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宣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口服百草枯中毒采取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甲泼尼松龙方案救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后死亡20例,存活8例,病死率达71.4%;其中存活病例服药量原液均在20mL以内。死亡组入院48h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AST、CR、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性细胞百分比率、BUN、ALT、DBIL死亡组与存活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草枯可致多器官损伤、衰竭,不可逆性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是百草枯致死主要原因。结论这一治疗方案疗对百草枯中毒治疗效果较差,对服用较大剂量(约原液20mL以上)病例,仅可延缓病情进展,并不能改变患者死亡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宣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口服百草枯中毒采取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甲泼尼松龙方案救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后死亡20例,存活8例,病死率达71.4%;其中存活病例服药量原液均在20mL以内。死亡组入院48h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AST、CR、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性细胞百分比率、BUN、ALT、DBIL死亡组与存活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草枯可致多器官损伤、衰竭,不可逆性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是百草枯致死主要原因。结论这一治疗方案疗对百草枯中毒治疗效果较差,对服用较大剂量(约原液20mL以上)病例,仅可延缓病情进展,并不能改变患者死亡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47 例APP 存活及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6h内早期综合治疗者的相应存活率、服毒量、就诊时间、强化血液灌流(HP)及激素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7 例患者死亡32例,病死率68.1%,早期及时碱性液体洗胃、普通泥浆灌胃、HP 综合治疗者、应用血必净者存活率较高,分别为37.5%、52.5%、33.3%、39.4%;服药量、就诊时间、普通泥浆灌胃例数在死亡组和存活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 < 0.01 或0.001),而强化HP 例数、大剂量激素应用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存活组少有呼吸衰竭发生,而死亡组呼吸衰竭发生率100%;死亡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APP)病死率高,服药量、就诊时间是APP 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6h 内的早期综合治疗尤其是碱性液体洗胃、普通泥浆灌胃、应用血必净等措施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应常规应用,强化HP、大剂量激素对提高存活率价值有限,有待更多的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法抢救百草枯农药(PQ)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重症医学一科(SICU)自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16例口服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均应用以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抢救,观察患者转归。结果 5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出院,5例患者院内死亡,6例患者放弃治疗主动出院后死亡。接受院内综合治疗患者治愈率为50.0%,较传统方法抢救成功率大幅提升。结论早期彻底的胃肠道灌洗并灵活运用各种强化血液净化方式有助于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5.
谢少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6.
22例百草枯中毒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草枯中毒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其临床死亡率极高。本研究从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做了简单的阐述。我国农村百草枯的应用非常普遍。百草枯为触灭生性除草剂,对人的毒性极高,中毒以后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肺纤维化形成,多脏器功能识衰竭。发病后因无特效解毒药,临床死亡率高达75%,是目前中毒后病死率最高的除草剂。本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百草枯中毒22例,常规治疗不变情况下,早期加用大剂量激素和持续血液灌流取得了较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谢少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7):101-102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paraquat,PQ)为接触性除草剂,因其除草效果良好、土壤残留毒性小,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人体一旦误服或口服百草枯中毒,因其致死剂量小,组织扩散性强等特点,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迅速分布至体内多个脏器,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肺纤维化损伤,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更是百草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给社会、家庭带来较大威胁,同时也是急危重症专业临床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各种方法疗效均不确切.全球各国尝试研究治疗百草枯中毒多年,但至今尚未发现特效解毒剂,一些特殊治疗尚处在研究阶段.本文试就近年来对百草枯中毒机制以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急性百草枯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洗胃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明确诊断为百草枯中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予蒙脱石散洗胃,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洗胃。随访3个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死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RF)、急性中毒性肝炎(ATH)发生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出现时间和ARDS出现时间的差别。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服毒剂量和服毒至就诊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死亡、ARDS、ARF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ODS出现时间和ARDS出现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脱石散洗胃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优于生理盐水洗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在治疗百草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5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酶学指标和血肌酐明显下降。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周后治疗组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乌司他汀可减轻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减轻肺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6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血液灌流、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其3月内疗效。结果血液灌流组39例患者中死亡28例,好转11例,有效率为28.20%;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组30例患者中死亡14例,好转16例,有效率53.33%。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率较血液灌流有效率高(P=0.034)。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是比血液灌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急性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31例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是否进行血液灌流分为非灌流组16例和灌流组15例,非灌流组为百草枯中毒常规急救治疗,灌流组为百草枯中毒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进行抢救处理.结果:灌流组总有效率(53.3%)显著高于非灌流组(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7,P<0.05).灌流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多器官衰竭(MOF)发生率显著低于非灌流组;死亡病例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非灌流组.灌流组治疗12h后ALT、AST、CK、CKMB、LDH显著低于于非灌流组;氧分压显著高于非灌流组;无栓塞、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血液灌流可降低百草枯对急性重度中毒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正>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除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外,常常伴有中毒性的肝损伤、肝功能异常,重者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肝细胞性黄疸[1]。苦参碱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改善肝脏血液循环的作用[2]。我们用苦参碱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患者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浆毒物浓度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毒早期血浆毒物浓度测定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肝肾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APP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入选标准为口服中毒、未行输液及血液灌流治疗、中毒至入院时间≤6h。根据人院时测得的血浆百草枯浓度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0.5mg/L)、中浓度组(0.5~2.0mg/L)和高浓度组(〉2.0mg/L)。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血尿素、血肌酐水平的最高检测值和病死率。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APP患者87例,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9~76(30±14)岁。低浓度组31例,中浓度组27例,高浓度组29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和中毒至入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浓度组患者的ALT最高检测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9(18,87)、126(92,249)和345(108,666)U/L,AST分别为29(25,37)、120(57,222)和233(106,361)U/L,总胆红素分别为24(18,33)、31(22,52)和65(39,86)μmol/L,血肌酐分别为77(59,136)、243(134,421)和295(248,489)μmol/L,血尿素分别为8(5,11)、15(13,21)和24(19,27)mmol/L,病死率分别为3.2%(1/31)、44.4%(12/27)和86.2%(25/29)。3组之间两两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毒早期血浆毒物浓度可以作为评估APP患者肝肾功能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蒙脱石散洗胃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急性中毒的早期采用蒙脱石散洗胃配合血液灌流等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x2=3.94,P〈0.05)。结论早期蒙脱石散洗胃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4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于患者入院后,急诊常规行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2~3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其服白草枯就诊时间、服药的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胃黏膜保护剂及对症支持治疗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存活组22例,死亡组25例,病死率53%。死亡组的服药剂量明显大于存活组,两组比较服药剂量有显着性差异;就诊时间短者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早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及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氧饱和度、肝肾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血氧饱和度、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放弃治疗,治愈9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1例放弃,治愈4例,死亡10例,总有效率为2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导致的多脏器损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