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硫苯妥钠、氟烷全麻对剖宫产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的孕妇20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Ⅰ~Ⅱ级,无妊高症,无产前子痫,无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发育良好。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为中国妇女,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称EA组);另一组为赞比亚妇女.在硫苯妥钠、氟烷加肌松剂全麻下行剖宫产术(称GA组)。两组患者术中均监测ECG、HR、BP和spO2;观察比较两组自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术中ECG均为窦性心律,未见有心律失常发生。EA组术中HR慢于GA组(P〈0.05);EA组BP显著低于GA组(P(0.05);两组spO2均可维持在96%~100%,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自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GA组短于EA组;新生儿体质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Apgar评分,EA组显著高于GA组(P〈0.05)。结论:硫苯妥钠、氟烷全麻对剖宫产术新生儿的影响显著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徐晓栋  胡利萍  方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33-1334
目的 比较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分为CSEA组及CEA组,每组50例.观察并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 min和15 min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牵拉反应、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结果 与C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牵拉鼓肠等不良反应少(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CSEA组与CE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可安全用于健康产妇剖宫产手术,且麻醉效果优于CEA组.  相似文献   

3.
钱玉芳  张蓓蕾 《海峡药学》2012,24(6):160-16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胎心监测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S)、硬膜外麻醉(E)、腰硬联合麻醉(SE)组,每组20例。S组:L3-4间隙用5#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后以0.2mL.s-1的速度将0.5%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1mL重比重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后,改左侧体位,调节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达T7-8后手术。E组:L1-2间隙硬膜外穿刺,确定硬膜外腔后注入1.5%利多卡因4mL,头向置管3cm,平卧并排除全脊麻后分两次注入1.6%利多卡因10mL~15mL,及时改左侧体位。SE组:L2-3间隙硬膜外穿刺同E组,成功后用针内针法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回抽见脑脊液后注药同S组,硬膜外头向置管4cm后备用。观察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出血量、阻滞不全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胎儿娩出后即刻、3min、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S、SE组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明显短于E组,、阻滞不全的发生率低于E组;S组术后腰痛发生率低于E、SE组;3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出血量及胎儿娩出后即刻、3min、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细腰穿针及0.5%布比卡因10mg重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中应用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分、5分钟Apgarl评分,术中辅助镇捅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交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Apsae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6%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列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戴铁军  李海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72-177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B组30例采用0.5%布比卡因麻醉,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13组比较,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7、4.528,x2=3.834、6.429,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较的优缺点。方法剖宫产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芬太尼0.05mg,观察5min,确认无腰麻征象后在硬膜外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至无痛平面达T8。对照组0.75%罗哌卡因2mL注入蛛网膜下腔,随后置入硬脊膜外导管备用。分别记录麻醉阻滞时间,及最高阻滞平面。于麻醉穿刺、切皮和娩出胎儿时记录VAS评分和血压,计算低血压发生率。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例数。记录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相当,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阻滞对照组较快,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有16%,对照组有60%。最高阻滞平面观察组为T(7±2),对照组为T(5±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可控、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胎儿安全,最适合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7.
王云霞  杨庆红  孟京华  周强  王璐 《医药导报》2003,22(12):869-870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4 cm后,随机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组(L组)及1.73%碳酸利多卡因组(CL组) 各30例.两组药物用量均为14~16 mL.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平面范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及麻醉对血压 、心率的影响.结果: CL组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时间短,阻滞范围宽,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短,与L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血压 、心率的影响比较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73%碳酸利多卡因能明显缩短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确切、安全,肌松弛满意.在剖宫产术中明显缩短了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对急诊剖宫产术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8.
刘忠祥 《淮海医药》2009,27(6):530-531
目的观察比较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的优劣。方法选择单胎孕足月产妇8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I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Ⅱ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完全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评分、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完全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P〈0.05),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P〈0.05),但低血压发生率较单纯硬膜外麻醉组高(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因其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比硬膜外麻醉更为优越,但血压下降明显,要提前扩容,加强术中管理。  相似文献   

9.
