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50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S组):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术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芬太尼组(F组):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帕瑞昔布组( P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以上三组均在注射药物后行无痛人流麻醉。神经阻滞组( N组):实施无痛人流麻醉后待患者入睡后行子宫颈神经阻滞,注射1%利多卡因2 mL。多模式镇痛组( M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芬太尼1μg/kg,然后实施方法同N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和丙泊酚追加用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缩痛发生率,手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S组、F组、P组、N组、M组的丙泊酚追加用量分别为(78.45±20.36) mg、(15.55±12.33) mg、(16.75±13.13) mg、(14.55±10.25)mg、(9.35±8.27)mg;宫缩痛发生率分别为30%、10%、10%、10%、0。与M组比较,其它四组丙泊酚追加用量均显著增加、宫缩痛发生率显著增多( t=3.05、1.82、1.84、1.78,χ2=72.1、68.2、68.2、68.2,均P<0.05)。 S组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分别为(6.6±1.5)分、(5.6±1.4)分、(4.6±1.1)分、(3.6±1.4)分;F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1±1.5)分、(4.3±1.1)分、(3.1±0.9)分、(2.8±0.8)分;P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6±1.5)分、(4.2±0.9)分、(2.9±0.8)分、(2.7±0.6)分;N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5±1.5)分、(4.1±0.8)分、(2.9±0.8)分、(2.6±0.5)分;M  相似文献   

2.
赵晓亮  张立 《中国医药》2013,8(10):1445-1446
目的比较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妇科患者开腹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血清浓度。方法60例行全身麻醉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按民族分为维吾尔族组和汉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30min均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h(T2)、术后12h(T3)和术后24h(T4)血清IL-6和IL-10的浓度以及2组患者T1、T2、T3和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N)。结果与汉族组相比,维吾尔族组在T1时点IL-6浓度明显降低[(35.4±10.1)ng/L比(38.7±8.9)ng/L](P〈0.01),IL-10浓度明显增高[(35.7±2.8)ng/L比(28.1±4.3)ng/L](P〈0.01);在T2时点,IL-6浓度降低[(30.6±8.2)ng/L比(34.7±7.6)ng/L](P〈0.05)。维吾尔族组在T1、T2时点VAS评分[分别为(2.8±2.1),(5.8±2.5)分]低于汉族组[(4.9±3.3)、(6.3±2.1)分](P〈0.05)。结论术前30min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维吾尔族患者与汉族相比在术后6h内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炎症介质IL-6的释放,适用于疼痛刺激较剧烈的中型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和对照组。帕瑞昔布组于麻醉前5分钟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作为超前镇痛,对照组则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分别于术后4、8、12、24小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镇痛药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以视觉模拟计分(VAS)评价其镇痛效果,以舒适评分标准(BCS)判定病人满意程度。结果术后镇痛药使用例数帕瑞昔布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7,P〈0.05)。术后4、8、12、24小时VAS评分帕瑞昔布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0.6,2.6±0.6,3.6±0.5,1.8±0.6):(1.4±0.7,3.1±0.8,4.1±0.7,2.2±0.8),P〈0.05],BCS评分帕瑞昔昔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5±0.5,2.4±0.4,1.7±0.5,2.9±0.5):(3.1±0.6,2.0±0.5,1.2±0.6,2.6±0.5),P〈0.05]。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监著性(P〉0.05)。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患者,可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病人满意程度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祁涛  龚婵娟  何明枫 《江苏医药》2012,38(8):943-945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麻醉诱导后10min插入导尿管;B组和C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C组麻醉诱导前插入导尿管,B组麻醉诱导后10min插入导尿管。记录导尿管插入前、后的HR、BP。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留置导尿管前比较,C组患者置尿管后BP明显升高[(14.8±3.6/9.5±3.3)kPa vs.(15.9±3.7/10.4±3.4)kPa]、HR明显增快[(88.3±18.6)次/分vs.(96.0±20.7)次/分](P<0.05),而A、B组无明显改变(P>0.05)。C组全麻苏醒期SAS评(3.7±1.3)分,明显优于A组的(4.1±1.2)分和B组的(5.2±1.1)分(P<0.01);A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后插入导尿管能降低BP、HR的波动,但明显增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预先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且于麻醉诱导后导尿,既可维持循环稳定,又可有效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疼痛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80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予帕瑞昔布钠40mg加5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脉推注5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治疗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T0)、拔管后5分钟(T1)、拔管后30分钟(T2)的躁动评分(RS)及镇静评分(RSS),同时观察两组术后2小时(T3)、术后4小时(T4)、术后12小时(T5)、术后24小时(T6)的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0、T1、T2各时点RS评分低于对照组,RSS评分高于对照组;T3、T4、T5、T6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LC术后患者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6.
