(3):462-46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近期、远期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Harris平均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显著,可以缩短卧床时间和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