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梅丸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乌梅丸是《伤寒论》治疗厥阴病的主方,主治“蛔厥”“久痢”。现代拓展其临床运用,治疗多系统疾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近些年药理学研究阐明乌梅丸具有抗炎、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多调信号通路、降血糖、降血压、抑制肝纤维化、改善哮喘气道重塑、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体现了乌梅丸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多种疾病的特点。今后需要对乌梅丸发挥作用的药效学成分进行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药理学完整体系,充分挖掘乌梅丸的临床运用价值,做到古方新用。  相似文献   

4.
交泰丸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交泰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利血平诱导小鼠体温下降实验研究交誊丸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小鼠悬尾实验中,交泰丸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交泰丸大剂量组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在利血平诱导的体温下降实验中,交泰丸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体温的下降。结论:交泰丸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新用     
林益泉 《医学文选》2006,25(3):455-455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黄连、熟附子、当归、细辛、干姜、黄柏、桂枝、人参、花椒组成。乌梅丸具有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之效,并非只为蛔厥、久利而设。笔者临床应用,凡见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各种病症皆可选用。兹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新用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黄连、熟附子、当归、细辛、干姜、黄柏、桂枝、人参、花椒组成.乌梅丸具有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之效,并非只为蛔厥、久利而设.笔者临床应用,凡见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各种病症皆可选用.兹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新用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 ,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 ,具温脏、补虚、安蛔之功 ,临床多用于上热下寒 ,蛔动不安所致蛔厥症 ,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 ,收异病同治之效 ,兹举例如下。1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男 ,5 9岁 ,干部 ,1998年 4月 7日初诊。自述头昏、头晕 5年 ,血压常波动在 2 0~ 2 0 2 / 12 1~ 13 3kPa之间 ,长期服药巩固 ,近 1个月来头昏、头晕加重 ,且发作时头晕目眩 ,耳鸣欲仆 ,心悸不宁 ,时则恶心欲吐 ,面色潮红 ,口干舌燥 ,畏寒怕冷 ,四肢不温 ,舌质暗少苔 ,脉沉细。证属下元…  相似文献   

8.
漫谈乌梅丸     
乌梅丸方由张仲景所创制,《伤寒》、《金匮》均有记载,主治蛔厥,亦治久痢久泻。厥,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形容四肢逆冷,上肢过肘、下肢过膝,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致厥的原因有多种,有寒厥、热厥、气厥、蛔厥等名称,总的病机是由于阳气不能运行于四肢。其中的蛔厥,则是由于蛔虫内扰,寒热错杂于内,阻碍了阳气的运行所致。临床的主要症状是:腹痛阵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甚则吐蛔,手足厥冷。在治疗上当采用寒热并用、安蛔止痛的方法。古人认为,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后人又补充了遇寒则动,得温则安的说法。乌梅丸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主治蛔厥、又主寒热错杂之久利。通过收集总结近些年各医家在临床灵活运用乌梅丸(汤)加减治疗多种现代疾病,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妇科、泌尿系统等,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经方的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加味苍耳子丸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味苍耳子丸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理实验研究阮岩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付文洋五官科教研室关键词加味苍耳子慢性鼻炎药理研究加味苍耳子丸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研制,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慢性鼻炎、鼻窦炎,根据本方的临床功效和主治,我们就其消炎、镇痛...  相似文献   

11.
二至丸是一传统滋益肝肾的方剂,组成为女贞子、墨旱莲各等分。以PHA诱发的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对正常小鼠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状态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至丸有很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是一有效的中药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2.
13.
乌梅丸方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黄柏、人参、花椒、桂枝、附子、当归组成,具有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兼治久利.因乌梅丸治疗蛔厥疗效确切,后世奉为治蛔之祖方,并据此将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方.蔡文就[1]在谈到柯韵伯著的<伤寒来苏集>时说:"乌梅丸是厥阴病主方,主治肝风内动,寒热错杂之本证.乌梅丸一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之药,以杂治杂……".近年来,临床中医师也在不停的探索,内、外、妇、儿以及各个系统都有报道,现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乌梅丸归属探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病机与治法角度阐释乌梅丸干预乳腺癌的中医理论。方法:查阅文献,引用经典,论述乳腺癌病属厥阴的内涵,阐述其兼具阳虚火郁的基本病机和厥阴风动的转移病机;论述乌梅丸主治病机及治法,阐述其既可温阳解郁,又可敛肝息风。并统计乌梅丸治疗乳腺癌的文献报道。结果:乳腺癌病机属性与乌梅丸主治病机及治法契合。结论:乌梅丸干预乳腺癌本病及转移中医理论充分,临床有效。  相似文献   

16.
乌梅丸归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归属探析薛建国,赵鸣芳(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关键词乌梅丸,和解剂,分类乌梅丸一方首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久利.后世方书.诸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等均载其方.对其主治...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源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初为治疗蛔厥而设,为方剂学中驱虫剂的代表方。后世在此方主治蛔厥的基础上,发展用于寒热错杂之久痢。本文试图从文献学角度,结合方剂学特点,在收集现代临床运用乌梅丸的文献和对资料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分析手段,探讨乌梅丸  相似文献   

18.
乌梅丸,《伤寒论》原治蛔厥,又主久痢。蛔厥的形成,是因上热下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原寄生在肠间,喜温而恶寒,当中、下二焦虚寒时,即所谓脏寒,蛔虫为避下寒而就上热,因而上窜入胃或入胆道,发生蛔厥腹疼,腹痛时作;胃受虫扰,故烦闷、呕逆、吐蛔;腹痛剧时阴阳气不相顺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及立法之旨,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厥阴是阴阳的转折点,抓住其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病机,该方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介绍了几则应用乌梅丸的验案,为临床运用经方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之一,因病程迁延反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针对UC的治疗仍以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随着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的诞生,UC治疗正步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时代,但因其副作用多、价格昂贵,以及疗效持久性差,临床受到限制。中医药治疗UC具有简便廉效优势,且疗效相对持久。"乌梅丸"为《伤寒论》名方,治疗UC效果显著,该文对乌梅丸防治UC的临床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希望更好地促进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