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征为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气管、支气管树缺乏正常交通,并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临床上误诊率高。为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现将我院1981年3月~2002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1例肺隔离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隔离症11例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影像学及手术特征,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对11例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和肺部影像学表现及手术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以反复肺部感染为特点。病变位于双下肺叶后和(或)内基底段。病变表现以囊性、实变,支气管扩张为主。手术中均见有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行肺叶切除术。结论对双下肺叶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咯血患者,应想到肺隔离症的可能,行强化胸部CT和动态扫描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切除,处理异常血管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3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手术证实为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自1988年至2005年通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共13例。其中叶内型11例(84.6%),叶外型2例(15.4%)。术前确诊2例,拟诊2例。13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的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X线、CT、MRI、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肺隔离症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辉  李保庆  刘俊峰  姜涛  张葆勋 《河北医药》2009,31(19):2596-2597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23例,7例术前强化CT发现异常血管影而确诊,叶内型18例,叶外型5例,肺叶切除18例,隔离肺切除5例。结论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肺隔离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吴延虎  李清泉 《江苏医药》1996,22(9):653-653
我院1971年12月~1994年10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隔离症1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龄8~54岁。叶内型9例,叶外型3例,均位于左侧。9例叶内型均有肺部感染症状,其中咳嗽、咳脓痰6例,同时伴咯血者2例。3树叶外型者除1例误诊为胸腺瘤外,其余2例分别在隔癫修补术中和食管癌根治术中偶然发现。X线显示病灶位于左下叶7例,右下叶2例,前上纵隔1例,有2例叶外型未发现异常阴影。阴影呈园形或椭国形伴液乎囊状者5例,片状模糊影1例,园形或精园形块影3例。本组术前诊断为肺囊肿者5例,支气管扩张者1例,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其主要特点为发育异常的肺组织团块由体循环供血并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离。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本组共收治 14岁以下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 176例 ,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 2 4例 ,占 13 7% ,现结合临床和文献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例 ,女 7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7 4岁。临床表现为反复的肺部感染 2 1例 ,占 87 5 % ,其中咳嗽 2 0例 ,发热 14例 ,咯黄脓痰 11例 ,咯血 2例。发病年龄最早 3岁 ,最迟 12岁 ,中位年龄 8岁。病程 1~ 7年 ,…  相似文献   

7.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其特征是部分胚胎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隔离开,其血液由主动脉直接分出的动脉支供应,部分患者隔离肺内伴有肺囊肿的改变,亦称有异常动脉的肺囊肿症。此症临床误诊误治率高。我院1995-01~2002-12共收治肺隔离症患者2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女9例,男15例。年龄8~53岁,平均24岁。平均病程4.5年。除3例无自觉症状通过查体发现以外,其余21例均有反复咳嗽、咳痰史,17例伴有反复发热,6例伴有咯血。发热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年轻患者。经抗炎治疗,症状可控制,但易复发。胸部X线主…  相似文献   

8.
杨长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44-545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临床分型对于诊断的意义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肺隔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病理分型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中的可供临床应用要点。结果肺隔离症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叶内型多于叶外型,左侧多于右侧,B超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意义有限,血管造影是金标准。全组病例均行肺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P<0.05)。结论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分型对于该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诊断和治疗必须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借用辅助设备采取综合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隔离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隔离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有胸膜分离,与正常气管、支气管不相通。隔离肺血供来自体循环,临床一般分为叶内型(ILS)和叶外型(ELS)两种。本科2001~2012年共收治隔离肺患者15例,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我院从1991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肺隔离症患者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分类及外科治疗。方法对9例临床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病例9例,男5例,女4例,发病年龄19—46岁,叶内型8例、叶外型1例,病变位于左肺7例,右肺2例,术前确诊率55.56%,均经手术治愈。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治疗为主,识别发病部位、查找处理隔离肺异常血管为术中关键,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肺隔离症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2例患者无症状;其余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和胸闷.4例术前诊断;其余18例术前误诊为肿瘤、囊肿、支管扩张或脓肿或肺炎.影像检查显示左下叶病变15例,右下叶病变5例.叶内型19例,叶外型3例.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肺隔离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增强、CT血管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显示异常动脉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肺隔离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仅28例初步诊断考虑有肺曲霉菌感染,19例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26例经手术治疗,32例为内科保守治疗;53例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诊断困难,且常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癌等疾病相鉴别。肺曲霉菌球经手术切除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较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需长期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肺大疱的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45例肺大疱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总结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经验.结果 术前CT发现肺大疱25例,胸部X线片发现肺大疱10例.45例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7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手术顺利,术中失血平均约55 ml,手术时间约50~130 min,术后疼痛不适感较轻,无术后长期漏气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是治疗肺大疱首选微创手术方法.胸部CT在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及术中大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7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3年3月-2006年10月治疗肺隔离症7例,术前6例行增强CT检查,其中2例见异常血管进入病灶诊断为肺隔离症,4例误诊而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行MRI检查并确诊.叶内型6例,行肺叶切除;叶外型1例,行隔离肺切除.病灶5例位于左肺下叶,1例位于右肺下叶,1例位于左肺上叶.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肺隔离症术前误诊率高,提高术前诊断率及肺下叶切除术中想到可能存在肺隔离症,是预防术中大出血的关键.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分类、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15例肺膈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部肺隔离症患者中,11例术前确诊,术前误诊支气管扩张2例,肺囊肿肺脓肿各1例。均手术治疗,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3例,均未生活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螺旋增强CT和CTA等非侵袭性血管成像技术已成为临床上重要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最佳方法,胸腔镜手术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PS)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 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为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987年-2008年共治疗10 例PS,其中叶内型8 例(80%),叶外型2 例(20%),叶内型以咳嗽、脓痰、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为主,叶外型多无症状.术前拟诊4 例(40%),主要诊断手段为胸片、CT、选择性动脉造影.本组均为肺叶切除,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PS发病率低,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CT、MRI检查,手术为最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隔离症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患儿入院时间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肺隔离症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52例和循证护理组53例.常规护理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平均(4.36±0.79)分、(2.28±0.72)分,常规护理组(5.12±0.88)分、(2.83±0.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循证护理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11%,常规护理组为7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减轻肺隔离症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