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学,现代中医的一个学门,主要以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模式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为主。最早提出温病学的中医学者,形成温病学派。但是传统的伤寒学派,则主要以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观点来解释温病,形成温病学的两大研究取向。由于伤寒学派的影响力较大,不少人对于温病学派理论仍存在着不小的质疑,因此本文以太阴为线索,系统阐述温病从发病到传变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湿病学属于中医内科外感热病学术体系,温病学发展的方向应是:完善温病学理论和疾病规范,揭示温病的实质,探索其传变规律,使疾病研究与现代医学接轨,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走向世界开辟道路;继承和发展温病治疗精化,加强温病危重证候和难治温病的方药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发挥学术优势;拓宽温病方药治疗疾病的领域,培植学科新生长点,促进温病学的壮大发展;尽快对温病学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极大充实丰富四时温病内容,进行温病病名分化,将散在于其它学科教材中的外感热病收编于温病学科;调整教学重点,强化以温病防治为重点的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教学,提高防治温病的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末,温病学并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更加突出了温病学的基础属性。我们思索着从温病联系临床各科的角度改革温病教学,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归纳温病常见病机病理、调整教材中篇各病教学内容和增补用温病理法方药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的三大做法[1]。现已在我院2000级中医本科专业和2001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温病教学中试行,受到一定的好评。在此作一小结。1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1·1归纳温病常见病机病理温病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如何体现其基础属性?怎样应用于临床各科?这是学科转化后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温病的病…  相似文献   

4.
中医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就要尽早实现四诊的现代化。近年来,不少学者都认识到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工作,亦出现了许多很好的苗头.这些工作亦直接推动了温病诊法的研究,而重点又集中于对舌诊和脉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核心理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中医辨证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杂病的辨治;温病学学科应界定为基础中医学三级学科。温病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的研究、温病学名家杂病辨治规律的研究、伤寒学与温病学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课程有待分化为:经典温病学、温病学派杂病学、中医传染病学、实验温病学。温病学的概念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研究范围指向的相对特异性及其在中医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年轻位置决定了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势能。这种结合势能突出地表现在进行温病动物模型研究时,中、西相应分支学科具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模拟中医温病发病程序,建立理想动物模型,是揭示温病本质,研讨规范的诊断方法,创立标准体系的防、疗措施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就温病动物模型研究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温病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温病范畴,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可以在温病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寻找有效方药。温病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不少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的宝贵临床经验,可在非典型肺炎的防治中发挥很好的作用。非典型肺炎从临床表现来看,其反应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基本一致,但要注意气分证的表现和治疗,这是病情控制的关键;从治疗上看,温病的治法也同样适用于非典型肺炎,在透邪的同时,要注意扶正,同时根据药随证变的原则,要及时加减用药;从预防角度来看,温病的消毒隔离很重要,在病变后期应注意饮食调护和药物调养,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和防止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温病是中医对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大多属于传染性、感染性的发热性疾患.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以前的医学家对温病的认识虽多有记述,但因局限于伤寒六经分证,对瘟热时疫的诊治往往不能切中病情.清代(1746年)叶天士的《温热论》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是在总结前人防治温病的理论和经验 ,并吸取近代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以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同时 ,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价值。其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 ,是防治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人们至今不能忘记温病学理论指导中医在介入SARS的防治过程中所创立的功绩 ;此外 ,不少治疗学内容也被广泛运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因此说 ,温病学既具有基础学科的特点 ,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温病学学科属性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巨大贡献,有"天医星"之称。他对中医的学术贡献体现在温病理论、络病理论、胃阴学说、中风学说、诊断方法、妇科诊治、儿科诊治、奇经辨治等多个方面,其中对温病理论的贡献最大,是温病学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又被称为"温热大师"。该文通过查阅叶天士相关著作及文献,对其温病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叶天士辨明了温病与伤寒之异,系统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确立了温病治疗大法,丰富了温病诊断学内容,并且论述了妇人温病与小儿温病的证治特点。对叶天士温病理论进行研究和梳理,有利于深入探讨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并且对全面掌握温病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温病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为了适应新学科的要求,充分体现温病学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作用,使该学科更好地为临床诊治服务,原有的温病教学内容宜做相应改革.以下就温病教学内容改革略议一二.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本病),自1954年河北等地报告治疗结果以来,经过各地不断实践提高,积累了不少经验,我省于1958年总结了若干单位的病例,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基本上与全国各地一致,都是认为与中医温病中的“暑温”相近似。由于本病的流行季节虽然主要在夏秋,也不完全都在夏秋的。其表现症状,绝大部分与暑温类同,但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病应该是以中医的“暑温”为主,但不能绝对为暑温所限制。从治疗效果来看,疗效较好的都是正确地按照温病中“暑温”的原则,根据温病体系,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应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的现象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学科间相互渗透,目前已出现许多交叉性的学科,例如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中医系统工程学等。不少学者对多学科协同研究中医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医要现  相似文献   

14.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疾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医时间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现代“时间生物学”的兴起,中医时间医学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为了有利于了解和掌握这门新学科,本文就其定义,研究内容,临床应用,预防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作一较为系统地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医温病学中有许多病名,但在古今中医文献中,一个病名常有几种含义。在学习温病学,特别是阅读古代文献时,如不弄清这一点,必然会造成误解或混乱。故本文拟把温病文献中病名的各种含义作一简单介绍。一、温病 1.为多种外感温热病的总称: 温病之名首见于《内经》,又称温。一方面指感受时令温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995-2010年温病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揭示温病研究的现状.方法:采用频次分析法、共词聚类法、共词关联法、突发词监测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温病研究现状.结果:揭示了温病研究的热点疾病,潜在疾病与治法、研究方法和中医文献的关系.结论:发掘了新的研究热点和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医在诊治传染病时,曾经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热病、伤寒、瘟疫、温病等不同的学派,互相争鸣,至今未能统一,中医学院的教材仍然把伤寒与温病说成是互相对立的两大学派,伤寒与温病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类疾病.邓铁涛教授(邓老)指出,伤寒与温病都是针对传染病的中医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应是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热病.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教授任总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从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陆续出版的《温病大成》1~6部,为中医古籍抢救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温病大成》的出版是温病著作的系统集成,温病  相似文献   

20.
王孟英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在温病舌诊方面广泛继承了前人特别是温病学者的经验,又有所发挥。就《王氏医案》中王孟英温病舌诊的特色及临床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