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真气即原气 《内经》中无原气之名,原气一词最早见于《难经》,《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原气,亦作"元气",原、元均有原始、本原之义.所以原气,即本原之气,人身生来就具有的一种气.而"真"字也含有本原的意思.《(艹)/(壮)子*秋水》:"谨守而无失,是谓反其真."反者,"返"也,"反其真",即返回其本原.因而《内经》中的真气,有时是指原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胟虚无,真气从之."这里的"天真"、"真气",均为《难经》中所说之原气.张志聪说:"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一些古典医著中,有时元真并称,如《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又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张志聪也说:"真者,元真之气也."  相似文献   

2.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n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n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根茎[1],主要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等地[2].《名医别录》、《唐本草》、《食疗本草》等涉及黄精的书籍,都没有黄精道地产区的记载,仅见《图经本草》[3]有载:"黄精,旧不载所出州郡,但云生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本草蒙筌》[4]载"黄精,味甘,气平.无毒.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强调四诊并用,诊法合参.辨证一般不能单凭一症一脉,便仓促判断,而必须把四诊所得资料综合归纳,作为辨证依据.如《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四诊抉微》也说:"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虽有医生对望诊脉诊精深研究,但忽视他诊,甚至以一诊代替四诊,则容易偏差,甚至误诊.  相似文献   

4.
张瑜 《当代医学》2007,(24):80-82
古有"上医医国"之说.上医医国论最早出自<国语·晋语>: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辛弃疾亦有词曰:"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候诊>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相似文献   

5.
刀豆又称大弋豆、刀豆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种子.嫩刀豆可煮食或制酱菜,质地脆嫩,肉厚鲜美可口,清香淡雅,是菜中佳品,可单作鲜菜炒食,也可和猪肉、鸡肉煮食,制成"豆豉刀豆肉片""刀豆肉末馄饨""刀豆炒肉丝"等美味佳肴. 成熟的刀豆采收后,晒干剥取种子即可入药.其性温,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尿素酶、血球凝集素、刀豆氨酸、淀粉等成分,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肾虚腰痛、痰喘等症.《本草纲目》载刀豆:"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四川中药志》亦载其:"治胸中痞满及腹痛,疗肾气不归元及痢疾."  相似文献   

6.
陈道瑾、薛渭涛《江苏历代医人志》载:“陈廷瓒字襟宇,明·常熟人,为小儿医,诊病不惮败絮中便溲狼籍,腥臊垢秽,随叫随住。卒年八十三。”《苏州府志》卷109《陈廷瓒传》载:“陈廷瓒,字襟宇。为小儿医,……年八十三卒。(钱陆灿《常熟志》)”上述二书均未记载陈襟宇生卒,今据墓志铭所载,始获陈氏确切年代。  相似文献   

7.
蘼芜 原文:蘼芜,味辛,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虫.久服通神.一名微芜. 译文:蘼芜,味辛,性温.主治咳逆,能使惊恐的表现得以安定,能去邪恶,能消除蛊毒及鬼疰,能医治多种虫证.长期服用能通晓神明而洞察一切事物.另一个名字叫微芜. 解读:蘼芜又名蕲苣、蕲莲、薇芜、芎藭苗,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李时珍谓:"蘼芜,一作蘪芜,其茎叶靡溺而繁芜,故以名之.当归名蕲,白芷名蓠.其叶似当归,其香似白芷,故名蕲苣、江蓠之名."其性温,味辛,入心、肝经,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伤风头痛、眩晕、迎风流泪、咳嗽、多涕唾等症.《本草纲目》曰蘼芜:"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去三虫."《名医别录》载其:"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履巉岩本草》亦载其:"除脑中冷,治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及诸头风.食后取苗细嚼,茶清送下."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的典籍之一,其文简严,寓意渊奥.明·赵良仁的《金匮方衍文》是较早的古注本."赵良仁,字以德.从丹溪朱彦修学医,治疗多有奇效.名动浙西东.所著《医学宗旨》、《金匮方衍义》,并《丹溪药要》等书."  相似文献   