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患者七氟烷吸入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帕瑞昔布钠对全身麻醉患者七氟烷吸入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0年9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20例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组(A组)及帕瑞昔布钠10mg(B组)、20mg(C组)和40mg组(D组)。根据BIS指数合理调整七氟烷浓度,使其维持在D2阶段,分别于T0(给药前)、T1(给药后5min)、T2(给药后30min)、T3(给药后2h)记录吸入七氟烷的浓度。结果:D组与A、B、C组比较,T2、T3时刻患者吸入七氟烷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吸入七氟烷浓度,T2、T3分别与T0、T1时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刻比较、T0和T1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20mg帕瑞昔布钠对七氟烷吸入浓度无明显影响,40mg帕瑞昔布钠可以明显降低七氟烷吸入麻醉时的浓度。BIS指数可准确、及时地反映吸入麻醉的深度,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李文辉 《江西医药》2014,(5):439-440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组(PD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对应麻醉镇痛药物,观察各组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躁动、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及缓解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平均体重以及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D组0级躁动比例显著高于P组和D组(P〈0.05);对1级以上躁动患者追加相应药物后均未出现过度镇静现象,但P组、D组分别有6例、3例患者镇静不足,均显著高于PD组(P〈0.05)。D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P组和PD组。结论开胸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镇痛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降低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大肠癌切除术患者免疫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行大肠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50mg溶于5ml生理盐水中,同时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于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2h(t1)、术毕(t2)和术后24h( t3)时,取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清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计算CD4+/CD8+,并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水平。结果2组t2时CRP水平较t0时升高(P<0.05),且观察组CRP在t1、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2时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NK细胞较t0降低(P<0.05)。 t2时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抑制并降低大肠癌切除术患者CRP的释放,而且对大肠癌切除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甚小,是临床上值得信赖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学勇  杨蓓  陈静 《中国医药》2013,8(8):1136-113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胺酮组、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每组20例.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且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氯胺酮组患者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插管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并在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疼痛感觉程度,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VAS评分均降低[(2.06±0.48)、(1.94±0.30)分比(3.19±0.47)分;(2.79±0.23)、(2.75 ±0.93)分比(3.56 ±0.36)分;(2.80 ±0.20)、(2.74 ±0.23)分比(3.56 ±0.15)分;(1.33±0.17),(1.11±0.26)分比(1.93±0.34)分;(1.00±0.16)、(0.84±0.13)分比(1.69±0.41)分](均P<0.05),术后止痛泵有效触发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开腹手术术前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急性疼痛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A组)、地佐辛组(B组)、帕瑞昔布钠组(C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无菌双蒸水0.2mL;地佐辛5mg/kg;帕瑞昔布钠10mg/kg;地佐辛3mg/kg联合帕瑞昔布钠10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d,第3天给药15min后.制作扭体法和甲醛疼痛模型,观察小鼠痛阈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扭体次数和舔足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小鼠明显减少了扭体次数和舔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组小鼠扭体次数和舔后足时间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均可以有效缓解小鼠急性疼痛,地佐辛的镇痛作用较帕瑞昔布钠明显,而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地佐辛的用药量。  相似文献   

11.
