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血通和血栓通注射液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后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提高患者脑部供血,改善患者血凝状态,优于血栓通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3.66%(P0.05);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确切,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谱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丁咯地尔治疗,治疗组用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水平及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流改善情况无差异;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丁咯地尔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应用法舒地尔与川芎嗪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2009年5月~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1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法舒地尔与川芎嗪联合治疗,对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血流速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法舒地尔与川芎嗪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对改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缓解患者眩晕、呕吐的症状效果更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8例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48例应用血塞通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起效时间早。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液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A:P〈0.01;LVA:P〈0.05;BA: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81-28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3例疗效。方法将1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20mg,1次/d,连用14d。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400mg,1次/d,连用14d。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8,P<0.05),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5例,将治疗组用丁咯地尔治疗与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56例(58.95%),总有效率90.53%;对照组显效38例(40.00%),总有效率70.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咯地尔为一种组织胺类似药,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能改善微循环,特别是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等症,又能抑制组织胺释放,使用是安全的,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高于对照组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诊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1/次,1次/d,疗程为10d;观察组41例患者静脉滴注倍他司汀40mg/次,溶于500ml0.9%氯化钠溶液中,1次/d,疗程为10d;两组均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观察组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倍他司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期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与左侧椎动脉最大流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基底动脉硬化所致脑供血不足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大幅降低患者头痛、头昏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用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改变及收缩压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PCI)的疗效。方法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PC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根据基础疾病酌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均为静脉滴注,一日1次。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脑卒中评分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以经颅多普勒血管彩超测量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VA),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统计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47%)高于对照组(39.53%),总有效率(86.05%)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双侧差值(DVm)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DVm较治疗前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效果(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两组治疗后均获得改善,且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对PCI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P年3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VBI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中优25例(56.8%),良13例(29.5%),差6例(13.6%),对照组中优15例(34.9%),良12例(27.9%),差16例(37.2%),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36.9±7.3)cm/s,右椎动脉为(39.1±6.3)ends,基底动脉为(40.1±4.9)cm/s,对照组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30.3±5.7)ends,右椎动脉为(29.5±613)ctrds,基底动脉为(33.8±7.0)cm/s.两组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VBI的临床效果好,能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魏欣  邵杰敏  李丽  王贺波 《中国药房》2011,(42):3992-3994
目的:探讨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非梗死性后循环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盐酸法舒地尔对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TIA非梗死性后循环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和丁咯地尔注射液,疗程14d;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同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法舒地尔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8%(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法舒地尔组较对照组相应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明显(P<0.05)。结论:非TIA非梗死性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降低,颅内微血管痉挛所致阻力增高可能是其病因之一;盐酸法舒地尔能缓解部分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用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1%和93.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和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苦碟子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方法 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苦碟子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治疗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椎动脉(VA)与基底动脉(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峰血流速度(Vp)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92.50%比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与BA的Vd、Vp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研究组VA与BA的Vd、Vp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苦碟子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