9.
论灸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灸法治疗的论述,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秦·医缓谓:"晋候有疾,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所说的"攻",即是灸法;"达",即是针刺.至《孟子·离娄篇》曰:"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在我国以前灸法不但盛行,而且对于灸料的选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德晟 《开卷有益》2021,(6):70-71
萱草花俗称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传说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曾赋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牡丹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牡丹》诗中有"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的诗句.  相似文献   

11.
评《唐学游论医集》丁成华,丁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南昌市第一医院380003)关键词《唐学游论医集》,评介《唐学游论医集》成书于1994年,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江西省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全书共28万字...  相似文献   

12.
满茹 《开卷有益》2022,(3):53-54
一、海龙 海龙又名海蛇、水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或尖海龙除去皮膜及内脏的全体.全年均可捕捉.捕到后,除去外面皮膜及内脏后,洗净晒干即可入药.《纲目拾遗》载:"海龙,产澎湖澳,冬日双跃海滩,渔人获之,号为珍物,首尾似龙,无牙、爪,大者尺余,入药."其性温,味咸甘,具有补肾壮阳之功,用于治疗阳痿.《纲目拾遗》载:海...  相似文献   

13.
"痉",《金匮》原文作"痉",《广雅·释诘》:"痉",恶也.显与《金匮》讨论之"痉病"证候不相吻合.《说文·韵部》:"痉,疆急也."《玉篇》、《广韵》"痉"、"痉"均准两字作释,如《宋本广韵》"至韵":"痉,恶也,充自切","静韵":"痉,风强病也,巨郢切."可见二字音义明显不同.所以成无己云:"痉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痉病",是指以筋脉强急为特征的一组证候群的总称.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史杂志》,是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现称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于1947年在上海正式创刊的中国医史学界唯一的专业学术期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但出版了第1卷第1期、第2期、第3~4期合刊及第2卷第1~2期合刊、第3~4期合刊之后就停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之后,医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受到重视,《医史杂志》季刊于1951年复刊.1953年,《医史杂志》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更名为"中华医史杂志".1956年,《中华医史杂志》再次停刊.1957-1958年,由于受前苏联科学学科划分方法的影响,同时为了"响应政府节约的号召",将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学(约当于社会卫生学)合并,编辑出版《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9-1960年,《医学史与保健组织》与《中华医学杂志》合并,改称《人民保健》;1961年,《人民保健》停刊.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争也."自此以后,历代学者均以上说为宗,认为医学流派产生的时代是金元时期.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句解》作者李文锦,字襄浥,号治庵、淑景堂主人,金陵(今南京)人,家住金陵天印山南的许村.大约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具体卒年不详,约在乾隆朝末期.李氏性豪迈,喜交游,医卜星相,诗词书画皆有涉猎,后专于医,著有《伤寒论句解》和《医家二十四则》.《伤寒论句解》包括《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淑景堂亲解》14卷和《思问集》7卷.前书为李氏注释发挥《伤寒论》之作,于1768年成书;后书又包含了《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4卷、《淑景堂眘医杂著》1卷、《医药箴言》1卷、《淑景堂医药集案》1卷,于1765年成书.  相似文献   

17.
<正>《广嗣全诀》是明代陈文治所辑,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是一部集理、法、方、药于一体,专论如何生育保婴的医书。全书共十二卷,载医论200余篇,论及种子、保胎、保产、产后诸疾、儿科杂病的辨治和方药等,儿科尤以杂病及痘疹为详,其中诸多处方和辨治经验有挖掘、整理、考证、应用的价值。该书博采诸家学说,集录《内经》等医籍及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钱仲阳等众医家的学术观点和治疗经验,并按作者意图予以引  相似文献   

18.
由于汉及汉代以前的医集存世甚少,因此对考证《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及其同时代方药状况造成极大困难.对197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进行了考证后认为,武威汉代医简被考古学家推测为东汉早期的医学著作,据此推论《武威汉代医简》将对探讨和研究在相距150年的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9.
<正> 《医说》一书,历代公私书自多有著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医说》十卷,新安张杲季明撰。”马瑞临《文献通考》云:“《医说》十卷。陈氏曰:新安张景季明撰。”《宋史艺文志补》云:“张景《医说》十卷。”《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医说》十卷。右宋新安张杲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医说》十卷,宋张杲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云:“《医说》十卷,宋张杲集。”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一书文字艰深,难于理解.笔者在学习和讲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以下简称《教材》)第104条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