姜维  何文胜  陈亮  米晓艳  张军 《安徽医药》2013,17(6):1025-102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不同时点给药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前5分钟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B组手术结束前5分钟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均不行PCIA。观察苏醒期躁动(RS)评分并分别于术后2、6、12、24 h记录VAS镇痛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A、B两组之间RS评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各时点VAS评分相比较于C组也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6、12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而超前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麻醉药后,右美托咪定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10 min泵完;对照组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拔管时和气管插管拔管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0 min 视觉模拟评分(VAS)、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躁动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MAP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MAP:(89±14)mmHg(1 mmHg=0.133 kPa)比(107±15)mmHg,(75±13)mmHg比(98±16)mmHg,(78±17)mmHg比(95±15)mmHg;心率:(82±11)次/min比(113±13)次/min,(64±12)次/min比(97±11)次/min,(66±13)次/min比(108±13)次/min](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和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0.6)分比(7.9±0.9)分,(3.9±0.5)分比(4.6±0.3)分] (P〈0.05);右美托咪定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7/14)比65.0%(26/40),P<0.05].结论 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于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术毕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于麻醉前30min注射生理盐水,而术毕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h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清醒后24h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4、8、12及24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对照组患者各观察时点阿片类药物累积用量均高于观察组,且术后1、4、8及12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0例择期行Lc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手术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HR的变化并加以比较,比较2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皮后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和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切皮后、术毕的平均动脉压、HR高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83±10)mmHg(1mmHg=0.133kPa)比(76±8)mmHg,(89±10)mmHg比(80±8)mm Hg;HR:(78±12)次/min比(704-8)次/min,(854-8)次/minE(76±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分别为(6±2)nlin比(11±2)min,(11±2)min比(16±2)min,均P〈0.05],且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1.6)分比(3.0±1.3)分,尸〈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40例全麻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ml,B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ml)。分别记录术后1、2、6、12、24h时点的VAS评分,以及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结果 A组在1、2、6h的VAS评分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hVA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高于A组。结论在手术刺激之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可以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前应用曲马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胆囊切除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芬太尼0.1μg/kg,观察组在入室开放外周静脉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芬太尼0.1μg/kg,观察两组拔管前5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MAP、HR变化和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 min(T4)舒适度评分(BCS)变化。结果 T1、T2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观察组RS、R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4时B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应用曲马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其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术毕前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兴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14-116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在麻醉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率、舒张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分.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心率为(108.65 ±9.43)/min、舒张压为(87.18±4.24) mm Hg、CPSS评分为(22.65 ±5.43)分,对照组心率为(109.84±9.29)/min、舒张压为(87.69±4.73) mm Hg、CPSS评分为(22.84±5.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为(80.39±3.26)/min、舒张压为(78.27±3.25) mm Hg、CPSS评分为(16.27±3.35)分,对照组心率为(84.52±4.14)/min、舒张压为(84.56±2.69) mm Hg、CPSS评分为(20.86±4.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时间为(10.51±2.35) min、手术时间为(202.10±22.23) in,对照组麻醉时间为(14.28±3.47) min、手术时间为(228.98±26.1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疗法应用于麻醉手术护理中能更好地确保手术安全,使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王静  魏威 《中国医药》2012,7(11):1426-1428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应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完全随机等分成2组,麻醉诱导前30 min,研究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 h(T2)、术后24 h(T3)各采静脉血3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皮质醇及P物质浓度.记录T1、T2、T3时的10 c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2组T1、T2 、T3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点[研究组分别为(444±123)、(532±128)、(796±186) nmol/L比(342±136) nmol/L,对照组分别为(821±187)、(913±194)、(1036±249) nmol/L比(356±152) nmol/L],而研究组T1、T2、T3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对照组T1、T2、T3时血清P物质浓度则明显高于T0时点[分别为(139±10)、(147±11)、(139±11)ng/L比(91±9)ng/L,均P<0.05],研究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清P物质浓度与T0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3±9)、(111±11)、(118±11)ng/L比(90±8)ng/L,均P >0.05],研究组T1、T2、T3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0.6)分比(6.9±1.2)分、(1.2±0.4)分比(4.2±0.9)分、(1.6±0.6)分比(3.3±0.7)分,均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能安全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27~64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帕瑞昔布钠组(Pare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评价术后4、8、12、24 h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患者的总体舒适BCS,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要求镇痛时间和对追加镇痛的需求人次。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结束到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e组术后4、8、12、24 h VAS均低于C组(P<0.05);Pare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延长,追加哌替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40 mg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安全性好,对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