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
目的监测ICU内鲍曼不动杆菌(AB)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ICU内151例患者分离的98株AB的耐药率。结果 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5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为12.24%,其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5.5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已分别达40.81%和48.98%。结论对多重耐药AB感染的患者应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一线药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应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4.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特征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2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来自痰液154株(74.76%),来源于咽拭子18株(8.74%)及伤口分泌物15株(7.28%);感染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64株(31.07%),重症监护病房(ICU)35株(16.99%),血液内科30株(14.56%)。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较敏感,其中最敏感的是亚胺培南(91.8%),其次是美罗培南(84.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液标本和呼吸科病房,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5.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特点。方法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来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从192株标本中分离出18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5·41%),其次是亚胺培南(38·12%)。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和β-内酰胺酶抗菌抑制剂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AB)的分布特征与耐药规律,为临床有效控制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至2012年细菌室所有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相应试剂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测定。结果从2008至2012年所有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出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656株,占4.78%;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87.96%;大部分来自内科病房的ICU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和心内科病房,占58.08%。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86.75%;对莫西沙星、妥布霉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70%;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约60%。结论 MDRAB流行严重,并极易通过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及医护人员在患者之间传播,造成呼吸系统和其他部位的感染与定植,应高度重视院内环境消毒与监测及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7,(8)
目的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的尿液、血液、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共143株。应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四环素、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度。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143/143)、敏感度为0%(0/143),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32.17%(46/143)、敏感度为48.95%(70/143),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86.01%(123/143)、敏感度为11.19%(16/14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6.64%(81/143)、敏感度为62.23%(89/143),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00%(143/143)、敏感度为0%(0/14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32.87%(47/143)、敏感度为62.94%(90/143),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94.41%(135/143)、敏感度为4.19%(6/14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91.40%(131/143)、敏感度为3.49%(5/143),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51.05%(73/143)、敏感度为32.17%(46/143),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0%(143/143)、敏感度为0%(0/143),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143/143)、敏感度为0%(0/143)。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近4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WHONET 5.6,iLabDataForMDR-1.03和SPSS 19.0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2012-2015年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运用双变量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除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明耐药率逐年下降的外(但其耐药率也不低,51.7%~38.1%).其它抗菌药物都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哌拉西林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且耐药率是最高的(60.2%~78%).耐药率最低的米诺环素(6.5%~24.9%),其年上升幅度也是最高的.多重耐药较高(52.8%~80%),也是逐年上升的.13类抗菌药物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米诺环素与多重耐药相关不明显外,其它10类抗菌药物相关性显著.回归分析筛选出哌拉西林与多重耐药相关度最大,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模型在总体上是显著的.哌拉西林每增加1个单位,多重耐药就增加1.575个单位.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逐年上升,影响多重耐药最明显的是哌拉西林.本院需要加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用药的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颅脑手术及颅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其所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困难,抗菌药物选择有限,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本文通过对1例经治疗后好转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57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中,占72.5%.其次是分泌物和血液;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其次是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6.7%.其次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分别为10.3%、17.5%和18.8%,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标本,感染率最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分布情况,探讨发现的整合子与其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分离2014—2015年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整合子可变区。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ICU常用药物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耐药率均超过50%,整合子结构的检出率为82.81%,可变区包含arr-3+aacA4和aacA4+catB8+aadA1,属于两种Ⅰ类整合子。结论: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Ⅰ类整合子结构,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利福平耐药,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有待进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qnr基因和ESBLs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采用PCR法对11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筛查,并用PCR法检测qnr阳性菌株SHV、TEM、CTX-M-14及CTX-M-3型ESBLs基因;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对qnr阳性株的MIC值。结果1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株(1.74%)细菌检出qnrB基因;qnr阳性菌株同时检出SHV、CTX-M-14、TEM、CTX-M-3型ESBLs基因。1株qnr阳性菌株对4种喹诺酮类耐药,1株对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中介,对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耐药;2株阳性菌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外,对其他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qnrB基因,qnr阳性株同时含有ESBLs基因,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6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分离的222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脑外科(17.0%)、重症监护室(14.0%)、呼吸科(13.3%);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76.4%;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较低,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临床应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2):11-1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8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并分析。结果共检出185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138株来自痰标本占74.6%。具重耐药,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超过50%,对氨基糖甙类超过70%,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尚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71.4%和66.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DRAB)耐药及分布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新疆地区36家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各类送检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纸片扩散法(K-B法)及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琼脂二倍稀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按统一方案对新疆地区36家医院分离的MDRAB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2017版CLSI标准判读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MDRAB 10536株,MDRAB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老年病科,呼吸科。标本分布主要来源痰8734株,尿液558株,分泌物411株,导管尖306株,血中242株,腹水94株,胸水63株,脑脊液42株,其他86株。MDRAB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为100%,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头孢第三代、第四代如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耐药率达到50%~60%。结论 MDRAB的检出率波动不大,无明显增高或降低趋势。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蔓延,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对近几年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临床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鲍曼不动杆菌及其突变株进行检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9.37%,OXA-51基因扩增结果与细菌培养相符,OXA-23基因扩增与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结果相符。结论采用PCR法对OXA-51基因扩增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CR法对OXA-23基因扩增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亚胺培南耐药性。从而快速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各类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60株)的分离情况和耐药状况。结果60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13.3%,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也较低,而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65%。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低于大型综合医院,需提醒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9.
苏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成效对比.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患者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63株的药敏结果和同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在一年时间内从69.84%和37.69%上升到87.26%和59.81%,敏感性较强的亚胺培南从8.69%上升到11.32%,头孢哌酮/舒巴坦两年分别为7.91%、4.05%,良好保持着其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23;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913.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逐年增高,与抗生素使用种类和强度有关,医院对抗生素使用应做到限制抗菌药使用、有规律的轮换,以减少超级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问题日趋显著。科学家通过改良现有抗生素结构或改变作用靶点的方法,针对耐药菌尝试设计新型抗生素。本文总结了新型抗生素氟环素类、铁载体头孢菌素、新型氨基糖苷类、二氮杂二环辛烷衍生物、多黏菌素B衍生物、基于联苯乙炔的LpxC抑制剂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