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对其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选取46例单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36-3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72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7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比较对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应把握好手术禁忌证和适应证,掌握好手术技巧,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且安全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胡群英  何拉曼 《江西医药》2011,46(3):252-25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56例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肌瘤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及同期10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非肌瘤组)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产褥病率等指标。结果肌瘤组与非肌瘤组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及产褥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选择适当病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64例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64例同期行单纯剖官产术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9±6)min、(195±13)ml、(120±15)ml、8d,与对照组的(32±6)min、(180±13)ml、(120±15)ml、8d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剖宫产术中对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或多发性肌瘤患者(观察组),剔除肌瘤前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并与72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进行术后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24h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以后再通不影响再次妊娠,临床医师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无妊娠合并症、内外科合并症及肌瘤剔除手术禁忌。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组)109例和对照组(仅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110例,后将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剔除肌瘤损伤相对较小,治疗效果好,值得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进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单纯进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手术,比较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的差异、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异、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给患者进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减少了因子宫肌瘤造成的产后出血,还减少了患者再次受到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一般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29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直径≥5cm)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妊娠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方案,选择性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手术时间较单纯剖宫产术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同时有选择性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浅析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同时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有子宫肌瘤的53例产妇临床资料,总结其同时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53例产妇平均手术时间为(70±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50)ml 53例产妇无1例进行子宫切除,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级愈合,未发生术后感染,且术后7~10天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且有剖宫产指征者,同时进行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同期9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同时应尽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产妇5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妊娠无子宫肌瘤行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5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探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42例,A组进行剖宫产,B组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评定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子宫复旧时间等情况,测定治疗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结果 B组手术时间为(61.48±3.15)min,明显高于A组(49.34±3.2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子宫复旧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B组的性激素水平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剖宫产后再次进行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大创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的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产科诊治的孕产妇,选择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切除术85例产妇作为肌瘤组,另选择同期行纯剖宫产术产妇8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相应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肌瘤组手术时间为(54.12±12.5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34.63±5.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如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手术效果良好,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产褥病率。结果观察组产褥病率为5.7%(2/35),对照组为2.9%(1/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中出血量外,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于绪金  张莹 《哈尔滨医药》2012,32(4):284-2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剖宫产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116例患者及58例合并子宫肌瘤未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产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组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内阴道出血量及产后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产后2年,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产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由有经验的医师选择性的对妊娠并发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与同期1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2~24 h出血量、术后病率、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42 d复诊,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子宫大小均恢复正常。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同时也避免再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秦异乡 《北方药学》2013,(11):115-1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上述患者均在我院实施剖宫产分娩,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单纯实施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露干净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能够避免二次手术,利于产后恢复,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抽取同期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方面无差别,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