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救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救治经验.探讨脑疝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4例脑疝患者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4例患者中存恬76例(56.7%),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45例,中残17例,重残14例,死亡58例(43.3%)。结论 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和院内处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及稳定循环是救治的重点,手术是抢救脑疝患者的关键,应用消除脑水肿、促进神经和功能恢复的药物是改善预后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期的特点与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期的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1999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期6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硬膜下血肿41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4例,混合性血肿6例,脑肿胀7例,结果:本组死亡43例,总病死率63.2%;其中早期脑疝37例,死亡16例(43.2%),晚期脑疝31例,死亡27例(87.1%)。手术治疗55例(80.9%)。死亡34例,病死率61.8%,非手术治疗13例,死亡16例(43.2%),晚期脑疝31例,死亡27例(87.1%)。手术治疗55例(80.9%),死亡34例,病死率61.8%,非手术治疗13例,死亡9例,病死率69.2%.结论: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是脑疝形成的主要原因,脑疝多生在伤后6小时内,尽快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积极对症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其中,脑疝前驱期组患者18例;脑疝代偿期组患者8例;脑疝衰竭期组患者4例。根据患者颅脑损伤脑疝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急诊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经急诊治疗后,脑疝前驱期患者有效率(88.89%)明显的高于脑疝代偿期患者(75.00%)与脑疝衰竭期患者(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前驱期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的小于脑疝代偿期以及脑疝衰竭期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疝前驱期患者GOS评价V级的例数明显的多于脑疝代偿期以及脑疝衰竭期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急诊救治时应该兼顾脑疝等级与休克等级,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与措施,才会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效果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影响严重颅脑损伤引起脑疝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云志  袁长庆 《江苏医药》1996,22(11):779-779
我院自1986年1月~1995年6月,共收治严重颅脑损伤引起脑疲病人103例,其中资料比较完整者有92例。现就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提高今后的救治水平。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65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15岁以下12例,16~4o岁47例,41~60岁24例,60岁以上9例。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77岁。致伤原因:车祸58例,自行车摔伤16例,坠落伤IO例,钝器击伤8例。受伤到出现胞癌时间:6小时之内32例,7~24小时41例,24小时以上19例,最长1例达37天。入院时格拉斯哥(GCS)昏迷计分:3分15例,4分18例,5分26例,6分33例。…  相似文献   

5.
5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博茨瓦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单侧或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及术后综合救治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0.5~1年,并参照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其中为Ⅴ级(恢复良好)25例,Ⅳ级(中残)9例,Ⅲ级(重残)9例,Ⅱ级(植物生存)2例,Ⅰ级(死亡)7例。结论严格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操作方法,早期积极采取去除大骨瓣减轻颅内高压及术后采取综合的救治方法,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急救经验。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12例,轻残8例,重残4例,死亡12例。结论急救时应迅速评估病情,尽早明确诊断。止血、抗休克是首要抢救措施,复苏时兼顾颅脑损伤与休克。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脑疝病人的救治体会上杭县医院李初彬邹丰林我院自1985年1月~1996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脑疝病人65例。手术57例,术后死亡18例,放弃手术8例均死亡。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46例,女19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3岁...  相似文献   

8.
<正>垦利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49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49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8~65岁,脑挫裂伤43例,脑干损伤6例,颅内血肿18例,格拉斯哥记分均<8分。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脑疝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脑疝患者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7年7月20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脑干功能衰竭和(或)其它脏器并发症死亡39例,植物生存12例,脑及肢体不同程度功能障碍76例,恢复良好7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开展縁色通道,急诊科实施院前、院内以及专科一体化急救体系是确保急救快速、有效、优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王永剑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258-1259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49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5例,均于伤后24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为32.0~35.0℃,脑温度为33.0~35.0℃,持续1~7d。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及血糖变化。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降温但未使用冬眠疗法。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高ICP、高血糖血症分别显著下降(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翟丽萍  苏隽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86-2788
目的 探讨免疫营养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营养治疗的不同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免疫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4天、第30天的营养状况,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F)显著升高(t=5.75、6.38、1.27、2.63,均P<0.05);观察组的ALB和TF在治疗后第14天、第30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1.26、6.53、1.27、1.68,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满意率(60.00%)好于对照组(37.50%)(χ2=9.67,P<0.05),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24、2.88,均P<0.05).结论 免疫营养治疗可以显著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间、血糖、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中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间较长,血糖和ISS较高,而GOS分值、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GCS分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CT中线移动程度、环池形态、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25、32.546、3.237、4.561,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绿色通道,充分评估患者的损伤,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早期积极地处理颅脑损伤和合并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可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并休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25例恢复良好,中残7例,重残和植物生存5例,死亡39例,死亡率为51.3%。结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尤为重要。救治中强调就地抢救及手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颅脑损伤术中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导致急性脑膨出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由于迟发性颅内血肿所致42例颅脑外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该组急性脑膨出均由迟发性颅内血肿引起,均及时彻底清除血肿.患者存活33例,3个月后按GOS评定治疗效果康复良好20例,中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4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结论 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应及时复查头部CT,明确迟发性颅内血肿后,应彻底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42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失血性休克分为两组(休克组133例、无休克组295例),观察两组发生应激性溃疡、胃液和血液的pH值等情况。结果42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112例(26.2%),其中休克组75例,占失血性休克的56.4%(75/133),无休克组37例,占无失血性休克的12.5%(37/2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3,P〈0.01);伤后第2天两组患者血液中的pH值分别为:7.24±0.11和7.32±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7,P〈0.01),第7天两组血液中的pH值分别为:(7.34±0.11)和(7.33±0.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9,P〉0.05);伤后第2天两组患者胃液中的pH值分别为:(2.88±0.29)和(2.84±0.35),第7天胃液中的pH值分别为:(3.21±1.44)和(3.45±1.05),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1、1.714,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伯恩 《淮海医药》2012,30(6):477-47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病因、发生机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转归,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38例.高钠血症与GCS评分关系密切,并发高钠血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 下丘脑损害及医源性脱水过多致水电解质失衡是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密切监测血钠浓度、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唐小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97-359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特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探讨。结果存活组患者肌钙蛋白为(5.12±1.89)pg/L、肌酸激酶为(355.0±101.3)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79.5±23.4)U/L,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12.13±2.12)pg/L、(687.0±139.2)U/L、(180.2±53.5)U/L(t=12.95、8.96、12.45,均P〈0.05)。存活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34±24.35)mg/L、(6.8±1.5)mmol/L、(7.2±1.3)mmol/L,显著低于死亡组的(67.12±23.31)mg/L、(11.4±4.2)mmol/L、(9.5±2.2)mmol/L(t=2.24、4.25、6.82,均P〈0.05);存活组脑利钠肽水平为(23.4±3.5)μg/L,高于死亡组的(17.1±2.3)μg/L(t=7.21,P〈0.05)。存活组有27例存在钠失衡,死亡组有15例存在钠失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64,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血糖、血钠、血乳酸水平及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脑钠肽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骆智宇  李斌  梁大干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19-2121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以4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间断吸入异氟烷维持.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诱导均加用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记录麻醉前、术中和术后3h患者颅内压和脑氧分压的变化情况,且记录患者术后初醒时间.结果 两组术后3h与麻醉前比较颅内压明显下降,脑氧分压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8.98±3.98) mm Hg与 (21.76±4.01) mm Hg](t=7.20,P<0.05),脑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3.03) mm Hg与(14.67 ±2.63)mm Hg](t=7.23,P<0.05),观察组的初醒时间短于对照组[(15.98±2.01)h与(20.01±1.23)h](t=7.96,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