黄科  李宗权 《成都医药》2002,28(6):327-328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两种给药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40例健康足月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实验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向足方,给予1.33%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5mL,针尖斜面再转向头置管。平卧观察5min后给予相同麻醉药10mL。B组(对照组)则按传统方式给予相同麻醉药15mL。观察麻醉过程指标。结果:A,B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神经节段数,术中牵拉程度有明显差异。结论:A组给药方式不仅能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减少用药总量,同时镇痛效果与牵拉反应也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观察组在注入局麻药的同时注入芬太尼50μg.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平面达到T8、T10所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利多卡因用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应用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明显,起效快,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原剖宫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高原单胎孕妇,随机均分为2组。A组以0.75%罗哌卡因2 mL加入脑脊液1 mL稀释至3 m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当麻醉平面过低或麻醉维持时间不够时,则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B组以0.75%罗哌卡因1 mL加入脑脊液2 mL稀释至3 m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随后的处理同A组。观察对比2组麻醉起效、恢复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的麻醉平面过高发生率低、术中追加利多卡因的例数多、麻醉恢复时间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呼吸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20),低于A组(75%,15/20,P<0.05),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CSEA应用于高原剖宫产时,麻醉效果好,且安全,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ASA I或Ⅱ级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腰硬联合组(CSEA)60例,2%利多卡因15~20 ml;Ⅱ组硬膜外组(EA)60例,腰麻药为0.3%布比卡因2~3 ml,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的并发症。结果腰硬联合组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硬膜外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短,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脊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优点,同时需要做好围手术期准备以及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麻醉处理,腰硬联合麻醉是可行、平稳、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观察2组麻醉效果,并比较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的差异。结果 2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可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剖宫产的4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结果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有1例发生牵拉痛、肌松效果差及使用镇静镇痛剂的情况,对照组发生3例,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对照组为29.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pgar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急诊剖宫产ASA分级为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n=30)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EA组(n=30)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Apgar评分、麻醉合并症及副反应。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比EA组短(P<0.05);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合并症及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驰好,副反应发生率低,是基层医院急诊剖宫产手术理想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足月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成A组(CSEA组)45例和B组(EA组)45例,记录两组椎管内麻醉阻滞情况、术中呼吸循环功能、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SBP、DBP、HR麻醉后均有一过性降低,正确处理后呼吸循环功能趋向稳定,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使用CSEA麻醉效果确切,肌松良好.起效时间快,并发症少.手术的可行性、舒适性明显优于EA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拟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718例,随机分为三组,R组(n1=254)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B组(n2=264)注射0.5%盐酸布比卡因;L组(n3=200)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结果对三组硬膜外阻滞效果;药物的不良反应;阻滞完善后血压变化;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等进行临床观察,R组阻滞效果好于B组和L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剖宫产施行全身麻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妊娠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65例,椎管内麻醉禁忌而需使用全麻的剖宫产为全麻组32例,其余33例行腰硬联合麻醉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记录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和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全麻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9.5±0.8)分、(9.8±0.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全麻和硬联合麻醉对胎儿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剖宫产手术中,比较加强型聚脲胺酯钢丝硬外导管与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20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随机分为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组(A组,n=100)和加强型聚脲胺酯钢丝硬膜外导管组(B组,n=100),以阻力消失作为判断硬膜外穿刺针顺利到达硬膜外腔的标志,记录放置硬膜外导管时遇到的阻力、触电感发生情况及阻滞平面达R的局麻药剂量,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人口学特征及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未遇到明显阻力分别为47.0%和91.0%,遇到轻微阻力分别为40.0%和8.0%;遇到阻力较大,放入导管困难分别为13.0%和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触电感发生率为10.0%,B组触电感发生率为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需罗哌卡因剂量A组(133.0±26.0)mg、B组(121.0±7.0)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评分A组(1.45±0.43)分、B组为(0.47±0.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型聚脲胺酯钢丝硬膜外导管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腔麻醉中,硬外置管顺利,可明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60例在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起效快、肌松好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剖宫产术麻醉方案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